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最早的应用比特币,发端于密码朋克,起源于计算机科学,纯技术的东西,对于大部分非专业人士认识起来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和学习障碍,因此我们做了非常多的类比,形象化的比喻,方便大家学习。相信过了这一个基本阶段,大家对于区块链是什么怎么用的发展方向,都有了大致的了解。但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我们对区块链的认知处于哪一个层次,还是要有持续的自我觉知。
![](https://img.haomeiwen.com/i7321532/d6f243f61c9ce5cb.jpg)
结合熊逸老师的课来做一次复盘。以下引用内容来自熊逸老师在得到的专栏《熊逸书院》
欢迎来到熊逸书院。昨天留下的问题是:佛陀把杀人和涅槃讲成了同一回事,他这么讲,到底是认真的吗?会不会只是因材施教,怕资质差的人听不懂高深的道理,所以降低姿态宣讲的一种方便法门呢?还有第二个问题:因果报应到底是不是确定的呢?
几千年前文化尚未普及,因材施教,降低姿态传扬佛法,让佛法普惠众生。而今天的区块链的教育,颇有点类似宗教教旨法义的传播。我记得元道老师在三点钟区块链群里面也有类似的观点。
另外一个就是这个阶段的区块链培训教育,很多时候你不能讲究竟法,你要讲方便法,你直接面向没有这些学科背景基础的人去讲技术的逻辑,第一非常枯燥,第二这些人无法消化。所以要因材施教,先具备一定的基础,即便这一开始的入门是有缺陷的。
(1)方便法和究竟法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确实,佛教界一直都有因材施教的说法,认为有些理论属于“方便法”,有些属于“究竟法”。很多人资质不佳,要跟他们讲高深的道理纯属对牛弹琴,那该怎么办呢?先用一些浅显但有缺陷的道理,也就是“方便法”,让他们听懂,等他们有基础了,再给他们讲讲终极真理,也就是“究竟法”。也许他们这辈子都没条件去学“究竟法”,那也没关系,还有下辈子和下下辈子。
这当然是合情合理的。佛教的很多理论,不要说一两千年前落后地区的普通文盲理解不了,就连我这么有文化的人,也要花足时间,下足功夫,想破脑壳,走过各种弯路,终于才能理解一部分。但问题是,到底哪些理论是“方便法”,哪些是“究竟法”,那就莫衷一是了。
一般来说,每个教派都说自家的理论是“究竟法”,别家的是“方便法”。从大的派系上说,佛教分成大乘和小乘,大乘说小乘只是“方便法”,小乘更狠,直接提出一个很决绝的说法,叫做“大乘非佛”,认为大乘佛教根本就不是佛教。传到中国的佛教主要是大乘系统,在大乘系统内部又分出法相宗、华严宗等等等等,佛经也有般若系、涅槃系等等等等。我们这几天在谈的《大般涅槃经》属于涅槃系的第一经典,大约成书在佛陀涅槃的七八百年之后。但在佛教内部来看,这个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经文内容发生的时间:那是佛陀马上就要进入涅槃的时刻。
佛教分很多教派区块链的技术发展,现在也分很多流派,是不是非常的相似呢?而且不同的教派之间都说自己最正宗,都互相瞧不起,就好比小乘佛教,说大乘非佛,EOS的超级节点被小V吐槽,那根本就不是区块链。
POW的绝对去中心和POS之争,又有点类似法相宗和华严宗的争执。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自己现在学习水平还在方便法门这个层次。就好比佛陀的最初的信徒,还不识字,但是需要去参悟佛法一样,大部分区块链的学习者并没有测验代码的底层能力。先用一些浅显,但是有缺陷的道理让大部分人明白,然后再讲讲什么叫终极真理?比如用要雅浦岛石头货币的例子来跟大家解释,什么叫签名记账,类比比特币的工作原理。但这些都不是究竟法门,都是有缺陷的方便法门。
“涅槃”是个随着佛教的发展而不断变得复杂的概念。简单讲,“涅槃”和“成佛”是一回事,从此不再轮回了。“涅槃”又分成“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佛陀在悟道的时候就已经正式成佛了,但肉身还在,这是“有余涅槃”,等到佛陀肉身死去,这才进入“无余涅槃”。《大般涅槃经》的内容,就是从佛陀马上要进入“无余涅槃”讲起的。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佛陀讲完《大般涅槃经》的内容之后就永远离开了我们的世界,再也没机会教导世人了。所以,《大般涅槃经》就是佛陀的晚年定论,临终遗教,究竟法中的究竟法。
什么是区块链行业的《大般涅槃经》呢?我想这个可能要等中本聪大神涅槃的时候才会有吧!
