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是一本最近出的一本很有诚意和深度的书,看完这本书,会惊讶于成甲如此年轻的年龄能有如此的认知深度,但是看完此书,也就不会觉得奇怪了,他确实有他非常好的方法和习惯,有他深入的思考和反思,对于盲目的有知识焦虑的人群来说,此书甚好,解决了你看过很多书,懂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这个问题。
书中首先定义了什么是知识?只有能够改变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如果看了一篇文章之后点头称是,然后生活照旧,那么这篇文章和其他所有类似文章一样,都只是一个信息,只有看完一篇文章了解一个观点之后受到启发,改进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式,这个信息才是知识。
很多时候我们看书的当时觉得非常有道理,甚至醍醐灌顶,深受触动,但是没有去深刻理解、总结、反思,读完可能就忘了,平时的应用的就更少。我们要么不去学习,要么盲目的学习,追求阅读的数量,而没有掌握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收效甚微,有时比不读书的可能好不了多少。所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但是我们往往太心急了。
知识跟知识也是不一样的,有的知识能够更加深刻地改变我们的行为。有些知识知道其实非常浅的,有些知识是关于基本规律的基本知识的,是非常重要的知识。而我们的注意力往往被无关紧要的知识甚至是垃圾知识所吸引,很难去掌握真正的,高效率的知识。人们往往犯下很多错误,源自其漠视一些重要而基本的规律,而对这些规律的熟练应用,能让我们面对全新的问题是有更准确的判断,这个解决方式比大多数人要好,这些重要基本的规律便是可以发生裂变的临界知识。查理芒格,便是使用这种临界知识的取得巨大成就的榜样,他的《穷查理的宝典》里就提出了构建知识的框架,有不同的关键知识去思考问题,就能更全面和深刻。
中国过去30年,建立认知优势,大概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知识数量,构建认知优势,第二个阶段是知识获取速度,构建认知优势,第三个阶段,也就是现在基本,知识深度构建认知优势。大部分的思考都是,比较浅层的,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而愿意做任何事。美团的王兴就认识到了团购世界的关键是高效率、低成本、高科技、低毛率,他就把别人用于广告的钱投入系统开发和效率提升,最后美团钱了,这个互联网的新巨头可以说是知识深度的胜利。改变命运的不再是数量这一维度,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深度,而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对知识进行管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更有深度的认知能力是这样的,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所谓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掌握临界知识,我们便能开启学习的少即是多,四两拨千斤的模式,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但是大多数的学习层次上不去,问题在哪里呢?我们一直把时间花在提升“技术效率”上,而忽略了真正的“认知效率”。文案高手李叫兽把文案分为x型文案和Y循环,X型文案是指把本来平实无华的表达写得更加有修辞,用词对称,词汇高级,Y型文案其文案并不华丽,有时只是简单的描绘出用户心中的情境,李教授总结告诉我们,有些人写文案是为了感动自己而已,优秀的文案时感动用户。在这一点上茨威格也是说过:“不要用最高级形容词,一般化字眼和陈词滥调。讲事实,但要把事实讲的引人入胜。”另一个广告界达人克劳德*霍普金斯也说过,“高雅的文字对广告是明显的不利因素,精雕细刻的笔法也如此,他们喧宾夺主地把对广告主题的注意力给夺走了。”
有很多道理,对大多数人来言,我们知道的只是我们以为自己知道了,但是当遇到问题时,道理并没有主动的跳出来。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的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能够让我们认清楚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会发现很多看似全新的问题,其实不过是狡猾的旧问题换了一身装扮,再次出现而已。
而要提升认知效率,就要找到撬动效能的杠杆点临界值时,20%的知识比80%的知识更有用,我们要做的是花80%的时间用在这20%的关键问题上,而不是平均的把时间花在各种知识上。比如所谓的斜杠青年,接触过多的职业未必是一个好事情,正如十个麻雀在一起也比不上一只雄鹰,多元的经历,如果不能帮助我们提升认知深度,从长期来看也是低下的。
在今天,这个人才高度流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你必须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对他的认识足够深刻,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话语权,不明白这一点,盲目追求多元,学习兼职变现是不可取的。比如埃隆*马斯克,他一直在做的事情,只是用第一性原理思考问题罢了,他所做的,跨界的事情,其实是用最基础的原理来改变一个行业。最重要的还是要专注,不断提升认知深度,才能造就巨大的成就。
但是提升认知深度,不是仅仅学习专业领域知识就可以,相反还要多元跨界。多元跨界的意思就是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要学习解决某一类问题相关的所有核心能力,这一点一定是突破专业限制的。
我们所谓的专业,比如市场营销、法律、政治、历史、文学,其实只是人为制造的分类标签罢了,但是这个世界并不是按照你划分的标签,在各个专业之内单独运行的。在这个世界上想要做到极致,恰恰要学习无用之用,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无用的事情那么多,我们应该怎样学习那些无用的知识呢?表面上看,无用的不相关的知识,最后在底层都会联系起来,而你一旦联系到了这一点,理解了这一点,你就找到了知识一通百通的突破口。一旦你的研究深度达到了底层规律的层面,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干的问题都会在底层盘根错节的联系起来,而将这些不相干的事情联系起来的正是我们说的临界知识。
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能力,我们一生就要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一公共基础课,代表执行力,第二,专业必修课,代表专业能力,第三,通用必修课,代表结构能力。
