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258942/613d81c03d4c8dbe.jpg)
有时候,一句话可以改变人的选择,就像加油站的陌生女孩对哈罗德说:“你一定要有信念。人的大脑里有太多的东西我们不明白,但是你想想,如果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
读完《一个人的朝圣》,我头脑中浮现了三个词:信念、放下、连接。
哈罗德因为一封来信,走出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只是想让身患癌症的朋友,多活一段时间。
经历了艰难的选择,途中有放弃,为了坚持到底,他诚实坦然地面对最初推动自己迈出步子的感觉。
当一个人与熟悉的生活疏离,成为一个过客,陌生的事物都会被赋予新的意义。
保持真我,才是最重要的。
信念
主人公哈罗德是一位六十五岁,退休老头。
一个平凡的早晨,收到了一封疗养院的信件,是二十多年未见的挚友奎妮寄来的临别信,她患了癌症。
哈罗德想简单的回信,但几乎走完了整条福尔街,他一直在找寻下一个邮筒。
在这不安、矛盾的时刻,他遇到一位加油站的女孩。女孩告诉他:“你一定要有信念。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这句话点燃了哈罗德麻木已久的心灵,他决定要为这位真挚的朋友做点什么,徒步去看望她,这样她才能活下来。
那一刻他想起了自己错过的那些人,那些机会......信念在他的心中发芽,他认识到自己的本心,他从没有这么简单的坚毅和笃定。
在此之前,哈罗德的生活平淡无奇。
87天627英里对于一个毫无计划的老人来说,意味着什么,而哈罗德没有时间考虑,他只有一个信念“只要我一天还在走,她一天就要活着。”
他坚持了下来。
生活中,我们面对抉择时,要有足够的信念。过程很艰辛,但只要只要一步接一步往前走,总会到的。
放下
一开始,哈罗德徒步,是为了让奎妮一直活下去。后来才明白,最终是为了让自己放下。
二十年前,儿子戴维抑郁症发作,在花园中上吊自杀,让哈罗德无法接受,无法面对妻子莫琳,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妻子莫琳,内心也冲刺着对丈夫的怨恨,一直紧闭着窗帘,不与外界接触。
但通过这场行走,让他们逐步看清自己的内心,并重新连接。
我们总是表现的过于强大,自己默默的承受。当我们所做的努力是贴近自己内心的,我们心里就会感觉越来越敞亮。
连接
人生来就渴望与他人建立连接。
书中有一段写到:
一天深夜,哈罗德在电话亭里给莫琳打电话。他像往常一样拨号,在听到莫琳声音那一刻忍不住说:“我坚持不下去了。我走不到了。”
莫琳在电话那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哈罗德“你在哪?”
她试着用简短的话,安抚哈罗德,让他过半小时再打来。
当电话又一次打来时,莫琳直接大声说:“继续走,别停下来。”
哈罗德选择继续前行。
生活中,无法理解过去,无法享受当下,无法迈向未来,归根到底,都是缺失连接感所造成的问题。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人生的意义,来自你和外界的连接。
只有当你能够坦诚地面对过去,投入地生活在当下,对未来又期待有希望感,才能体会到一种完整、充实的人生意义。
一个人的朝圣,是哈罗德,是莫琳,是奎妮,也是活在当下的我们。
也许每一次选择,会有犹豫,会有放弃,但真实的面对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