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400天。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在其所著的《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一书中对“文明”的阐述,使我深受启发,对“文明”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实体书《周易》言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释意:“日月刚柔相互交错,为天文;得文明而知止于礼义,为人文。观看了天文,可以察知时节变化;观于人文,可以教育化成天下。”
“文明”是什么?
“文明”的“文”同“纹”,通过装饰来展示人类自己,不同于动物,动物不加装饰就毫无顾忌地展示出来自己,它们出来可以光着身子,没有羞耻等复杂情感;而人类从进入文明时代就要装饰自己,原始社会用叶子、树叶做成裙子,然后再穿在身上;包括住在山洞里,延续到现在住在房子里等,人类用这些装饰来显示人的状态。
当然,除了外在的穿衣、住房,更多的是内在的装饰。
人不像动物那样,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人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该怎么样做、不应该怎么样做。这就是人和其他所有动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文明的“明”就是显示出来的意思。
所以“文明”就是“以文来明”,以内在和外在之装饰来显示出来的人的状态。
外在的不必多说,内在的,正如《荀子》讲到,人是有气、有生、有知(情绪),又有义(仁义)。而禽兽有气、有生、有知,但无义。草木有气、有生,但它无知,更无义。水火仅是一股气,没有生命。
所以,内在的“义”是关键,“义”者,实谓“宜”也,就是合适,适宜,做什么事情,都做得恰当,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知止”。
知道停在哪儿,对于一个人来讲太重要了。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是说“人区别于禽兽的地方只有很少一点点,一般的人丢弃了它,君子保存了他。”
知止就是其中一点点。
老子云:“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墨子云:“知止,则日进无疆,反者,道之动。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史记》云:“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止”是学问,是修养,是智慧,是文明的体现。
中国人的人文特征就是“文明以止”,通过文明化人,使人知道,做人应该止在什么地方。
88岁的楼老说,中国人的人文精神到底是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适可而止,就是人的自觉自律,不能随心所欲。
认识到这点以后,我们就不能随意地去破坏这个秩序。
在家里,长幼有序,父慈子孝……;在单位,尊敬领导,关心同事……;生活上吃喝有度,行有所止……;在社会上,遵守规则;在天地之间,敬畏自然。
有自律意识,管好自己,才能够达到和谐,这就是“文明”。人是有自觉能力的,其他一切动植物都是自发的。
“文明以止”就是人的自觉和自律,这是做人第一位的东西。
用自觉、自律的方法,来协调我们的身心关系、我们和他人的关系、我们和宇宙万物的关系。
否则,自己的身心有冲突,人际关系也会有冲突和矛盾,人跟天地万物更是冲突不断,那“文明”就无从谈起。
文明齐帆齐年度写作营打卡第6天,1217字,累计10808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