公共基础课,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用到的执行能力,比如时间管理,资料保存,商务礼仪沟通谈判等等。专业必修课就是我们所选定的专业方向。这个专业不是指学校划分的,是能够打完整场战役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领域里,你要跨学科的思考解决问题,这种系统解决问题,知识往往是内隐的,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思考的过程中领悟到跨领域知识交汇的微妙之处,从而灵活地把多个学科之间的知识随时调用,打赢一场战役。
而通用必修课就是要掌握临界知识,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和规律。我们经营的领域是如何产生的?影响这个领域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什么,有哪些规律和普遍的影响?这些事情,这就像在深刻理解一场战役为什么会爆发,会以什么样的脉络发展,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究竟是什么样?我们应该更多的时间用在,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上,通过掌握临界知识做到游刃有余。而我们往往大多数人会投入80%的时间,学习执行能力。
对于学习临界知识而言,首先要掌握的是底层思维和方法,其次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我们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我们读了很多书,但是并没有发现和掌握临界值时,这是我们读书的方法有问题。从上学开始,老师教给我们的读书方法是不就是把一本书从头读到尾,非常有启发的句子就划线或者摘抄,我们读书的过程就是不断进入新知识的过程。可那些摘抄下来的名言警句让我深刻的理解了什么是听过无数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在原始的方法基础上进行努力,就是低水平的勤奋。
原始的读书方法是阅读加画线和摘抄,是把一本书分成了一个一个孤立的知识点,在这种方法的引导下,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成了理解和记住这些孤独的信息,理解和记忆一个个孤立的信息,可不是我们大脑擅长的高效行为。
事实上大脑的记忆靠的是将信息与旧经验联系起来。将其原理应用到极致的就是记忆宫殿法,是目前人类发明的最为强大的记忆方法。读书并不等于背书,大脑这种通过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特性,除了能够帮助我们记忆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将新旧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通过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网,我们便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对同一个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认识。
原始的读书方法,是花很多时间去阅读一本新书,去记录新的名言警句,却从不花时间去加工这些信息,将其和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我们看似节约了很多这加工整合的时间和精力,以便能够读更多的新书,但却是买椟还珠,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把最有价值的工作放弃了。
读书一定要花时间、耐心和思考力,将获得的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进行网络状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有可能内化知识,形成新行为的暗示。
读书不再追求速度,刻意放慢速度,花时间记录读书笔记,而不是仅仅摘记名言,而是描述读书后受启发的内容,这些启发和我过去那些经验相关,在记录和寻找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惊喜地发现一些过去不曾注意的规律,也发现很多人直接改进工作方法的方法。此时的读书进入了一种产生复利效应的状态,也就是说,读过的所有书,都将成为我未来获取新的知识提供帮助。
这个简单的读书方法却很少有人践行,或许是因为我们大脑的习惯是寻求新刺激,快速把书读完吧,我们都希望读完书,获得新知识,因此不断快步的向前去获取更多更多,但古人早就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读书时将新知识和哪些已有的知识进行联系会更有效呢?答案是那些在生活中各个领域起基本而重要的规律,也就是说本书提到的临界知识。思考问题的时候,有意识的和已有的模型进行联系,看看他们背后是不是有关联。这样一思考,常常会发现过去没看到的规律。
读书时不追求数量,也不要求读完,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主动去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去观察---作者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在这个解决方案的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我还能把这个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
读书不在于多少,而在于你有没有通过读书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发现临界知识,并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学习临界知识,首先是心态,方法和习惯的养成其实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首先是从学习的底层心态谈起。
底层心态之一,绿灯思维。我们相信什么?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效能。更高效的学习,来自更合理的学习方法假设。关于学习方法,维茨金,提出了两种观点,一种是整体理论,一种是渐进理论。决定学习效能的因素,整体理论认为主要是天赋,而渐进理论就不同,更倾向于认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循序渐进,采用正确的训练方法,新手也能成为大师。
有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现象叫习惯性防卫,当我们感到自己的观点、尊严可能会受到挑战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挑战和质疑是否合理,而是有人敢反对我,和他干,这个时候,我们的习惯性防卫就产生了。而要提升学习效能,第一步就要打破习惯性防卫。当一个问题出现在别人身上,我们习惯的把这个问题归因于别人是那个人自身有问题,而当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的时候,我们就不这么想,反而会把问题归因于外部因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基本归因偏差。原因是因为当我们自己遭受挑战的时候,会下意识的向外部寻找原因,当我们把外部原因当真之后,别人针对我们的意见就显得更不合理了。
