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国祥老师认为,“教什么”的问题,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学生怎样,都应该是教研的首要问题。
也就是说,教的到底是“赵州桥”,还是《赵州桥》?是“清明上河图”,还是《清明上河图》?
“教什么”是教师备课之初,思考的首要问题。内容、形式和精神,三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内容,是什么?形式,是怎样表达的?精神,是表达了什么?
干老师教学《望天门山》,在诵读识字环节,抓住了“望”和“断”字进行指导。望天门山,就要有往远处看的感觉。望哪座山?
“中断”就是断了,要把“断”读出来。在指导学生读“碧水东流至此回”时,干老师又对学生解释说,:你读这一句的时候,要想长江很长很长,“碧水东流至此回”。江水流到这里的时候,突然就回过来了。
接下来学习生字,干老师把“断”的后的“斤”字抹去后,又在前面加了一个绞丝旁,就变成了一个“继”字。
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了孩子们,此处透着干老师对中国汉字构字规律的研究。一个又一个的中国汉字,是有灵魂有故事的,汉字独特的魅力呼之欲出。
干老师还指导学生认识“楚”字,先分析字形,再从甲骨文说起,最后理解“楚国”“痛楚”“楚楚动人”。
这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学生自是喜欢,也真正理解了“楚江”,也就是指长江流过楚国地方的江。
追根溯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种注解字词的教学方式,润泽学生的生命触动,是触动学生生命灵魂的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