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笔记(十四)

作者: 一阅 | 来源:发表于2023-12-06 07:51 被阅读0次

      在网上读到一篇谈汉语语言的文章,摘抄如下:

      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任剑涛:海德格尔强调,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园。近代以来,汉语在精神担负的宏大意义上明显退化。汉唐气象的语言荡然无存。那是表明中华民族宏大文明气象的语言形式。“五四”中断了精英语言,语言表述个性化的东西少,千人一面的政治性语言多了。因此,当下人们熟络于心的政治化语言或道德化语言占据支配地位。这是一种以宏大词句遮蔽丰富思想的表述系统。按照经济学家张维迎的说法,这是一种“语言腐败”。这种现象,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大家都在使用这种语言,彼此见惯不惊。人们似乎从来没有想到运用自己富有个性的语言,更为充分地实现相互交流的目的,使语言真正成为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国确实需要再来一场语言革命。当然,那已经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式的语言革命了。这不仅是因为我们缺少胡适、鲁迅、周作人、李大钊、陈独秀这样有号召力的人。而且也是因为后革命需要的是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表述方式,不必追求那种整齐划一的语言表达系统。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晚近百年,中文或者说汉语遭受重创。其间转折,六亲无靠,牵连甚众。首当其冲,一个原因是革命。第二个原因是,一百多年来,中西交汇,一个既是风云激荡的伟大时代,又是一个青黄不接的凄惶岁月,大量外来语入侵,肢解了久经历练的古典文言,彻底改变了古来汉语的表意体系,却又青黄不接,有待锤炼。其间,包括英文、日文、俄文等语种词汇大量侵入汉语,不仅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意体系,强化了汉语面对现代生活世界的表达能力,而且,使得汉语欧化这一背景下,扞格不凿,不伦不类,势成一大弊端。另一方面,但凡读过汉赋唐诗,但凡对于“口占一绝”稍有体会,但凡通览《古文观止》,稍加揣度,都会惊叹,这一方水土,往圣先贤,千年的教化训育所创造的汉语,是多么温婉雅致,却又大气磅礴。实际上,中国文字自先秦而汉唐,而宋明,一脉婉转,已然烂熟。由此形成的文言表达,实在是至精至微,堪称修辞表意的巅峰。今天坐而论道,说到这里,在为中国古典文字的温文雅驯与精致深邃所惊艳的同时,不免愈发痛惜国朝学子居然有这么多母语中文不过关。逮至大学毕业,咿咿呀呀,连写一封清通书信亦难,说明近代文明竞逐进程中汉语的落寞,并未随同中国文明的渐次复兴而成历史。其间一大问题是,英文教育对于母语教育的冲击,今天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意味着“存在”特指我们、我的存在。为何存在?怎样存在?朋友,我思故我在嘛,我用这种语言这样思,我才在,也才真在嘛。就此而言,面对异质文明的冲击交融,汉语世界需要敞开胸怀,于吸纳之中而消融,再转身强化汉语的表意功能。再经几代人奋斗,可以预期,汉语作为华夏文明的表意体系,其之典雅、温婉、精致却又浩气磅礴的表达能力,必定重回这方水土。

      我一直生活在官方的语言体系之中,早已对它厌烦透顶,向往许章润先生的“典雅、温婉、精致却又浩气磅礴的表达能力”,多年来一直坚持不说任剑涛先生所说的千人一面的“熟络于心的政治化语言或道德化语言”。

相关文章

  • 2017-09-19

    随笔记

  • 2020-04-14

    随笔,随笔,随手记录的笔记~~~~ ``````````````````````````````````开门大吉`...

  • 随笔记忆(十四)

    今天开导了一位朋友,感觉自己在有话题的时候可以说很多,让大脑进行高速运转。别人没有给出话题的时候,自己就一头雾水了...

  • 安利3款高效率软件工具

    随笔记安卓|iOS 随笔记是一款专门做笔记的应用,没有其他多余的功能,界面非常简洁。它支持多种方式录入笔记(信息)...

  • 2017-09-12

    能不能达到随笔记的效果

  • 【读书笔记】《知识是甜蜜的》

    读书前 读书时,随笔记 读书后

  • 《提升自己》连载17老钟随笔:新生理论

    老钟随笔,随笔,但不随便,却短小精悍!随笔文章,老钟纯原创,分享学习笔记,人生感悟,学员互动等内容为主。随笔文章,...

  • 2018-06-09

    二十四岁随笔 《二十四祭》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回首往昔,二十四年尽是如此匆匆,犹如白...

  • 话别

    诗意随笔(十四) 话别 文/剑豪@峡谷听风 朗月清风夜,...

  • 记录自己心情

    随笔记录了,我们求知路上的风餐露宿! 随笔定格了,我们心灵颤动的宝贵瞬间! 随笔开启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写作智慧!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笔记(十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sg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