习惯性防卫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发展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是在知识而非体力占主导的社会中,这种根深蒂固的防卫习惯会不知不觉地阻碍我们的成长。习惯性防卫的根源是惧怕暴露出我们想法背后的思维,使我们失去检讨自己想法背后的思维是否正确的机会,对大多数人而言,暴露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是一种危险,因为我们害怕别人会发现它的错误。如果把进步的过程比喻成往杯子里倒水的话,习惯性防卫就是盖在杯口的盖子,阻挡我们进步,其实有习惯性防卫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习惯性防卫而不自知,那就会陷入无法自我提升的境地。
要打破这种防卫,要建立绿灯思维。遇到新观点或不同的意见时,第一反应是,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们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而且充分沟通也能避免,我们讨论了半天才发现大家说的不是一回事,还有理解和倾听也是和员工建立信任的过程,能够增加团队的凝聚力。
要建立绿灯时,我还必须建立一个更基础的认识,那就是: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
我们之所以会习惯性防卫,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会把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质疑理解为对我们自己的否定。聪明人知道尊严,不是在别人驳倒自己时去维护面子,真正的尊严是发现改进和成长的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要通过接触新的观点和知识快速成长,就要面对于自己传统认知不一样的地方,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容易激起自我防卫,要改变这一点,就要培养底层心态绿灯思维,积极思考新观点里有价值的地方,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更底层的认识: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不再把对自己观点的质疑与自己这个人绑定起来,这样下次我们在面对挑战时就可以充分地问自己,我的观点是不是可以在别人的意见里进化的更好。
底层心态之二以慢为快。我们之所以想要快速成长,就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变化的越来越快,对人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如果想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里建立竞争优势,学习和成长的速度就很重要。每个人都在告诉你加入我们快速掌握新技能,我们想要什么商人就能卖什么。快是结果,不是原因,想要能力提升的更快,不是说学习过程就要很快,相反越是快速提升的能力,反而越需要下慢功夫。底层心态是:真正的快,是以慢为快。快速学习的前提是要能够做到结硬寨,打呆仗。
真正高效的学习其实就是知识融会贯通的结果,有人对重要的、核心知识的深刻理解,我们才能够运用起来,游刃有余。我们想要快速提高努力的方向,应该是花大力气打通,那些阻塞,而不是追求看起来很花哨的新方法新技巧。
读书也不一定要追求把书读完,读书的目的是打通知识的阻塞,实现融会贯通。首先找到这本书对我而言的紧要之处。所谓厚积薄发,只有在此前花真功夫死磕了很多基本的道理,打通的那些知识阻塞,才能在之后的数据中读出作者想法,写出作者没写我应该写的。在学习的执行过程中要有以慢为快的认识,第一个心态便是要能够接结硬寨,打呆仗。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把80%的时间花在20%真正重要的问题上面。找自己不明白,但重要的问题阅读。把时间花在重要的基本概念,有启发的观点和自己没想明白的问题上,都是非常值得的。
想要学习得快,反而要让自己慢下来。这个道理讲透了,其实很容易理解,可是很多人进行起来还是很难,因为在某种程度上知道明白一个道理和相信践行一个道理是两码事,真正阻碍的是我们都不确定和恐惧,我们担心放慢学习真的就能够学的快吗?还有那么多东西要学,能来得及吗?万一我的慢功夫用错了地方怎么办?赶着快的人选择的是同一条路,有勇气慢下来的人很少,反而会在快速成长的路上不拥挤。
掌握临界知识,首先要在学习新知识,有绿灯思维,在具体学习时就要有已慢为快的心态,慢慢功夫用在真问题上,比如学习掌握临界知识。见识的多少和知识量的积累,与能否深度思考关系并没有那么大,至少谈不上是根本原因,深度思考不是肤浅思考的积累结果的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认知方式,在肤浅思考的认知前提下,通过增长见识和扩大知识量,一个人不太可能变得深刻思考。
学习本质上是一个改变我们假设的过程,因为我们所有的决策都是在自己的假设下作出的。我们所有的观点、结论本质上都是一个假设。观点和结论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假设与事实相符的程度。思考肤浅也是在某个错误假设指导下行动的结果,而学习就是不断调整改变我们的假设,让我们在正确的假设下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所以学习临界知识,其实也就是用更合理的假设来替代我们过去相对不合理的假设,从而让我们的决策质量更高。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会发现学习临界知识最方便的教材其实是复盘我们每天的生活。复盘每一天的决策都是在什么样的假设下作出的,又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我们要追问问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自己事后解释为什么。只有这样子我们才能够知道自己过去的假设是否正确,并考虑应该如何改进,以便在未来以更正确的假设指导自己的决策和行为。
只有不断复盘反思,才能更好的理解你学习的那些知识。有时候,向外求不如向内求,我们越是想要提醒自己,越是订阅各种公众号,看技巧文章,买畅销书籍,反而越少关注自己本身:临到自己,生活似乎照旧。让自己安静向内求,在每天快结束的时候,静静的坐下来回顾一天,今天有什么事情让我开心?为什么?今天有什么事情没处理好?为什么?假如我没有这么做会怎样?我还能有其他的做法吗?
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花时间反思,我们以为知道关于自己的一切,但是很可能我们最不了解的就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不反思,我们就是一直拿过去的假设来过今天的日子,却在期待未来全新的不同,这可能吗?
