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诗经密码》作者:刘蟾
公元前637年,一辈子背信弃义的晋惠公夷吾去世了,他放在秦国做人质的儿子,公子圉 (yǔ )害怕国君之位被别人夺去,就悄悄地逃出秦国,回到了晋国当上了国君,这位就是晋怀公。
秦穆公得知消息后气得七窍生烟,他用仁义之心对待晋国,怎么这对儿父子老小都这么流氓无赖呢。于是,他打算重新扶植一个国君,这回得找一个靠谱点儿的。
有了这个想法后,秦穆公就把目标锁定在了自己的大舅子重耳身上。重耳这个时候已经在外逃亡十几年了,此时正落脚在楚国。
秦穆公很快就开始行动。先把重耳接到了秦国,接着又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当然,那时候的联姻只是政治工具,是不能论辈分的,所以也就瞎胡混了。
当秦穆公通知晋国贵族说打算把重耳送回来当国君时,晋国贵族们很高兴,重耳可是素有贤名啊,他们是非常乐意的,于是就开开心心的迎接重耳回国了。
这时候秦穆公的妻子,重耳的妹妹穆姬已经去世好几年了,她为秦穆公生下了一个孩子叫赢罃(yīng)。
秦穆公有很多儿子,但是这个赢罃是他最疼爱的,所以就立了太子。太子赢罃也十分孝顺,穆姬去世之后,他经常思念自己的母亲,这下看到了舅舅重耳,就好像看到了母亲一样,对重耳非常亲近,而且当重耳回晋国的时候,太子赢罃一直把舅舅送到了渭河边上。
送舅舅的时候,由于思念母亲忍不住失声痛哭,这让甥舅二人离别的场面十分感人。赢罃为这次送别作了一首诗《渭阳》,一来为送别舅舅而作,再也是因为送别舅舅来思念母亲。这首《渭阳》就收录在了《诗经·秦风》之中。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路车是古时候天子或者诸侯才有资格专门乘坐的车子;乘黄在《山海经》里有记载,说乘黄是个像马一样的动物,但是比马高大,而且头上长着角,还有一对肉翅,跑得飞快。后来人们就用乘黄来泛指良马宝马。
这首诗没什么生僻字,字面意思也十分的明白,说我送舅舅到了渭水边,送他点什么呢?送他名车和宝马吧。
我送舅舅归国,心中挂念挂念放不下,送他什么礼物呢?就送精美的玉佩来表达我的心意吧。
这首诗很有名,并且因为这首诗渭阳还成为了表示舅甥关系和睦的典故,甚至还成了舅舅的雅称。后代诗词歌赋中往往用渭阳来代指舅舅,今天陕西关中一带的人称呼自己舅舅家为“渭家”,恐怕就是从此而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