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thing should be made as simple as possible, but no simpler. — Albert Einstein
凡事当力求简单,直至不能再简 — 爱因斯坦
最近几天看到有关于极简主义(Minimalism)的文章,觉得很有意思,再仔细去研究了一下,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试行或者部分执行(这里仅讨论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设计),在疯狂消费的当下社会,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极简主义(Minimalism)的核心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减少欲望,保留生活必需,做更有益的事情。也可以理解成大家提倡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那么极简主义(Minimalism)对我们日常生活究竟有什么样的实质性意义?我想至少有以下几点:
节省你的时间:你不必花更多的时间用于交际、购物、选择、出行……
节省你的精力:因为欲望的减小,你可以不必承担因不满足、不达成带来的痛苦,缓解你的压力
节省你的金钱:这是显而易见的。
但极简主义(Minimalism)并不意味着苦行。因为,你的生活过得好不好和你拥有多少物品关联度并不大。相当一部分极简主义者仍然用着他们认为最好的手机(比如说,华为),穿着可能昂贵但绝对耐用的皮鞋。绝大部分极简主义者提倡花钱“购买体验”,各种旅行与有益的社交活动都也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要追寻从“极简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从近现代看,它与西方新教(Protestantism)和清教(Puritanis)的教义和教徒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例如“西多教派”和美国新教派别“震颤派”都对“极简主义”的产生过重要影响。这些教徒们大都反对铺张浪费、主张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所以他们的教堂设计都力避装饰,结构清晰,塑造出神圣、静默、安宁的宗教氛围。这实践了卢斯一句名言:“装饰就是罪恶。”他们的生活也异常朴素,在器皿、房屋和日常用品上精心设计、细心保养,并且会使用多年。
其实,在中国,类似这样的思想的产生更早,来自于“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一切都适时、适量,顺应天道,不求过多,亦无需过多。中国庄子的淡泊、陶渊明的闲适都来自于此。他们的欲望有限,所以能满足于最简单的生活。《庄子·逍遥游》中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它提醒我们,每个人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实际上能在世间享受的东西非常之少。这正如一只口渴的偃鼠,它到河边喝水,充其量也就能把整个肚子撑饱了,其他的河水对他来说没什么用。可是,现在很多人的欲望却能膨胀到想要占领整条河流,这又有什么必要呢?
只有当一个人的欲望狭小时,他才容易满足,容易知足常乐。
极简主义就是要通过砍掉生活中一些东西,来减少这些明显弊大于利的事情,从而改善你的生活。也就是说,减少物品只是手段,减少这些生活中无益的事情,从而腾出时间精力来留给更有益的事情,才是极简主义的核心。
简单的从网上查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身边这样的人很多:
A逢折必买,积分必换。网站的,实体店的打折券,各种各样的积分兑换,每次看到打折商品都有买的冲动,觉得这便宜不占白不占。结果买了一堆没用的或者极少使用的玩意,花的钱反而比“有需求时再买(即使是原价不打折的)”更多。
B APP应用狂人。各类应用,只要是有人用,我也要有,虽然有些应该的确是有些帮助,但大多数应用基本是僵尸应用,根本用不到,不但浪费资源,而且还可能悄悄的偷走你的流量。
C低劣品爱好者。很多人喜欢在网上买很多便宜的东西,有时收货了觉得不合适又退货,或者直接包装也不拆就扔在家中,过一段时间收拾东西时,才发现买了很多根本用不到有东西,其实很多人知道便宜没有好货,但仍然一直不停的购买。
D不及时清理旧物。只要是进了家门的东西,就很难再扔掉或者处理掉,日积月累,家中有用与无用的东西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小,其实除了真正搞收藏的,家中的生活用品用不到的应该及时处理,现在商业如此发达,还有什么东西是不时之需的?