我们过去的经历是一篇篇写满了我们的弱点和优势,写满了我们的错误假设和生活灵感的文章,只不过要通过精心的筛选和进行加工,这些经历才能变成我们生活的宝典,指引我们之后的道路,而这个加工的过程就是我们加速改变旧假设,发现新价值的过程,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是在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
具体怎么样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呢?常见的方法有三个,反思,以教为学,刻意练习。
要真正快速学习,不是一上来就求快,而是先放慢练内功,内功的基础便是反思。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矫正,我们常见的做事顺序是作出假设,采取行动产生结果,而反思的顺序是观察结果,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
我们经常会推测现象背后的假设,我们总把我们的假设当作事实,没有能力区分假设和事实,我们也就无从对假设进行改进。我们对同一件事情得出假设的质量不同,意味着我们的认知深度差别很大,要提高我们假设的质量得到提高,最核心的步骤就是反思。反思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发现之误区,二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三,检验学习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
影响力的作者西奥迪尼提供一个观点:“人就像录音机一样,一按钮就播放。”人们总是在相似的情境下,做出相似的行动。这种未经思考理性思考,面对某种场景就立刻得出的结论,我们称之为跳跃性假设,跳开理性思考的环节作出的假设。
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是我们认为的真实世界,也就是说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是一种假设,而我们的假设是大脑对事实进行解读之后形成的。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是一种假设,而我们的假设是大脑对事实进行解读之后形成的。
我们成长的过程便是让我们的假设更加接近事实的过程,而跳跃性假设由于省略了理性思考的过程,往往不是最合理的假设。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曾意识到是跳跃性假设帮我们选择的思考路径,而缺乏深入思考的过程,又让我们进一步失去了发现新的思考方式或解决办法的机会,如果我们一直被跳跃性假设绑架而不自知,就会永远播放同样的磁带。如何发现跳跃性假设让我们产生新的解决思路呢?答案很简单:放慢思考速度,找到更合理的方案。
比如在下棋的时候,每当要做一个重要的决定,无论好坏,解释自己思考整个过程,要达到这个目的,有没有别的办法,我是否意识到了对手的威胁,有没有考虑过不同的布局顺序呢?和在下棋时所做出的决定没什么两样,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放慢思考的速度来审视,自己做出决策的过程合理吗?要实现的目标还有其他方法吗?考虑的因素全面嘛,我们就可更可能发现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案,这个过程就是反思。
像这样放慢思考的速度去想事情,似乎很花费时间,但是你不这么做,未来因此浪费的时间恐怕要数倍于此。
反思不仅仅能帮助我们发现用错知识的地方,而且还能让已有的知识产生新知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要在反思的时候主动地进行知识联想与连接。反思一件事情的时候,通过联想和连接,将生活中其他经历和经验串联起来,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过往经历的办法,能够将自己分散的生活经验进行重新组织,从而产生新的知识。我过去还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我还听说过有其他人犯过类似的错或者做得更好的吗?有什么相关的方法可以应用到这些事情当中吗?
反思可以督促我们检查学到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富兰克林13种德行的反思,非常有借鉴意义。分别是,节制,沉默寡言,生活秩序,决心,简朴,勤勉,诚恳,公正,中庸适度,清洁,镇静,贞洁,谦虚。提前设定一个期望的标准,然后每天反思与之比较寻找差距。
反思是一种方法,你可以拿来执行,但是反思也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的培养,提升反思能力大概有三个方法,一,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二,把生活案例化处理,三,培养记反思日记的习惯。
从小事开始反思,把生活的点滴细节管理好,就是在管理我们自己的人生。记录反思日记,要记录自己的情绪和思考的过程,而不仅仅记录事情的结果。
我们读书就是读别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悟,我最好的书其实是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一本书,其实就可以是自己最好的老师,可是,对于自己生活里常常是只有经验,没有反思,我们的经验,可能让自己在错误的假设下越走越远。教育的根本定义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经验的解读方式。
人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他得到的反馈,我们之所以不改变,常常因为我们没有得到正确及时的反馈,生活每天都在生产未经加工的经验素材,我们的判断来源于经验,而有效的经验来源于对判断的反思,反思,让我们把生活的素材重新解读,成为洞见。
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解读深度就形成不同的认知差别。生活就是一本书,我们每天经历的事情,都是一个个埋藏着启发的案例,关键是我们必须有能力解读它。
训练反思,每天用的方法是及时记录反思日记。坚持反思和复盘,它就会成为持续产生复利效应的工具,不坚持就什么都不是,只有坚持才能有惊人的威力。反思日记,如果把当时的感受情绪和思考学校,而不是单纯的记录事情的经过,或许会好很多,写日记时候,记下当时的情绪和感受,回过头,看自己过去的日记,会发现原来自己遇到相似的情景时,会产生相似的情绪反应。日记中不光要写感受,还应该把一天遇到的事进行分类,然后依照不同的分类进行思考。
持续反思带来的隐形竞争力,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去对自己行为的可能进行主动管理,我们是一条路走到黑,或者遇到很大困难,把自己逼到一定的状况的时候,才会去反思,而反思日记是把这个偶发的行为变成主动的、持续的行为。我们每天坚持反思,从生活经历中不断改进自己的人,增长曲线陡的多,每天坚持写反思日记,反思能力本身就会逐步提高。反思是最最重要和基础的技能,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以教为学,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因为要教别人就要督促自己,发现自己的知识阻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教别人的过程是一个强化记忆和认识过程。教别人之后,别人提出疑问、质疑和新想法会增强我们的认识。
刻意了练习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刻意练习的核心假设是,尽管专家的水平是逐渐练出来的,但是关键在于受训者必须通过训练掌握更高级的心理表征,才能真正有突飞猛进的进步。所谓心理表征,是指我们大脑在思考问题,时对应的心理结构。用另外一个概念去理解,很容易,那就是元认知。
