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

作者: 嫣然巧儿 | 来源:发表于2017-11-30 17:36 被阅读0次

        比起之前自己偏爱读书的类型,胡适先生的这本《容忍与自由》相对要难懂得多。但随着逐渐了解作者本人和结合当时政治文化背景之后,感觉自己在思想认识上又拓宽了一片天地。

        体会一:窥见了中国二十世纪思想文化及政治上的碰撞与挣扎。胡适先生是近代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这本《容忍与自由》收录的是先生十八篇杂文和演讲稿。其中心思想是:容忍是自由的根本,比自由更重要,社会没有容忍就不会有自由。在《自由主义》、《新文学运动》、《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好政府主义》等章节我们能够看到,胡适先生以渊博学识为铺垫,根据自己以及无数历史上的经验,用“温而厉”的言辞对专制国民政府进行上谏,对同志们发出规劝,对青年人指明一条“温和”的道路,以期获得当时政府的“容忍”。纵观历史,胡适幻想以自由主义、实验主义为工具在国民政府统治下进行改造、达到他理想中“自由中国”的各种努力,虽然最终是失败了的,但他作为先进的、向西方寻求中国出路的中国人之一,还有他在文化教育及哲学史上的贡献,仍然值得我们尊重。

        体会二:文中很多观点对现今仍有重要意义。如女子解放,如少年中国应具有批评、冒险进取、社会协进精神等科学人生观等,先生站得高,看得远,讲得真。而现在社会,像这样敢言、能言、会言的知识分子,已经不多了。是时代不需要了,还是时代进步了?又或者,作为这个时代掌领者的我们,是否该“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体会三:关于中学生治学与修养。“勤谨和缓”四字,所得颇多。我认真回顾和比对了自己,要把它“看作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秘诀”,当做自律的箴言。胡适先生谈到中学生不仅要把功课“当作必须的工具”来学的治学理念,而且强调好习惯的养成,这对于心心念念正在关心的中学生教育问题的我而言,无疑是盏明灯。使我在杂乱繁忙的操心焦虑中得以去繁存简,沉淀心性,照亮前路,增强信心。

        最后,自由容易容忍难,自由主义斗士在那个时代点亮的光芒,穿过历时长河,落到我的眼前,有幸能读之、识之,并思之、用之,善哉,甚好。

相关文章

  •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

    比起之前自己偏爱读书的类型,胡适先生的这本《容忍与自由》相对要难懂得多。但随着逐渐了解作者本人和结合当时政...

  •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

    最近在看胡适的《容忍与自由》,写的都是他在期刊发表或者学校演讲的内容,每个内容都是解决单一的一个问题。用语非常朴实...

  •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

    好久没有读到一本让我想好好写读后感的书了!不是读的书不好,而是读的大多都是一些小说或者是散文,感觉要写也写不了很多...

  • 容忍与自由

    1.容忍绝对是有限度的,律法之下,遵守一定的公序良俗。 2.容忍与自由实际类似于一个交易,用你对我的容忍交换我给予...

  • 容忍与自由

    春节回家待了一些日子,回北京的时候在火车站的书店买了这本书。然后在动车上的5个小时把这本书看完了,可能是因为十分符...

  • 容忍与自由

    容忍与自由,是有代价的! 年纪越大,自由越少; 年纪越大,包容越多。 生活不会给我们重来的机会,珍惜现在拥有的。 ...

  • 容忍与自由

    57年前,有一位老先生写下了一篇文章,叫做:容忍与自由,他叫胡适。57年后的今天,我发现这篇文章仍然是说着当代...

  • 容忍与自由

    今天读胡适的一本集子里面讲治学和研究的一篇。胡适的治学理念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其实这个理念...

  • 容忍与自由

    一、概括 近期读完的一本书,具体说来其实是对胡适所著《容忍与自由:胡适读本》的重新编辑,《容忍与自由》。本以为议论...

  • 容忍与自由

    前段时间看到这么一句话:年纪越大,越发觉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平常生活中有人有些行为确实影响到你了,我在心里会数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容忍与自由》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xb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