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所谓的元分析的方法分析心里治疗的有效性;结论是差异不大。
无论是行为疗法和非行为疗法;关注的应该是疗程的长短,如何让治疗者与咨询师建立融洽的关系。
背景:
大多数人去看心理医生治疗和咨询,都不是因为精神疾病,都是因为遇到的难题以固有的应对机制和支持网络不能解决问题而已。所以不要觉得心理医生就觉得很丢人,觉得没必要自己扛着,这在中国在心理这方面还是很落后,大家寻找心理咨询师的意识还不足够,很多事都自己扛着,扛着扛着就出现了好多焦虑症和忧郁症,其实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向外界寻找帮助,而不是已经知道自己的已有体系和支持已经不足够支撑你的问题得以解决的时候还不寻找解决的办法。
心理治疗师的主要目的:
使你成为更快,更有创造力以及更有效率的人。
史密斯和格拉斯的研究主要鉴别出哪一种治疗方式更有效果。
他们使用的方法是元分析:是把多个个别研究整合在一起做统计分析,这样能把不同的研究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有意义的整体。
实验结果:
1.整体来说治疗比不治疗更有利。
2.行为疗法和非行为疗法的治疗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如下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5017/102d0592680ac97c.png)
3.在恐惧症方面,行为疗法比非行为疗法的效果更加显著。
4.在选择心理治疗师的过程并不需要关注他们采用的哪一种疗法,患者需要关注到你对心理治疗师的期望以及他们的特点。你满怀希望给予信任和心理治疗师产生共情,这样的治疗效果往往更好。
所以这项实验的最大里程碑就是,引导业界的关注点到“如何更好地帮助那些收到心理困扰的人么”而不纠结证明某种治疗方法更优越的怪圈里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