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一个人如果能够坚守五常之德、奉行五伦之道之后的心理建设,也是我们学习如何做人的基本原则。
“性敬情逸”说的是,人的心性沉静下来了,心情就会安逸、悠闲;相反,如果性不静,情不安逸,就会心动神疲。心念动了,精神就困倦、疲劳了。
“守真志满”是守住真常之性,“真”指人的本性、本质,守真就是守住自己纯真的本性和操守。能够守住真常之性,你的心志就会就会饱满。如果跟着外物跑,心被外物所动,人的意志就被转移、被改变了。
这几句话的内容涉及到东方心理学,亦即心性学说的基本概念,如果对心性学说不了解,对这几句话里面讲到的性情、心神、志意的内涵,就很难有深刻地理解。
传统的东方心性学说与西方心理学是两个不同的研究体系,西方心理学偏重于研究人的行为,根据行为研究人的心理,然后据此规范人的行为,制定防范恶行的措施。东方心性学说不搞寻枝摘叶这一套,直接从根上动手单刀直入,直探人心的根源:念头、欲望、思想,来研究人的第一动机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来的?以期从根本上切断它。
这六个字代表了六个不同的概念、六种不同的心理层次,一层比一层深。大体上可以将其分为两组:性情神是第一组,心志意是第二组。第一组是人的心理之根,所以字用竖心旁;第二组是人的心理活动,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所以字形用底心。六个字不同的排列组合,构成了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其中最活跃的是心,心可以与其他五个结合,形成五种不同的心理:心性、心情、心神、心志、心意;神可以结合三种:神情、神志、神意;情可以结合两种:情志、情意;性只有一种,性情。
性是天赋的、天生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人心理活动的本体。性的表现形式就是情,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本体,依托于“情” 这个形式表现出来,以便与同类进行交流。情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形式,医学上叫做“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情是由性所发出的,性一动就发为情。子思在《中庸》里面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其节谓之和”。未发是性之未动,没有变为情的时候,这是最理想的壮态,叫做中。这个中是上古时代的中原音,今天的河南话里还是念做“种”(第三声)。
一旦性情发动,性变为情了,就要“中其节”,节是节骨眼、是关键、是物体的连接点。中节就是要正中靶心,恰到好处,能中节就是和,和就不伤,己人都不伤。人非圣贤,不可能没有情感,性一动就变为情感,既有情感就要发作、表现出来。发作可以,但要恰到好处,适可而止。孩子闯了祸,你骂他、打他都可以,只要是恰到好处,他一定乖乖地接受,不会记恨你,这就是和。如果处理得过了火,将孩子以前的过错、陈糠烂谷子一起翻出来,他一定不服气,因为你没有中节。掌握这个火候,就需要智慧与经验。
神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总称,中国传统文化中不讲迷信的东西,纯阳之气谓之神,纯阴之气谓之鬼。不是说神在天上、鬼在地府,神鬼统统都在你自己身上。神者伸也,是生命活动的伸展和延长;鬼者归也,是生命活动的回归和结束。可见,迷信是人类对自己生命现象和心理活动的迷惑,是无知、没有智慧的表现。
心、志、意,都是人的心理活动,心之所往谓之志,所往是你的心要向何处去。我们经常说要立志、要有志向,说的就是人的心要有一个运动方向,这就叫作志。心之所发谓之意,发出来的、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就叫作意。研究字形,心上有音就是意,心之音声不是人的心理活动又是什么呢?
前面已经提到,心是最活跃的,它是构成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要素,不动心就什么心理现象也没有。但什么是心?这是研究心性之学的基点,必须明了什么是心,才能彻底了悟一切心理活动的本源,也就明白了什么是心之所发、什么是心之所往。到底什么是心?我搞了二十几年才悟明白,所以我先不给答案,希望大家也去悟,什么是心。我们在下一讲中再给出答案。
守真是保持住你的真常之性,真是真常,指人的本性、本源说的,道家有“返璞归真”的说法。
这四句话连起来,意思就是:
心性沉静淡泊,情绪就自在安逸,
内心浮躁妄动,精神就困顿萎靡。
守住真常之性,心志就能够充满,
一心追逐外物,意志就被改变转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