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一个公众号里看到一篇讲亲子关系的文章,文中的一句话写得很有道理:教育最理想的境界,是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亲子双方共同体味到一种爱的圆满,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父母不停地催促、唠叨,不仅会让孩子感到烦躁,降低孩子日常的学习效率,还会破坏孩子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会形成厌学的恶性循环。
某宝妈从小就对孩子溺爱有加,但她的溺爱是一种随心所欲的爱。高兴的时候就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不高兴的时候对孩子就大吼大叫,这造成孩子古怪、脾气暴躁的性格。孩子写字很拖拉,经常走神,看看电视,玩玩手机,再回来写作业,本来半个小时能完成的作业,二、三个小时还做不好。陪读的妈妈脾气一下就上来了:“你到底要磨叽到什么时候?作业是给我写的?就冲你这个磨洋工的劲儿,我告诉你,明天去公园玩的活动取消!”这一通数落,孩子崩溃得大哭,这无形中就在孩子心中种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孩子开始讨厌妈妈,从内心里抵触妈妈提出的一切要求。
家长包办的学习环节越多,督促得越频繁,孩子的抗拒心理越严重,越觉得家长在意的事跟自己无关。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出现了问题,做父母的总是以命令式的口气来对待孩子,孩子在接到指令的那一刻,本能反应已经开始排斥了。这是一种指责式的关心。记得我班上就有一位这样的家长,他对孩子永远是指责,从来没有表扬。看到孩子去打球,就开始指责:“作业写完了没有啊?一回来就只顾着玩,看你以后长大了怎么办?”孩子听到这些话,感觉到的不是关心,而是对自己的一种不信任,他的内心开始排斥了。孩子开始变得不想跟妈妈说话了,有什么心理话也不会跟妈妈交流。越不交流,妈妈就越要唠叨,因为她看不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一旦孩子有什么不对劲,就一个劲地指责。殊不知,唠叨和指责,传达的是对孩子的不信任。这会把孩子推向相反的方向。
如何来扭转这一局面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改变“发号施令”的态度。我们说,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结果。父母对孩子总是命令式、指责式的态度,孩子在内心就接受不了,大脑对这种指令的反应是“拒绝”,而不是“执行”。在与孩子沟通时,尽量把语气由命令式改为商讨式:把“别磨叽,赶紧去写作业!”换成“休息一会儿吧,接下来该做什么?”先去写数学,写完数学再写语文,省得你脑子又不会转了。“换成”按照你的节奏,你想先写什么呢?”别走神,快点写!:换成:“时间不早了,我们争取在10点前把作业写完,可以吗?”只有当孩子被信任,被尊重,并且有一定的决策权时,他的内心才会输出积极主动的能量。
二、让孩子有参与感。为什么很多时候,老师或家长布置的作业 ,孩子只是被动地完成,即使家长急得火烧眉毛,孩子依然无动于衷。家长可以选择一个充裕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来制订学习计划,因为是孩子亲身参与的,所以他会感觉到特别有成就感。如果孩子有好的想法,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大胆把自己的计划说出来,然后写进计划里去,这样孩子有了参与感,他的自我意识感也会被激发。
三、让孩子当老师,从输入状态转为输出状态。很多家长喜欢在吃晚饭的时候,一边吃一边教训孩子,孩子心情沉重,吃起饭来索然无味。饭后,家长往往要求孩子马上去学习,不给他们一点休息的时间。实际上,在写作业之胶,可以给孩子安排一段“当老师”的时间。问问孩子今天学到了哪些内容,认真聆听孩子的讲述。孩子通过当老师的过程,也能充分感受收获新知识的乐趣,体验到成就感,最终产生积极的学习力。
所以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不断地学习,只有父母的意识提高了,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才能更理性,更有针对性。父母想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更加紧密,想让孩子更加自律听话,请学会适当闭嘴的大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