01
宫崎骏先生也早在制作报告会上就提到,“《千与千寻》并不是一部成长物语”。
18年前没有看懂《千与千寻》, 现在看懂泪流满面影片开头的千寻,在通往汤屋的黑漆漆的隧道中,是一个笨手笨脚的小姑娘,没有做选择的底气,唯唯诺诺,她怯懦地紧紧拉住妈妈的胳膊。
18年前没有看懂《千与千寻》, 现在看懂泪流满面这是一个伏笔,慢慢的,千寻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帮助了河神、无脸男、白龙,自己也成功地救出了变成猪的父母,理应变得勇敢而坚强。但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在通往现实世界的隧道中,千寻却仿佛是第一次来到这里一样,依旧胆小怯懦地紧紧拉住妈妈的胳膊,而更诡异的是千寻父母的台词竟然跟影片开头千寻一家三口经过隧道时相差无几。
千寻最终的失忆,便不会记得曾经有一个名叫白龙的少年,那么不求回报地一次又一次帮助自己,便不会记得与白龙之间那种仅属于他们俩的默契,更不会记得与白龙之间的约定;也不会记得无私帮助过她的锅炉爷爷、无脸男,不会记得关怀过她的汤婆婆,忘记在汤屋经历的种种。
18年前没有看懂《千与千寻》, 现在看懂泪流满面如果千寻不失忆,我们当然可以坦白《千与千寻》的主题是成长。但是进入隧道之后,千寻回复到当初那个胆小懦弱、只敢紧紧拉住母亲胳膊的小女孩,无不在昭示着「成长」的失败,一切经历似乎都只是一场梦一样。
所以千寻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悲剧,这是一场注定悲伤的结局,但是你只能选择往前走,回不了头。
02
《无间道》里曾志伟说:路怎么走,自己选啊。
只是18年前,我们不了解选择意味着放弃,我们不明白很多时候没有最好的解决方案,只能两全齐害取其轻。
18年前没有看懂《千与千寻》, 现在看懂泪流满面18年后,我们明白:白龙是一条河,代表自然;千寻是一个涉世未深的人类小姑娘,代表还未沾染世俗之气的人类自己,汤屋是社会,汤婆婆是我们遇到的众多老板中的一个,无脸男是那个经常默默在背地里帮助单纯孩子的人,只是他们一般都不说话默默做事。
03
大学的孩子都是玻璃罐里养蛤蟆,前途光明出路不大。
再贴切不过。
和白龙一起经历的的美好时光,找到工作走上社会任你盖世的才华浑身的个性也自有翻不出的油屋来压。
18年前没有看懂《千与千寻》, 现在看懂泪流满面大学毕业后,我们都站在油屋(社会)门口,每个人都谆谆告诫你,要和汤婆婆(企业)签订工作契约,并且获得你在这个油屋的新名字,这是社会赋予你的另一面。
你一定会艰难险阻,跌跌撞撞,你从笨手笨脚一无是处,到时刻提醒自己,融入油屋(社会),直面困难,哪怕是下意识的反应,都只能是勇敢,哪怕再难都要告诉自己做人做事,不能忘记本心。
但是成长并不是一个权力和义务的等价交换,并且当我们遇到一个义无反顾帮助我们的人,我们会更加理解原来成长的背后是担当。
白龙用善意的谎言告诉千寻以后会回到原来的世界,让千寻以为他们只是短暂的离别,以后一定还会相见。而白龙自己却深知,这一别即是永别。
18年前没有看懂《千与千寻》, 现在看懂泪流满面04
千寻在这个世界里经过的一切,都在梦醒时一切归零。
也许那个神秘的小镇,只是千寻在脑海中构建出来的一段实体化的童年记忆。用这种方式,在来不及告别的遗憾中,为过去的自己完成一次华丽的悼念。
再次徜徉在往事中,遭遇人和事。
在完成这次告别之后,成长之后的千寻才可以像那趟载满灵魂的列车一样,一路向前,虽然不知道去哪里,但是这一路已经长成的勇气、担当、感恩和本心,会跟着自己一起走下去。
18年前没有看懂《千与千寻》, 现在看懂泪流满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