而就目前来看那几页纸的白皮书《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是进入究竟法门的入门必读。
一般佛经开篇,总要用“如是我闻”带出佛陀布道的宏大场面。我们可以参照一下《金刚经》:“如是我闻”,我是这么听说的,佛陀在舍卫国的祇(zhī)树给(jǐ)孤独园,和一千二百五十名门徒一起。
我在这里顺便讲一下,“祇树给孤独园”的读音很多人搞不清。“祇”是多音字,在这里之所以读zhī,因为这是梵文的音译,它的梵文读音对汉语“祇”字的另外几个读音都不匹配,所以用排除法,读zhī。“给”也是多音字,“给孤独”是意译,“给”在古汉语里通常读jǐ。
话说回来,如果你觉得《金刚经》的这种背景交代很显得人多势众,那就来看看《大般涅槃经》是怎么讲的。《大般涅槃经》在“如是我闻”之后,不是用一两句话,而是用了千言万语来描写当时的场面如何盛大。首先,佛陀是被八十多亿名高僧前后围绕着。佛陀运用神通,向众生宣告说:“我马上就要涅槃了,谁有问题赶紧来问,这是你们最后的机会了!”于是地动山摇,众生如丧考妣,赶紧去见佛陀最后一面。于是有八百万名罗汉,六十亿名女罗汉,恒河边的沙子那么多的菩萨,还有两倍多的男居士,三倍多的女居士,四倍多的贵族,五倍多的大臣和长老,六倍多的国王和后宫女眷——经文在这里特地注明“阿阇世王一家除外”,这是为阿阇世王杀人事件埋下伏笔——然后每个国王还带着一百八十亿的老百姓,又有七倍多的王后,八倍多的天女,九倍多的龙王,十倍多的鬼神王,二十倍多的金翅鸟王,然后不断翻倍,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最大的一伙是云神和雨神,他们的数量是恒河沙子的十万亿倍。
各种佛经在表示天文数字的时候都喜欢用“恒河沙数”这个词,但《大般涅槃经》还嫌恒河沙数太小,所以不断翻倍,一直翻到十万亿倍。这么多的六道众生都很顺利地在当天赶到了佛陀的身边,其中单是人类就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亿了,在方圆一千多里的空地上坐得满满的。
我概括得已经很简略了,其实这段交代背景的内容比整部《金刚经》还长。所以我们不难想到,这么长的佛经很难在人民群众当中流行。
但长有长的必要,开篇单是渲染背景就连篇累牍,都是为了烘托这份临终遗教的重要性。《大般涅槃经》还说别的佛经都会损毁,但自家一定长存不灭。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别家讲的都是启蒙性质的内容,而对于最重要的知识,尤其是佛性和涅槃的“常乐我净”,都没讲,只有自家在讲,只有这些内容才是终极真理,是佛法的顶峰。
佛经的流行和区块链的流行有着共同的障碍,困难,也就是众生无相。长长的佛经之于众生和横断计算机科学,密码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区块链之于币圈韭菜,慧相难以普照众生。
唐玄奘西天取经原因之一也是大唐的经文,经过传播,很多时候背离了原意,甚至互相矛盾。到佛陀原来的地方求取原汁原味的真经。
另外一个26岁就英年早逝的数学天才阿贝尔的故事。
1815年,阿贝尔才进入到一所天主教学校读书,也就是在这里,他遇到了他人生的伯乐——霍尔姆伯(B.M.Holmboe)。
霍尔姆伯是阿贝尔的数学老师,他最初发现了阿贝尔的数学天赋,并且给阿贝尔制定了特殊的指导方法:跳过那些(对阿贝尔来说)不必要的课程,直接从牛顿、欧拉、拉格朗日、高斯的著作开始学习。
