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届,所有的足球迷都热切期待的俄罗斯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这段时间不断被小伙伴问及为何不看世界杯,作为一个追求思想和言谈严谨的“思维党”,是无法容忍自己用“不想看”如此简单粗暴的回答去敷衍的。那下面我就来说一下我就此事的思考:
我们的生活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选择组成的,例如看与不看世界杯的选择就是其中一个,瑞·达利欧先生在《原则》中教导我们要用把独特性放在普适性中看待,防止偏见的误导。
选择的本质是什么,无非成本和收益权衡的结果,我们选A不选B,就是基于考量、对比后,发现同样时间和精力的投入,A的收益大于B。
说到这里就会有朋友产生异议:哪些明明是舍弃物质回报去做无经济收益,甚至增加物质消耗的事情,又该作何解释。
这就涉及到了收益这个词的更深层次的解析,我们首先来看,物质和财富于我们而言的最终意义是什么,简单来说应该就是满足生存和和精神需求,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层次上的,最终目的就是给予情感反馈,所以精神层面的感受并未逃脱收益的范畴。
以上是第一个维度,这里同样还需要考虑另一个维度对选择的影响。
先来举个例子:健身是过程是痛苦的,如果基于情感反馈来说,这绝对不是当下最优的选择,下班后吃着零食、吹着空调、看着电视才是更易于产生愉悦情感的选择,但为了拥有健康和身材,我们还是会放弃当下的舒适,咬牙坚持,这是因为长期来看健康和身材对你的诱惑更大。
所以不考虑短期和长期这个维度的选择是不理智的,那些短期来看是好的选择,长期来看却并非最优,反之亦然,所以基于成本、短期、长期、收益这四个因素的最优结合,才是更加明智的选择决策。
其实短期无非就是我们的本性和欲望,大脑驱使我们寻求安逸,这是身体的本能反应,而基于长期目标考虑就需要我们抑制这种本能,做出长期收益最大化的选择。
瑞·达利欧在书中强调:
如果我们过度重视决策的直接结果,而忽视后续和再后续的结果,他们就很难实现目标。这是因为直接后果和后续结果的值得追求性通常是相反的。
当然每个人对价值的衡量标准是不一样的,有些人选择集中时间和精力消灭生活的困苦,用眼前的牺牲换来更长久的快乐,而另一些人则更愿意把苦难平摊到生活的每一天,平平淡淡。两种选择都无可厚非。
另外还有一个可能会忽略的情况就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事情的认知也并非一样。
对于清贫且贪婪者和清贫但寡欲者,100万给他们带来的情感刺激是完全不同的,但客观的因素并未发生改变。所有我们不能拿普适性的价值标准来衡量个体的独特性。
我之所以选择用简单的通过新闻了解赛事结果代替观看直播,是因为基于时间成本、短期收益、长期收益权衡后,发现看直播并非当下最优选择:熬夜也就意味着我要放弃第二天的晨读,而一旦中断,我好不容易培养的晨读习惯,也许就会因此搁浅。这样的连锁代价是一场球赛带来的畅快感所不能抵消的。
当然如果看直播球赛,给你带的精神愉悦高于,同一时段花在别的事情的上的收益所带来的情感刺激,那选择熬夜看球就是你的最优选择。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原则》
网友评论
日更的节奏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