元认知是对我们思考的思考,我们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在思考,但是很少有人能自觉的意识到还可以去思考我们思考的过程。刻意练习就是提升元认知能力的过程。我们在元认知上的差别表现为认知效率和认知深度上的差别。
元认知与临界知识,一个是思考的过程,一个是思考的结果。元认知就好比我们选择从北京到天津的道路,可以是省道,但也可以是高速公路,不用临界知识,就像是我们开车去天津选择省道,路远,浪费时间,而在思考的过程中应用临界知识,就好比开车上高速,能够快速地达到目的地,我们快速成长就是把省道升级为高速的过程。
比如,省道型元认知的思考过程是这样的:看到问题,大脑直接调用直觉、过去经验,情绪反应,决定采取行动。而高速型元认知结果是这样的:看到问题,思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解决这类问题可能用到的规律是什么?决定采取的行动。
所以刻意练习,最关键的还不是掌握具体的临界知识,而是要改变我们的思考过程,有意识地运用更高级的心理表征解决问题,提升元认知能力。
如何通过刻意练习来掌握临界知识和提升元认知能力,主要有三个部分,一、对基本核心知识划小圈,二、将基本知识组合成更大的知识能力单元,三,在各知识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
划小圈的意思就是对基本概念,临界知识、知识阻塞等关键地方进行反复的探究和思考,直到把这个问题吃透,弄明白。
将基本知识组合成更大的能力单元,我们把掌握的核心知识彻底吃透,就能够和其他相关知识组成一个新的知识能力单元、整体使用。
在个人知识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对核心概念都吃透,并组合成知识能力单元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用认知框架,将他们联系和整合起来。
查理芒格的一个重要观点: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这里说的模型就是临界知识,框架就是临界知识组合起来的认知方式,而一旦掌握了这个思考方式,我们就彻底升级了自己的元认知能力。换句话说我们就可以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于认知框架相关的临界知识和其他能力,极大地提高认知效率,进而表现出让人惊讶的认知深度。
刻意练习的关键是改变我们的思考过程,这一点正是知识管理的核心所在,刻意练习成为提升学习能力最重要的底层方法之一。在学习中持续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技巧:记录、定期回顾与付费购买。
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记录下来。如果对会议的内容摘抄读书笔记,不进行有意识的组织与目的化的话,对学习能力的提升帮助就很有限。福尔摩斯说的,你只是在看,并没有观察,同样的道理,只是在写,并没有记录。
要如实地记录事情的,整个发展过程,我们要尝试训练自己,记录发生了什么事,如何发生,而不是事后自以为是的去解释“为什么”。为什么要如实的记录呢?因为时过境迁后,我们会根据现在的情况,扭曲自己过去的想法和行为的解读。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认知失调,当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不一致时,我们往往会扭曲我们的想法,使之符合我们的认识,从而减少失调所带来的不舒服,世上不靠谱的不仅仅是我们给你扭曲自己的想法,甚至我们的记忆本身就很不靠谱。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只有坚持做如实记录的人,才能深刻理解这句话。坚持把每一天认为重要的事情记录下来,就可以有一个回顾去年今日。如实记录,可以有丰富的材料拿来吸取教训,加速成长,这是记录的第一个价值,第二个价值就是记录的时间跨度越长,就越可能让自己看到更深层的规律。
我们常常没有办法从生活中学习,是因为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超出了我们学习的视界,视界是指我们能够通过经验进行学习的视野界限。如果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呈现结果之间的间隔时间太长,我们就很难从中学习。
如果我们想要从生活经验中学习到更底层的规律,我们的记录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跨度,这种时间跨度能让我们超越简单的应激、直觉反应,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底层真相。
如果看不到事情背后的长期规律,那么我们就只能对发生的事情本身作出反应,无法顾及更长远的利益。所以如实记录的时间够长,就能够让不那么清晰的规律线索逐渐清晰,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让我们的生活变成精彩的案例集。记录是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是一个挖掘看得见事情背后看不见关系的过程。如实记录过程主要是侧重对事情的经过结果进行记录,但是更有价值的记录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记录自己当时的情绪,思考过程、外部环境条件等。
记录自己的思考过去,一般而言会记下下面几个问题,一,当时思考时,我考虑这件事情的目标了吗?如果考虑了,当初的目标是什么?二,在这个目标下,我当时考虑了哪些因素?现在看这些因素合理吗?有遗漏吗?三,我当时为什么会这么考虑?各种因素中哪个条件发生变化?结果可能不一样,最后的结果和我的预期之间有什么差距?为什么?如果我们对过去一天的经历事情能够这样进行思考,那么我们的收获就要大得多。
记录的过程其实就是联想、启发、归纳、演绎的大集合,是调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去重新理解过去一天发生的事情,这种通过书写记录调用知识来解构和重构问题的过程,才是记录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记录帮助学习快速提升的关键环节。
提升学习能力的第二个重要方法是定期回顾。回顾,让我们能够在平淡生活中创造惊喜,回顾,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过去的记录和反思价值增倍的过程。回顾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纽带。过往看似平淡的日子,因为时间的力量,因为空间的变化,因为心境的改变,因为自己的成长,回头看的时候就产生了新的意义,这种回头重新面对过去的做法,让我更好地理解当时的自己,更好地理解现在的自己,更重要的是能够给未来的自己以启发。
越是复杂的问题,越要用基本简单的原则思考,比如正直、不撒谎,不贪婪,不给人添乱。遵循这些简单原则做决定,虽然看起来会让当时的自己更加窘困,但是这些答案的影响却是在与时间做朋友。
具体的回顾工作分为三个层次,周/月度回顾主要是微观层面,审视解决问题的假设和效果,年度回顾,检视基本思维方式和灵感激发,五年以上回顾,探寻基本规律如何影响生活。
我们努力学习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提高认知深度和影响,我们提升认知下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二是用于学习的时间。提升学习内容的质量,可以通过买书,不一定是为了看完,所有是为了更快速地寻找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但需如何消除知识阻塞。另外就是花钱买,学习的时间,想办法提高真正用在学习上的比时间比例。
