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以后,我第一次意识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是在一次同事聚餐的时候。
吃饭闲聊到清朝历史,经理问我:“你怎么评价雍正皇帝呢?”我一下子愣了,脑海里迅速搜索关键词,却发现记忆里历史老师可能讲过的内容早已模糊,剩下的只是一些七零八碎的历史改编剧。
我支支吾吾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胡乱搪塞了过去。经理说,其实,书上的历史人物比影视剧里的真实有趣多了。
那天散了以后,我回到家里,尝试恶补一下聚会上的问题,却突然发现自己满满的卧室里竟然翻不出几本书来。回想我每天的空余时间,追剧、淘宝、刷网页。而读书,已经是在毕业之前的事了。
2
说来惭愧,看看我的书桌上,除了几本工作需要的工具书,再也没别的书可读。而那几本工具书也只是临时抱佛脚才会翻看几眼。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可是,又有多少人是在毕业的那一刻起,读书就成了过去时,或者觉得只有上学才读书。而有人甚至通过金钱的多少来宣讲“读书无用论”。
之前看过一个中国人读书量的调查数据,2016年国人的人均阅读量为3.77本,远低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
读了这么多年书,其实很多人都是被读书,上学时候为了考高分,工作以后为了升职加薪,却没有悟透读书的真实意义。
3
前一段时间,董卿在节目《朗读者》中火了。
在她的语言里,风霜雨雪都饱含深情,高山流水都赋予生命,遇见不只是遇见,陪伴不只是陪伴。她妙语连珠、气质如兰,用简单直白的话给大家最深刻的感动。原来,这就是读书的魅力。
董卿曾说 :“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
读书已经成为她的生活中的一部分。即便工作再忙,她每天都会保证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直到今天也是如此。董卿说: “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
我想起怀左同学讲过的一句话,书跟别的东西不一样,其他的东西当你买回来的时候,你可以立刻使用它,但是书不是。当你把书带回家的时候,它还不属于你,只有你读过,它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
读书,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情,不是充满功利性的交易,它是一件内化到自己灵魂的沉淀。
4
有人说,毕业以后,我们就没有大把的时间去读书。我也承认,每天忙碌的工作和琐事已经占去了大部分的精力,空闲时间少了许多。
但是,我认为工作以后的读书却充满了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自由。
学生时代的读书可能因为考试而充满压力,而毕业以后的读书,不需要角逐,没有了竞争,反而可以更好地释放压力,让人在焦虑中找到宁静,解开心中的疑惑。
当我们面对爱情不知所措时,读书可以让人明白:两个人“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简·爱》)
当我们不知合理运用金钱时,读书让人懂得:穷人在为钱而工作,富人让钱为他们工作的道理。(《富爸爸穷爸爸》)
当我们即将进入婚姻时,读书让人理解:好的爱情有韧性,拉得开,但又扯不断。(《盛放在呼啸而过的青春》)
……
5
其实,读书从来没有早晚。从咿呀学语的小孩,到耄耋之年的老人,书所能带给人的东西没有年龄的限制,更不存在毕业前后的分割。
书海那么广阔,有的只是开始,却永远没有读完的时候。无论你是什么年龄,什么工作,怀着敬畏之心,在书中,你一定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