到16岁的时候,阿贝尔已经读完了高斯的经典著作《算术研究》,还养成了给大师纠错(细微的漏洞)的习惯。。。
就这样,阿贝尔迅速了解到大师们不同凡响的极具创造性的方法,并且进入到当时最前沿的数学研究领域。
后来,阿贝尔感慨道:要想在数学上取得进展,就应该阅读大师的而不是他们的门徒的著作。
研究马克思思想的著作一大堆,但最应该阅读的还是《资本论》原著。
很多区块链里面复杂的概念,本身并不至于如此繁琐,是被讲的人用复杂的方法人为复杂了,反而失去了数学的美感。比如非对称加密,吴军老师在数学之美里面两三页纸就讲清楚了。
比如一句话概括区块链是什么,神童Tom Ding就给出了非常经典的定义:机器智能是生产力,区块链是生产关系。
(2)常乐我净
“常乐我净”是涅槃境界的四大特征,是《大般涅槃经》的核心要领。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无常的,而涅槃是恒常不变;世界是苦海,没有一件事不是苦的,而涅槃是离苦得乐;世俗的“我”是假象,是“五蕴”的因缘和合,是不由自主的,而涅槃的“我”是真实的、永恒的、拥有绝对的自由;世界是“不净”的,再漂亮的美女也只是革囊众秽、红粉骷髅,而涅槃意味着绝对的干净,是一种圣洁的状态。归纳一下,人的特点是无常、苦、无我、不净,但只要通过修行进入涅槃,就会变无常为恒常,离苦得乐,离无我而有我,离不净而圣洁。
你可以回想一下昨天的内容,佛陀在开导阿阇世王的说过:“杀掉无常就会得到涅槃,杀掉苦就会得到乐,杀掉空就会得到实,杀掉无我就会得到真我。”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杀人就等于除掉了无常、苦、无我、不净,而除掉了无常、苦、无我、不净就得到了“常乐我净”,这就等于涅槃成佛了。
阿阇世王信以为真,于是放下了心理包袱。但以你现在的佛学水平,应该能够发现佛陀偷换了概念:阿阇世王杀掉了自己的父亲,但这位父亲还会继续在轮回当中受苦,继续忍受无常、苦、无我、不净的生活,所以杀人和成佛还是有区别的。佛陀偏要那么说,一定有什么深意吧?
佛陀的深意到底在哪里呢?就在昨天留下的第二个问题里边:因果报应到底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
问题还要从“常乐我净”这四个字说起。
我们知道,成佛和涅槃是一回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涅槃的特征也就是成佛的特征。前边讲过,《大般涅槃经》提出了“众生都有佛性”的命题,既然是佛性,当然也应该具备“常乐我净”。这就是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藏着“常乐我净”的种子,只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发现而已。但如果你骨相清奇,慧根深厚,又得到高人的指点,突然间大彻大悟,发现了自己的佛性,或者说,突然间把潜藏在自己体内的佛性开发出来了,那么在这一瞬间,你就应该进入涅槃状态了,换言之就是成佛了,你也就自然“常乐我净”了,而原先的那些无常、苦、无我、不净也就离你而去了。
佛法流传,普度众生,离苦得乐。在币圈得了方便法门的韭菜,众生佛性开启需要机缘。机缘未到,点亦不中。机缘已过,亦是徒劳。
离苦得乐,得究竟法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