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一样东西是不容易变的,那就是人性。
克劳德.霍普金斯说:“人类的本质是不会变的。从大部分的角度来看,现代人跟凯撒时代的人没什么两样,所以基本的心理学原则依然牢靠。”
人性不变,但是人的生活状态和大脑等硬件可以改变。网络正好利用了人性,改变着你的大脑结构,进而影响你的生活状态。
神经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没有接触过互联网的人,只要每天上网一个小时,5天后,他的大脑结构就会发生可检测的改变。
网络正在改变着你的大脑。
丧失深度思考能力的你,越来越浅薄
我跟朋友探讨流程化思考方式,他们觉得很好笑:流程化思考,就是开始、过程和结束,有什么好探讨的呢?
那么想一想,年初你立下的10个目标,是不是只实现了2个?为什么我们做一件事情,那么难以达到最后的终点?
就是因为流程化思考,这个简单的模式你没有摸透,并躬身实践。往往我们做事情,只喜欢开始和结束——新奇且轻松地开始,如释重负的结束。而达成这件事必经的过程我们不喜欢,因为现实中,所有的过程都意味着两个词——漫长和艰难。
网络的快餐式内容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一诉求——喜欢开始和结束,比如利用短短15秒的小视频,让网民体验到开始即结束的乐趣;海量的小视频爆炸式地从四面八方包围你,让你体验不断地开始,不断地结束的乐趣。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贫富悬殊过大,20%的人成为富人,那80%的人就会被忽略。
“为富最多不仁,穷凶则可极恶。”身处社会底层的穷人,受尽苦难,到时候仇富心理导致的阶级冲突就会出现。
为了防止穷人们的反抗,富人提出了奶嘴战略,给80%的穷人嘴里塞一个奶嘴,麻痹他们的神经,让他们把精力放在娱乐和游戏上,每天过着看上去快乐的生活,遏制他们的不满情绪。
而现在的网络,就聪明的学会了利用奶嘴效应,来取悦你。网络好像一个过度骄纵孩子的母亲,她摸透了孩子的脾气,孩子喜欢吮吸的乐趣,于是孩子哭闹时,便毫不犹豫塞上一个奶嘴。
网络上层出不穷的信息让你眼花缭乱,你要什么,它就有什么。在网络上,你可以体验各种悲欢离合的心情,也可以体验失败和成功;现实,离你越来越远了,而现实的成功也离你越来越远。
网络上这些快餐式信息的存在,本来可以辅助我们进行系统化学习。但是,现在很多人把网络上碎片化的学习当作主要学习方式,放弃了读书学习。
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大脑结构的改变,使得我们的大脑中的语言、记忆力和视觉处理区域越来越退化,从而趋向一种浅薄的思维方式,深度思考能力正在衰退。
你,便变废了。
固有模式里,你丧失了发言权
网络正在改变我们的输出方式。
以前,我们的交流方式是面对面谈话;现在,人们交流靠微信和qq,甚至连通话都省了。很多人的交际能力直线下降,我们的嘴巴除了吃饭的功能,剩下的就是在感冒的时候,替鼻子值个班。
以前,课程都是面授,写作大家们讲授写作技巧,强调的是写作思想;现在,各种网课正以“学完即可年入百万”的由头诱惑着你,网文大家们教写作课,强调的是套路、模板和框架。
人们变得越来越功利性,写文章不再是具有文学性的输出,而是功利性的输出。如果说书籍是在揭示人性并做正向引导,而网络的内容,都在暗挖人性,并迎合利用人性。
网络来了,张扬自己的机会来了!因为展示自己的途径多了。打造个人IP的时代,人人都在做自媒体,人人都在输出自己的内容。人人都在强调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显出自己的个性。
但是,自媒体领域,只有5%的人能做得很成功。为什么?因为我们张扬和展示的并不是自己,而是固有的模式。
我们在网络上所做的一切输出,好像都是在取悦别人,而不是表达自己。表达自己还会被说成“自娱自乐”,被定性为不适合做自媒体。
漫画家蔡志忠说:“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切实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自己,做到止于至善。就像一个漫画家把漫画画的很好,一棵树要长得很好,一朵花开的好……虽然不是为别人,但是别人会因此而获益。”
自媒体领域那5%的成功者,也许就是掌握了这个秘诀,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使得别人受益,自己也受益了。
而大多数人,还不懂这个道理,在别人所谓的成功模式里,兜兜转转,丧失了自己的发言权。
老祖宗的优良基因,你发挥了多少
网来了,你好像雇了十几个保姆,穷并享受着。
饿了不用做饭菜,外卖小哥来接单;
采购不用逛大街,快递小哥送房间;
屋子脏乱视而不见,保洁阿姨伸援手;
搬家不用手抬肩扛,搬家公司带你走;
……
你只需要工作即可。
对了,疫情期间,工作也不需要出门了,有个电脑,连上网就够了。
四肢彻底没有了存在感。
于是,你会发现,某天周末的早上,起床成为一件困难的事。因为手机网络上的信息正变着花样地吸引你,让你无法自拔,欲罢不能;还因为,你的身体正在消耗元气,你累的已经没有了起床的勇气,没有了应付起床后的一系列事情的精力。
身体一旦反抗,举全身上下内外为之颤动。身体器官不再正常运转,精力匮乏无法完成工作,外部压力导致心理压力剧增,进而心情烦躁,形成恶性循环。
教育家皮亚杰说:“智慧来自双手。”
你现在挥霍的那点智慧,也许是你学生时代,在老师的督促下写作业,上实践课,做早操而积累起来的。你也许会在30岁的时候感慨,现在的自己不如当年那个18岁的小孩,懂得为了完成学业拼尽全力。
在受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瑞典,小学生的科目里,有家政课,有木工课,还有来自家庭教育的野外生存课,比如钓鱼、支帐篷、捡柴生火等。他们懂得皮亚杰的那句话:智慧来自双手。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也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继承了老祖宗的优良基因,却越来越懒得体验一下勤劳的感觉,利用双手去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
网来了,你变了。变得浅薄,变得功利,变得懒惰。
网络本来是生活的锦上添花,却喧宾夺主地侵占了你的大脑高地,又侵占了你的心智,甚至掠夺了你与现实的独处空间。
不是读书没有趣,不是养花太繁琐,不是手工太费时,而是你已经习惯了接受互联网献的殷勤,改变了自己而不自知。
说好的追求美好,没想到在颓废中慢慢老去,当你感叹时光不留情面时,却发现最狠心的是自己,把自己变成了讨厌的模样。
把自己变废为宝吧,当你调动起自己的四肢和五官,沉浸在每天的现实中,亲自体验“勤”的乐趣,你会发现,老天并没有亏待你。
(图片来源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