学习临界知识是能够实现少即是多的效果,判断建立在两个重要的假设的基础之上,第一个假设,很多时候、复杂的世界是由简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这个最底层的规律应该与化学、物理、数学密切相关。同时人是所有事情的主体,因此人类心理学或认知学的基本规律也非常重要。我们要真正认识这个世界,就必须理解并掌握重要学科的基本规律,并把它们当作基本思维模型来处理。
第二个假设,复杂系统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的,是各因素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我们所处的世界更像是网络的环状结构,而不是线性的因果结构,在环状结构里,所有节点的变化都会通过影响其他节点最终影响到自身,一个完整的系统具有动态复杂性的特点。
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在前期不断训练和掌握基本的心态和学习方法,速度就会很慢,可是一旦掌握整个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学习能力就会大幅度提升,你可以将跨领域的知识相互穿插借鉴应用,学习的速度越来越快。
在可信度比较高,适用面比较广的重要应许学科,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理学的比较容易产生临界知识。另外还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学习这个学科的重要知识。找到最重要的知识和原理的原始出处。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没有解释的时候,想办法寻找或者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把科学研究的严谨方法引入了日常的生活思考决策中。
你要寻找背后的规律,从做喜欢做的事情开始。所谓天赋是你自然投入,而熟视无睹的事情,是你不由自主理所当然去做的事情。一件事情对别人来说是工作,对你来说是乐趣和喜爱。这一点点差别看似微不足道,但把时间的变量放进去,长期的结果会产生惊人的差距。你的优势就是那些,让你感到自己很强大的事。
能够发现和总结出临界知识,是非常大的进步,但是距离应用临界知识解决问题却还非常遥远,因为应用规律要比总结规律更难。总结规律和应用规律之间的难度,这也是知道和做到之间的一个差别。
要把临界知识真正运用起来,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答案就是我们提到的刻意练习。刻意练习,一、在不同的场景中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二、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可以借助外部资源,掌握临界知识。
刻意练习掌握临界知识,一定要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练习,第二,要进行大量的持续练习。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基本的技能的东西有更深刻的理解。
有两个方式阻碍了我们获的预见性认知,也就是应激性反应和单因果思考方式。穷人的思维宽带被眼前的危机占满了。他们没有多余的空间来考虑长远,我们大多数人也都有这种窄带宽的穷人思维,单因果的思考方式。与之相对应的是,结构化反应,系统化思考。
所谓结构性反应是指我们在做选择时,不仅要根据接触到的现象作出反应,还要思考导致这个现象的系统结构是什么。比如在基金业行业做的非常好的朋友,他是不看别人是买进还是卖出,看的是结构和未来。投资就是投未来,人们都是根据现在的股市情况来决定现在的买入卖出,这样你就会被现象牵着手。
明天的我们是由过去的我们的选择铸就的,明天的我们也是由今天的选择决定的。我们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力量结构,就会推动未来向不同的方向发展,找到今天的结构,就能找到投资明天的机会。
结构决定走向,走向决定未来,所谓结构是指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多个元素组成,这些系统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形成的结构。
掌握的结构越多,对未来的了解就越多,如果我们把这种结构的作用以及这些结构之间的互动效应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就形成完全不同于单因果思考方式的系统化思考,单因果思考是对问题本身作出反应,而系统化思考,是将问题背后的推动因素纳入一个整体进行思考。
熟练地掌握事物发展的基础规律,并把它应用到生活中,我们就能逐步培养预见性认知的能力。预见性认知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问题的界定,我们面临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好的答案来自好的问题。
大多数人从未想过生活中的问题,是需要界定的,我们的答案总是来自我们认知中所默认的问题,按照这个输入,我们判断一个人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只要看他对问题解释的深度就可以了。我们对问题的解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现象解释、技术规律解释和通用规律解释。
临界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做预测。未来的竞争是预见性认识的竞争,我们的认知方式可以分为归纳和演绎两种,我们大多数人擅长归纳的方法,不擅长对未来进行预见性的认知。首先有根据的进行推测,本身就比归纳还难以应用,其实我们的生活和教育经历也缺乏这种训练。而要培养预见性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多问为什么,掌握背后的规律,才能形成预见性。创业的门槛在降低,这个过程其实加速人们在认知层面的竞争,具备预见性认知能力的人,因为提前在战略要地进行了布局,在后来的竞争中就将占据极大的优势。
过去我们对知识管理的认识更多的是在提高搜索信息的效率,提升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行动的效率这些层面,却几乎没有关注,将知识底层结构打通,面对临界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构建底层认知,进而提升实现预见性认知的能力。
要用临界知识构建自己的能力圈,能力圈是由你真正擅长并懂得的知识组成的,而在这些领域里,你要比百分90的人都做的好。我们实战级的预见性认知必须处于我们的能力圈范围之中。
我们往往没有能够清晰的了解自己的能力边界,却总想跳到对面的悬崖上去,所以查理芒格说,“不能界定边界的能力称不上真正的能力”,你必须让自己配得上自己的欲望。要在能力圈中做出重要的决策。跳出舒适圈是拓展我们能力的过程,但是要让自己的能力比90%的人都好,才能纳入自己的能力圈中。做决策要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之内,明白自己的能力圈,并且在此持续的投入学习,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优势。
几个重要的临界知识:复利效应,概率论,黄金思维圈,进化论系统思考,二八法则、安全空间。
复利的本质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且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对于我们认识世界而言,数学应该是一个思考工具,表达工具,而不是计算工具。复利效应可以导致幂律分布。生活中更多的事情符合幂律分布,比如收入、股市波动、网站访问量、照片点击量、公众号文章的阅读量,在幂律分布的世界里,我们怎样才能成为那考前的20%呢?
