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

作者: 月光明媚 | 来源:发表于2017-01-07 21:34 被阅读43次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每次读到这首诗,仿佛回到了儿时的新年,仿佛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儿,听到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看到了穿着新衣服兴高彩烈的孩子们……

那个时候的冬天格外的冷,到年前也不见回暖。到了腊月十几就该准备各种年货了,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年货也要尽量准备齐全,自己不吃,也得准备待客(Qie三声)。因此,各种年货要精打细算。记得那时候,购置年货前,奶奶爸爸妈妈都要合计一两天,从给孩子买衣服鞋子到哪些亲戚来,到哪家亲戚家去,带什么过去,待客的酒席上几个菜,给孩子红包包多少钱……这样的细致的打算,也得分多次才能准备停当。

腊月二十几就开始各种蒸,蒸圆圆的馒头和各种各样的花馍,蒸包子,蒸肉糕,炸大肉丸子和酥肉,煮猪肉,烧猪肉,因为天太冷了,稀罕的韭菜只有躺在大白菜里头了。剁好的肉馅冷藏到罐子里。冻好的豆腐收到干净的袋子里。

很快年三十了。三十以前女人的活儿多,活累。这天是男人们出力的时候了,挂灯笼,贴春联,院子街里的卫生,抗梯子,打水,女人们也松一口气,出出浆糊,请神,把香炉擦的干干净净,香案摆放端正擦得一尘不染。很快,天黑了,各家各户的灯笼亮了,到处都是红彤彤的。大人们都歇了,或者好朋友在一起聊聊一年的事情。最活跃的是我们这些孩子们,成群结对的跑,兜儿里少不了鞭炮和糖,手里一定拿着放鞭炮用的粗香和火柴。有淘气的男孩儿竟然从香案上拿贡品吃,还会假装客气地拜一下,笑得小伙伴们前俯后仰。夜色逐渐变黑,鞭炮声此起彼伏,五颜六色烟花和孩子们的笑声欢呼声充满整个夜空。

大年初一早晨,大人们要早早起床给长辈们拜年,疯了一晚上的孩子们被强行拽出温暖的被窝,穿上新衣服新鞋子,大人带着孩子先给家里的长辈拜年,再出去一大家子十几号人甚至二十几号人浩浩荡荡给其他乡亲拜年。结束后,男人们就拿着女人准备好的贡品纸钱鞭炮上坟祭祖去了。中午吃完饺子,基本没什么事了,打牌,补觉,三五好友喝喝酒叙叙旧。

大年初二,媳妇儿回娘家。对于孩子们来说回姥姥家,天气的寒冷挡不住姥姥家那一堆好吃的诱惑,还有红包哦!

从大年初三开始到初十,各种待客,各家女人们大显厨艺的时候,客们喝完吃完才轮得到我们吃饭。没动的菜不许吃,留着下一波客来。就记得那个时候各种香味直往鼻子里钻。一连好多年如此,都成了我的恶梦了,吵,妈妈还特别辛苦,根本就顾不上我们。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吃各种剩菜,各种乱炖。一过完十几,气温很快就上来了,饭菜的味道更是变味了。那个时候真是吃伤了,干脆就跟妈妈说最讨厌过年了。妈妈说我傻。也是,扔了,舍不得,那个年代啊!

最快乐的就是三十晚上和初一,初二。

相关文章

  • 卡卡2020.1.16古诗作业

    王安石《元日》

  • 元日

    今天第一次接触“简书”除了好奇,还不知道会不会对它感兴趣,先试试看

  • 元日

    元日与你 没什么关系 有一丝道理 清挥雪笔, 静谈消息 话,也到你 元日与你 没什么关系 有一丝道理 风有风的足迹...

  •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元日

    元日,愿你与水相连 却不用承受水的惆怅 愿你溶解所有的身体 重新塑造出骨骼和经络 愿你越过强加于你的堤坝 像野马奔...

  • 元日

    《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所有描写春节的古诗中,...

  •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

  • 元日

    五彩烟火映明月,窗外稚童笑难收。 欢腾喜悦皆入酒,了却此年他乡愁。 牧童将醒驱羊去,百花忙碌绣春绸。 年年相转盼福...

  • 元日

    欢乐的元日又到了,一群孩子围在一起,欢欢喜喜地放起了爆竹,一个胆大的孩子拿着火石,小心翼翼的凑近爆竹,点燃了...

  • 元日

    天上月圆,人间几盏潋滟。春来也,总把离愁等闲过,风吹疏影,柴门半遮掩。 似花非花,清冷绝,嬉笑声渐息,依稀看客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元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af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