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钟启泉教授《中小学如何孕育拔尖创新人才》一文有感

读钟启泉教授《中小学如何孕育拔尖创新人才》一文有感

作者: 攀东者 | 来源:发表于2024-08-25 22:57 被阅读0次

今天,在《中国教育报》公众号上看到了钟启泉教授在《新华文摘》上发表的《中小学如何孕育拔尖创新人才》一文。读完以后有种如沐春风,醍醐灌顶的感觉,这篇文章我个人感觉虽然不是像描述伟大建筑那样气势恢宏,但一针见血的提出了就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非常值得中小学教师借鉴的观点,于我而言,我认为这篇文章一定可以改变我的教学方法。

本文共提到了六个观点,分别是“好奇心:学习的原动力”“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提问,唤醒学生沉睡的思维”“对话:锤炼高阶思维的实践”“基于思维习惯的‘个别化教学’”和“培养‘非认知能力’素养”。这六个方面,如果一线教师可以考虑和学习到,相信自己的课堂,教学的理念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我读完之后的感觉就是,这不就是我一直在追求的课堂理念吗?

培养好奇心,一个孩子只要有好奇心才会有源源不断地学习动力。如果一个少年儿童就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我想,这不是我们教育想看到的。所以,针对于这个好奇心,我反而认为,应该是教师巧设情境,让孩子们对事物产生好奇心的现象或事物。好奇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是自己萌生出想学习的想法的状态,所以这方面很重要。我认为好奇心是学好理工科的必备品质之一,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追根溯源,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品格。就像爱迪生小时候对母鸡孵蛋比较好奇,牛顿被苹果砸中类似,科学家们很重要的一个品质也是好奇心。

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这个我举个例子,我老爸有次工作时,他基本上在工地上算是电焊工、维修工等这一类的吧,有次问我勾股定理。而我呢,教数学的肯定会用勾股定理,并且书本上的题目对我来说也没有难度。如果我们两个综合一下最好了,什么意思呢?理想状态下是,如果上学时老师把我们带到了工地,正好遇见我爸爸所遇到的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该如何验证?文章中,钟教授提到了项目式学习,这也就是说学生应该是在真实情境中,在做中学,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学到的知识更灵活。素养本位的本质要求我们从做中学,另外就是他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给我们提个醒,不能仅仅讲知识,还要讲如何运用知识,如何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后面谈到了“提问”和“对话”,这在课堂中简直太重要了。提问需要艺术,提问前需要教师的深度思考,课堂中应该出现什么样的问题需要我们提问,我们提问的目的是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如果是老师提问,老师要关注学校回答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是学生提问,更是锻炼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过程。

我特别建议大家去读读原文,因为以上这些,都是我自己浅显的认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钟启泉教授《中小学如何孕育拔尖创新人才》一文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uo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