首先,我们在生活发现“A导致B,B加强A”这样的事情,其次我们要尽可能的提高这件事情的利率,最后我们要加强这件事情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很多时候要坚持下去,迟早会等到临界点。只要提高利率(写高质量的文章)和执行次数(发布数量),那么一定会有达到临界点的时候。
人脉是个复利模型,一个人认识的朋友多,就会有人愿意将你推荐给更多的朋友,那么你就能认识更多的人,而因为你认识了很多的人,会吸引来更多的人想要认识你。拓展人脉的关键利率,不是发更多的名片,而是让自己变得有价值。
生活是概率分布的,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创业成功了,就认为他的决策都对。生活是一个各项条件随机发生的概率分布。我们应当养成这样一种思考方式,过去的每一件事情的结果是众多可能的结果之一,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也将有无数种可能的结果。概率论就是查理芒格所提到的费马帕斯卡系统,就是用排列组合来研究事情发生概率的方法。
概率分为两种,一种叫物理概率,或者叫频次概率,也就是说计算一件事情发生的频次占结果总数中的百分比。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是没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概率判断的。这个时候我们就用第二种概率,主观概率。简单的来说就是猜。不过猜和猜的差别很大,如果对一个结果我们猜得更准确,我们赢得概率就大。
怎样提高主观概率的准确性呢?提升信息质量,我们掌握的事实与细节越多,主观概率的推测就越准确。理解了我们的世界符合概率分布这一假设,了解了概率论中的频次概率和主观概率区别,我们就能够运用一些工具来帮助我们应对不确定性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重要的工具便是决策树理论,决策树可以画成树枝状的结构图,所以叫决策树。画出决策树的方法通常包括三步,第一步列出你想要实现的目标或者解决的问题,第二步,在它的右侧画出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所有方案,第三步,在所有的方案下面列出几种方案可能的各个结果及其实现的概率。这个重要的方法,要减少主观判断的偏差,一个重要方法是用外部视角,就是说把我们的问题看成这个世界中一系列问题中其中的一个,比单纯研究自己的这情况,所得出个判断要准确得多。
我们判断问题时,做外部的观察,从整体分布概率的角度来考虑,我们的判断就能更加准确。我们得出相对准确的概率,并以此为基础作出判断,只能说明我们取得预期结果的概率比较大,并不代表预期的结果就必然发生。即使我们选择高概率的事情,但是也不代表我们一定会赢。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就是概率的思想。
这个世界就是概率分布的很多事情会随机发生,但是我们也无需悲观,因为我们选择有利的大概率事件持续投入,结果一定比我们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事情要好得多。比如风投的工作本质上去找高概率高期望值的投资机会。你用决策树分析,并不是让我每件事情都做对,而是让我们每次的行动处在最高赔率上。第二,我们要有冗余备份,安全备份,防止小概率事件给我们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概率不是固定,只要是动态值,你的极致努力可以改变你获胜的概率。贝叶斯定理是说对一件事情我们可以先估计一个概略,然后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根据新的信息和反馈,来调整原先的估计,从而得到更准确的概率判断。
概率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工具,也因此成为临界知识的重要基础,概率思想对我们的启示是,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我们可以选择不断的投入成功概率最大的事情当中,并且避免小概率时间给我们带来的致命打击,从长期来看,一直投入最大赔率的事情,终究会有回报。
黄金圈思维的最基本应用便是遇到每一件事情,首先问为什么,也就是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黄金思维圈其实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what层面,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情,第二个层面是how的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第三个层面why的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
当我们能够why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时,我们显然能够和别人更好的建立信任和共识。营销的最高境界就是营销你的价值观,也就是营销你的why,你为什么存在。如果你想要更好的看透问题的本质,应该培养问为什么的习惯。查理芒格曾经说过,询问自己一个又一个为什么,你就能更好的思考问题,通过问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你开始获得普世的智慧,有更深刻的洞察力。
真实的需求是要在what表象之后挖掘到真正的why,从why入手,这一简单的思考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拨开迷雾,直指重点。优秀的人,在思考问题时不会被表象迷惑。
关于进化论。“与鬼共舞”是进化论中的一个概念,其大意是说一个物种在适应过去的环境时会形成一种行为A,当环境发生变化不需要行为A了,可物种依然会延续过去的做法,就像与鬼魂共舞一样。如果你在那些规则已经不适用的地方遵守规则的话,你就死定了。巨大的成就,绝不是来自简单的个人努力,只有在资源重组的巨大变革中抓住机遇,才能让形势的浪潮将你推送到成就之颠。
索罗斯说你是否能够存活下来,取决于你是否意识到常规根本不适用,想要在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来,首先要意识到环境发生了变化。怎样才能让自己更快的发现变化,甚至预见变化的,你在哪里,比你干什么更重要,换句话说,位置比努力更重要。让自己能够高效的具备信息优势,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法,找到人脉中心。如果你想让自己有更多的信息优势,要么自己成为人脉中心,要么结识更多的人脉中心。
在变化的环境里行动的跟进常常是迟缓的,我们会在新的环境中“与鬼共舞”,因此我们应该构建信息优势,让自己及时看到环境的变化,但是知道和做到是两码事,正确的方法论(精益创业)和模仿同级别最优秀人的做法,能够让你在没有冒险基因的情况下,更好地把知道变为行动。
关于系统思考。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然后了解这些事情再多,也很难让我们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们这种理解世界的方式既不能增强预见性,也看不到其内在的原因,唯一能起到的作用是把我们帮我们打发碎片化的时间,增加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站在道德高地彰显我们的正义感。
事实上这些事情都是这个世界运行的巨大复杂系统中呈现出来的可见部分,而真正起作用的往往不是这些能够看到的表象。我们怎样才可能看到系统背后的秘密呢?
