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羡慕会弹钢琴的闺蜜,在迎新舞会上她的演奏吸引了全场几乎全部的男生,于是你下决心去学,可是学了几天你放弃了,问你为什么?感觉好难!
你羡慕跑马拉松的朋友,在朋友圈看到她晒参加半程马拉松的成绩,在阳光下自信而迷人的微笑,于是你下决心去试,可是跑了几天你又放弃了,问你为什么,感觉好累!
你羡慕专栏作家的朋友,在图书大厦看到她签售她的新书,她忙碌而美丽的身影在你眼里挥之不去,于是你下决心努力,可是码了几天字你又放弃了,问你为什么,感觉好费劲!
2、你有过各种各样的爱好,学习过各种各样的技艺,却无一例外地没有坚持下来。多年过去了,扪心自问,你说你付出过很多努力,也看起来活的并不轻松,可你并没能在哪一条道路上成功。这到底是为什么?其实就两个字——“习惯”!你没有强大的动力改变自己,你无法养成一个帮助你走上成功之路的习惯,你无法让这个习惯持续形成良性循环。
那么,到底习惯是能培养的吗,怎么才能不再三分钟热度?尽管有过许许多多的方法,但我试过,好像都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直到我碰到《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日】古川武士著,陈美瑛译)这本书,书里提供了一套可以复制和模仿的方法,让我从一点一点的改变开始,最终积累成为那个想要的自己!现在我把它跟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3、好习惯为什么很难培养?
从远古至今,从生理到心理,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保持在固定的状态会感觉比较舒适,变化会被视为一种威胁。
习惯的培养就是把过去你的旧习惯缓慢减少,新习惯缓慢增加,在你能够接受的较为舒适的范围内逐渐形成。
4、如何做到?
作者古川武士为我们梳理出培养习惯的三个阶段,七大步骤,照着做好习惯为你而来!
(1) 反抗期(Day 1-Day 7)
改变带来痛苦,这个阶段最容易信心满满,也最容易放弃。在这个阶段,约56%的人成功,因此经过这个阶段,你就成功了一半。在这段时间,你所要做的就是坚持这个行动,无论效果如何。具体来说,做好以下两步:
第一步:明确行动,并且每天不限定目标,只要做即可。
第二步:表格记录,无论做多做少,只要做了就在当天的表格里记上一笔。
比如,你想每天码字,定下每天码字1000字的目标。第一天信心满满,码了1000多字,第二天去聚餐,回家好晚,继续么?想想还有1000字的目标,算了,太累!试试自己把这个目标改为只要今天码字就好,无论是100字还是1000字,只要动笔就战胜了自己。我就是这样做的,以前无数次的努力在这一次终于成为了现实。我坚持下来了!然后我把它记在了记录表格里,一周以后,竟然觉得不写几个字今天像缺少了什么一样。
(2) 不稳定期(Day 8-Day 21)
度过开始的反抗阶段,你建立了初步的行为习惯。但要继续将其模式化地固定在你的生活中,你还需要接下来的14天做到以下三步。
第三步:通过固化时间、地点和数量模式化你的习惯。
第四步:设置例外规则,某一天拉下的功课第二天补上即可。
第五步:设定持续开关,通过“持续开关”打开你的习惯之门。
还以码字为例,每天晚上九点,关上电视,给自己留出一小时的时间,每天如此,即使写不出,也要坐在那张书桌前。这个行为会固化为你的习惯。也许你某天加班或出差,或者偶尔心情不好,没有来得及完成既定的任务,那么第二天完成它吧,设置例外的规则,让自己不要那么难受。或许你觉得还是很难坚持啊,那么给自己一些开关吧,比如你广而告之别人,你要开始运营公众号了,你要开始每天跑5公里了,让大家的目光点燃你持续的激情吧。
(3) 倦怠期(Day 22-Day 30)
来到现在,你成功了80%。可是你也会觉得之前的坚持并没有意义,你累了,疲倦了,不想再坚持了。这个时候,再坚持一下,做到以下两步,你就大功告成了。
第六步:添加变化。也许是奖励自己的糖果型开关,也许是走进有同样兴趣爱好社群的处罚型开关,改变持续开关的刺激方式会让你对单一的习惯动作重新燃起兴趣。
第七步:计划下一项习惯。你的大脑被过去20多天固化的习惯禁锢着,新的平淡放松着你的神经,这时候你需要增加或改变一项新的习惯,提升你内心的动力。
“人是被习惯塑造的,优异的结果来自于良好的习惯,而非一时的行动。”亚里士多德的话在千百年来被一遍一遍地证实,每个人成功的开头都需要培养习惯来战胜自己,那么,就从上面的七步开始吧,你会变成你想要的那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