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这两天刚接手新班级,我意识到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现在部分孩子几乎没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比如,饭卡没法刷,上午我在班内安排班长带着有问题的学生去食堂处理。结果下午有一个学生过来又说他的饭卡有问题,我问她为什么不和他们一起去食堂处理,她说:老师你没有点我的名字……;还有一个孩子还是饭卡问题,给家长打电话抱怨,家长又给我打电话,我再次和这个孩子沟通。我说:“你本来不需要这么麻烦的,直接去食堂就可以处理的。”食堂饭卡问题如此,水卡电话卡亦然。我能感觉到他们不是害羞,而是长久以来“学习的事情家长操心,生活的事情家长包办”导致的。
部分孩子们来报到的时候很听话,听话的让人觉得心疼。我渐渐发现他们习惯于被安排,被支配,虽然他们内心抗拒专制主义的控制,但是由于长久的“安排”,他们似乎只剩下不满的情绪,缺少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他们遇到问题只会寻找家长的帮助。只要老师没点名,他们绝对不会站起来去主动处理问题。哪怕我已经把遇到问题解决的流程已经交待清楚也无济于事。
我们在课堂上倡导新课改,而新课改理念要求我们设置问题要有梯度,也就是让孩子们跳一跳就能够得着,解决掉的问题。我最怕的就是我们的孩子在课堂上和在生活中已经懒得跳起来了,有了干脆让家长和老师代劳的思想。我们今天谈新课改到底是在改什么?其实就是让我们的教师培养成一个独立、自由、会思考的人。 正如西北名校共同体《课改问答》中说:“当我们说课改是改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时,实际上它就是在改造人。然而,很多学校至今还把课改理解成改结构、改方法。 当然,改总比不改强,但要真正让课堂完成质变,仅仅靠改“技术”(课堂结构流程、教学方式方法)是无法抵达最终目的的。改人,其实意味着的是教师要敢于转变角色成为“新教师”。那么,能不能完成这个“角色”转变就是对每一个教师的严峻考验。如果这个“角色”不改变,说到底仍然完不成课堂的本质变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