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你的朋友余世存曾评价你:“汪丁丁几乎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他的学问思想、他的传奇经历、他的人格魅力等等,都是。”你如何看待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
汪丁丁:根据古今中外成功学的数据,一个人成功大致有四个原因:
第一类原因是随机性,也就是运气。梁漱溟先生说过一段话,大意是如果你们将来成功了,这是偶然,如果你们失败了,你们要反省自己必定有的缺点。成功是偶然,失败才是必然,芸芸众生,上天怎么就挑中你?所以这是偶然。运气的因素大概占到30%至50%。
第二类因素是可继承的社会关系,这是客观现实,回避不了。在中国古代有氏族社会、门阀,到了现代打破宗法社会,但权贵阶层和人脉关系事实上是存在的。在西方,例如英国,经过500年的血腥动荡,但社会关系网居然没有多大改变。克拉克研究了这一现象,他说你只要告诉我一个英国老姓氏,我能以80%的准确率告诉你,你现在的社会地位是什么,排在社会哪个阶层。可继承的社会关系是第二重要因素,大概占30%。
第三类因素是出生时的智商或能力,这是先天性的,你在富裕家庭出生不一定是聪明人,赤贫家庭也可能生出智商很高的后代。这类因素占20%-30%。我们行为社会科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如果一个智商极高的天才出生在寒门,这样的人才有多大可能不被扼杀,这是衡量社会正义的一个标准。
第四类因素是可以接近的各类资源,这类因素占10%-20%,在这四类因素中,教育真正能改变的只有第四类因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