要思考关系,而非人和事物。现代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就是,部分的性质通常来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组织,他们组合起来的模式和形式,也就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从系统思考的角度,讨论问题的话,有两个假设很重要,一是系统结构决定部分的行为,第二是系统不是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而是回路网络关系。系统的回路网络关系是指,每一件事情都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系统中的每件事情都相互影响,因就是果,果就是因,进入更深入的系统思考,关键的突破口是从事物互动“关系”入手,而非从“事物”本身入手。
能从关系入手思考问题,了解系统背后结构的人知道一个秘密--最有效的解决方案里行动的原因和结果,在时空上并非紧密联系。系统思考是一种与我们直觉思考不同的思考方式,但是整体的动态的连续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是在复杂动态系统中,以简驭繁的智慧。
在训练系统思考能力时有几个线索值得注意,一、关注关系而非事物,二、分析系统结构也可以从历史情况入手,三、独立思考,快速试错,四、系统关键解有时在信息制高点。
二八法则的具体应用,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成为我们成就事业的助推器。在人们管理这个话题上,二八法则开始熟悉又简单,但是很多人很少会主动的去运用。20%的人脉给你带来80%的价值。人际关系的结构洞,是指两个关系人之间的非重复关系,结构洞是一个缓冲器,相当于电线线路中的绝缘器,彼此之间存在结构洞的两个关系人向网络贡献的利益是可以累加的,而非重叠的!你和这个人生活在不同的圈子里,彼此朋友也不一样,你通过它能够认识另一个陌生圈子的各种新朋友,这种陌生朋友关系中的非重复关系。
如果你的朋友圈都是彼此熟悉的人,那么在这个关系网络里,大家的信息获取和交换渠道是比较类似的,那么所说的信息就存在大量的冗余。如果要让你的人脉关系网络形成更大的信息优势,你就要在你的朋友圈中尽可能多地增加非重复关系。在这个网络结构中,你可以通过管理和你存在结构洞的非重复关系人拥有不同渠道的信息来源,从信息角度的效率来看,你人脉关系中的20%的非重复关系人在获取信息方面发挥着80%左右。
所谓强关系是以你的亲朋好友熟识的人,这些人往往会和我们拥有相似的生活经历,相似的背景,相似人脉圈,弱关系是那些可能就一面之缘很久都没有联系的人,他们带来差异化信息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不要把所有渠道当做最重要的信息,而是要学会利用这个渠道提升整个网络的信息质量和新信息敏感度。你不能和所有的人都深入交流,但你可以找到对你重要的不同圈子的人脉中心,和他们交流沟通,在彼此间建立信任,进行深入了解,信任是构建能力交换的基础。能够成为好朋友,最核心的是价值观的认同,人品好才是真的好,最后才是沟通技巧,真诚,永远是你赢得别人信任的好伙伴,没有什么道路可以通往,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
有两个方法能够帮助你和对方快速的建立信任,方法一,自我暴露,方法二,做一个给予者。做一个给予者,大多数的思维过于狭窄,太看重金钱、社会关系、技术信息等显性资源,却忽略了感恩,认可和声誉等隐性利益。你对别人真诚的感恩,也能够让对方收获很大的价值。作为一个给予者,必须有三个黄金问题,我第一个是我怎样才能帮助到你,主动去询问别人,我怎么样做可以帮助你,这就是一个积极的心态和行动,第二个是你能给我什么建议吗?我主动向别人寻求建议和帮助,既认可了他人的价值,也为自己带来创造新机会的可能。第三个,你觉得件事情还应当再去咨询谁?通过这个问题可以获取新的人脉线索。
二八法则是一个结果的表象,真正推动这个结果的关键是系统正反馈。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初始条件的细微差别都会带来结果的巨大差异。
关于安全空间,即使我们做对了99%的时间,只要1%的时间搞砸,赵成损失就会放大,一万倍,因为在一个系统中不同的事情对结果的影响是不均衡的,这种影响的分布式符合幂律分布的那些偶然的意外的小概率事件的结果往往造成致命的后果!
如何构建安全空间,一是冗余,是对系统发生极端情况时,有备份来抵御严重情况,第二是精简,是减少有风险的决策,提高成功率,减少甚至消除极端情况的发生。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构建反脆弱的安全空间,想办法加强系统的反脆弱性。通过利用事物的非线性规律,来应对各种始料未及的事情,所以非线性就是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不是平均分布到是不成比例的放大或者缩小。比如你花一百元买火灾险,一旦发生火灾,赔偿的金额远大于投入,利用这种非对称性,我们便能用很少的成本来改变系统性质,这便是塔勒布提出的通过提升系统的反脆弱的能力,降低系统对安全空间的要求。
读完全书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强调的反思,记录,定期回顾,关于学习的心态,以慢为快,学习的重点是学习临界知识,掌握一些重要的临界知识比如复利,黄金圈思维,二八法则,以前多少有些了解,被作者这么一解释,感受就更深入了,想要建立深度认知,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好好学习》值得一读再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