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9日星期六小雨
这些年,我一直都在努力打造这样一种课堂:活泼、开发、自主、合作、快乐、高效……在我的课堂上,我总是想法设法地让学生动起来,不光身体动,思维更要动,把课堂还给孩子们,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新课是《爬山虎的脚》,说实话,这节课真的不好讲。还记得六年前,我把这节公开课给讲砸了,关于爬山虎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学生并没有听明白,我自己也很郁闷。所以,在这次上课前,我很用心地钻研了教材,也布置学生提前做了预习。尤其是在晨读的时候,重点让学生把这篇课文朗读了好多遍。所以,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时,就有“料”可谈了。在后来的全班交流环节中,张远汉同学提出了一个特别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说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而不是一步一步往上爬呢?”这个问题提的好,能够帮助学生很深入地理解课文。我抓住这个契机,鼓励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课文描写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和样子,我让学生拿出铅笔,一边读文中相关句子,一边画出爬山虎的脚。在读书的过程中,学生注意到“枝状的细丝”这个词汇,画的很形象。后来,在引导学生理解“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变弯曲了”时,我让学生用自己的小手当做爬山虎的脚,巴在桌面上。通过“一贴”、“一巴”的对比,学生很轻松地就体会到了“巴住”一词的牢固程度。再通过自己手指从直变弯曲的动作,体会到“巴住墙”是需要用力的,从而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把弯曲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这句话的意思。
明白了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巴住墙了,再理解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就变得容易多了。于是,我先给学生做了个动作示范——在大家面前“一步一步”走了几步,又“一脚一脚”走了几步。接下来,我又让所有同学都下位走一走,亲自体验“一脚一脚”与“一步一步”的不同感觉。孩子们很轻松地体会到,“一步一步”地走给人的感觉是在墙上巴得不牢固,而“一脚一脚”地走感觉巴得更结实。这时候,下课铃响了,有点儿遗憾的是,我没有把握好时间,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没有跟孩子们说透——“一步一步”是两只脚轮流交换向前,而“一脚一脚”则是每一步都是一只不同的脚在前行,而且,每一只脚都牢牢地巴在墙上很结实。
课堂教学本来就是缺憾的艺术。今天的这堂课,我能够激发起学生主动探究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