E 每天忙的不可开交。很多人每天总是觉得自己很忙,吃饭没有时间,工作总是无法及时完成,约会总是迟到,订单总是没有着落,每天各种忙,但最终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
F 感觉自己的生活总是差人一等。别人的生活永远比自己的好,别人的生活总是幸福的,别人的领导总是体贴的,总之,别人的,总是好于自己的。
如果以上的几条你多多少少有点,那么尝试一下极简主义(Minimalism),你应该会有收获。当然我们提倡极简主义(Minimalism)的同时,尊重其他的生活方式,毕竟每个人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你喜欢的别人不一定习惯,你觉得舒服的事情别人可能看了很难受。
如何做到极简主义?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精神与欲望极简:这是最难的,也是最不容易做到的,因为在一个社会道德分化如此
严重,金钱至上,成王败寇的社会,一个人要想平静的做事,真是很难。好在我们还有些人在坚持,还有些信仰能支撑,还有些宗教可以去寻找人性的本源。那么真正的弄清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要的信仰,想要的工作,开开心心的去寻找与享受,少一些羡慕,少一点攀比。多一些自律与自省。事实上我们很多精神上的不满足往往来自于对物质的追求。
- 寻找合适自己的宗教信仰。也许你不明确的信那个宗教,但人要有敬畏之心。
- 列一个自己喜欢的书目,一本一本的去读,当然你也可以分享给别人。
- 尝试去写下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作家,不要羞于表达。
- 尝试对家人说:我爱你,我想你了,我想抱你一下。
- 做一些公益活动,可以匿名,可以与大家一起,这个世界有很多人需要帮助。
- 违法的事情不要做。
- 少不经事时做过的轻狂事,可以悄悄的向当事人道歉。
- 去一个自己非常想去的地方旅行一下,这样老去心中没有什么遗憾。
- 能帮助别人时,尽量帮助别人,物质与精神均可。
- 学会简单有力的表达。
2.物质的极简:相对于欲望与精神,物质的极简可能更容易实现一些,比如:
- 只买需要的物品:非必需品,还是放过一马。
- 尽可能买好的产品并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与占用;我很反对各大品牌手机厂家每年更新一代或者二代产品,这是对资源的最大浪费,所以在这点上,乔布斯开了一个很坏的头,虽然他是个极简主义者。
- 不囤积物品,这不但可以减少对资金的占用也可以合理利用你的空间,再说现在商业如此发达的社会,你还怕物品短缺?
- 减少APP的使用。只使用真正用到的产品,不需要的及时删除。
- 出差在酒店时,尽可能少用一次性物品,减少浪费。
- 短途出行可以利用自行车与步行;
- 减少衣服的采购: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有几套衣服是足够使用了,保持整洁,人家扎克伯格一款T恤穿经年,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努力一下?
- 办公用品:减少打印,纸张二面重复使用,用时清理文档。删除不需要的文件;
- 清理你的物品:每个人家中或者脑袋中都有很多东西,也许一年也用不到一次,那样就清理掉吧,能处理的处理,能转赠的转赠,或许“从来不用”并不代表“毫无用处”,但既然你不用,就不要让它继续占用你的空间和你的脑子了,果断处理掉!随着你从生活中拿掉的东西越来越多,保留的越来越少,你的心灵与物理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 节约用水:瓶装水一定要喝完再扔,这个很多人可以做到,淘米水可以浇花,因为世界上缺水的地方很多,其实我们国家也很缺水。
- 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我们在这方面花的时间太多了,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电子产品,可以说电子产品已经控制了我们的人生,有计划的看些纸质书,让眼睛与身心放松一下。
- 减小交际圈:非必要的交际可以去除,节约大家的时间。
- 点适量的菜:在外面吃饭时,点菜在适量,我们的浪费真是太多了。
- 尽量少用空调,如果用温度尽量高一点。
- 能去快餐店的尽量不要点外卖:减少发泡餐具的使用与污染。
当然,我们提倡极简主义(Minimalism)并不是让你一晚上将家中不必要的物品全部扔掉,不是让你成为生活的苦行僧,大家可以按自己的标准试行,自己感觉适合就好。极间主义虽然执行减法的手段,但最终的目的却是实现精神的更多满足,开心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