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立秋出生的。父亲未读过书,就给他起了这个方便的名字。立秋姓徐,徐徐而立秋,同学都这么和他玩笑,徐立秋也只是淡然一笑,颇有点秋意。
徐立秋瘦高个儿,长脸,长的很帅,上高中时是班里几个女生的目标。他家是秦岭山里的,母亲早走了,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也没什么本事,打柴烧炭为生。徐立秋并不在意这个,他常说:我父亲就是现代买炭翁。班里有几个干部子弟,央求父母买立秋家的木炭,立秋很感激。
立秋考上了林业大学,学的正是森林防护。毕业了,他分回县林业局。主管林业的副县长和局长亲自去接他。他是全县高考以来分回来本县的第一个本科生。工作岗位由他选。立秋选了城南林业站,那是最艰苦的地方,也是他家。
立秋先砸了父亲的窑。父亲倒也开明,支持儿子工作。不烧炭了就种树。立秋带着职工和乡亲种树,几年下来,初见成效。原来这片山地土层厚,只是以前没人管。
十年后,立秋当了站长。城南站也成了最好的站。县上办个木器厂,要从立秋站上伐木。立秋提出了科学采伐方案,得到上级表杨。木器厂厂长找来他表弟,电视台记者,给立秋做了个专访。立秋成了名人,很快当了副局长。
木器厂越来越越红火。立秋心想城南林业站出不了这多木料,偷偷进山去看,却见满山树木几乎伐光。他找厂长站长问,二人都说是他的指示。立秋质问他何时指示,厂长说:你是先进个人,电视台都播了。你说要林尽其用。立秋正要发火,厂长说:你怎么上的电视当的副局你还不朋白吧。立秋无语。
立秋当了局长。他要关了木器厂,原来主管林业的副县长,也就是接他回来的领导找他说:小徐,木器厂是咱县上明星企业,利税大户,要慎重。有人又悄悄告诉立秋:厂长是外县一个领导的小舅子。而本县主管林业的这个领导的孩子又在那个县做生意。
立秋门上来的客人多了。他也见怪不怪了。一日在街上,遇见高中语文老师,立秋上前招呼。老人笑了:徐局长,《卖炭翁》学的好,《啊房宫赋》还记得不?
立秋就背了:蜀山兀,啊房出。刚背一句,惊出一身汗。语文老师却己进入人群不见人影了。
前年,秋雨,山洪爆发。立秋丢了官,听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