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让人手不释卷的史学之作——史景迁《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

让人手不释卷的史学之作——史景迁《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

作者: Wang小李 | 来源:发表于2021-07-08 23:37 被阅读0次

这本书是2017年买的,大概是因为一直对史景迁这个史学家印象深刻,又恰逢遇到了他的书,就买了。期末等待开会,就顺手拿了这本看起来超级薄的书打发时间。阅读的过程很愉快,破天荒地用两天就读完了。事后居然还搜了几篇论文,以期更深入地了解这本书。

史景迁是美国史学家,因为敬仰中国史学家司马迁,所以取此名。他写过很多本研究中国史的著作,风格与此本书累死。有人称,史景迁“把学术提升到美的范畴”。历史学发展到近代,产生了一种新的史学流派,叫“新史学”,打破原来的政治史叙事脉络,拓宽了历史学关注的主体,也出现了大量运用心理、想象、数据等多种叙述历史的方式。回想了一下自己看完了的史学书,最多的好像就是史景迁《王氏之死》这种风格的(马伯庸《显微镜下的大明》,茅海建的《苦命天子》,艾朗诺的《才女之累》,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等)。读起来像小说一样,但又确实是史学家的叙史之作。

说这本书是史学之作,在于它的体例确实是历史写作遵循的角度和取材范围。这本书名其实便揭示了它的主要内容。虽然是写的一个女子之死,但其实关于王氏的笔墨只占了极小一部分,其余4/5都是在介绍当时的背景(历史叙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取材主要是三部分:县志、一位官员的记录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说它像小说,可读性极强,除了作者思路清晰、语言生动流畅之外,更在于作者在史料基础上的想象力。作者大量使用了《聊斋志异》里的内容,全文翻译、节选的非常多,估摸得占到全书的一半。读的时候,时常想起小时候偷偷读《聊斋志异》吓得半死但又欲罢不能的情形。史学里强调,文学艺术作品有想象、创作、夸张等成分,但还是能反映时代特征,反映当时的社会思潮。史景迁即瞄准了这一点,借蒲松龄之书,重建了当时女性生活的氛围。甚至合译数篇《聊斋志异》的故事,重现王氏死前的精神世界。

这种想象,既是史景迁之书迷人的地方,又是他为众多史学家诟病的地方。读这类书的时候,简直太佩服这些史学家了,佩服他们翻找故纸堆的热情,佩服他们在扎实史料基础上焕发的丰富想象力。无论别人如何说,反正在普及历史上,这类书功不可没。

相关文章

  • 让人手不释卷的史学之作——史景迁《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

    这本书是2017年买的,大概是因为一直对史景迁这个史学家印象深刻,又恰逢遇到了他的书,就买了。期末等待开会,就顺手...

  • 大历史中的小人物

    题目改自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的一本小册子《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的副标题,王氏是千年历史上无足轻重...

  • 读史景迁《王氏之死》2022-03-08

    读史景迁《王氏之死》 史景迁《王氏之死》一书据说在美国销售量超过了100万册。 这样的经典著作,自然有其独特之处。...

  • 史景迁《王氏之死》

    史景迁,美国历史学会主席,耶鲁大学教授。史景迁在中国历史以及文化研究方面的造诣之深,令人叹为观止!一个歪果仁,写起...

  • 2018-04-03

    史景迁(JonathanD,Spence),世界著名汉学家,现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史氏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从他取名...

  • 阅读心得之《王氏之死》

    《王氏之死》是由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史景迁撰写的。此书篇幅短小,但不乏过人之处,首先,它大量引用中国古代...

  • 《合肥四姐妹》书评——各有各的命,别人妨不了

    1.历史学者、耶鲁大学教授、史景迁之妻金安平的《合肥四姐妹》一书,梳理了合肥张氏的家族史,重现了民国闺秀和才女们的...

  • 《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小人物命运

    史景迁,一个研究中国历史的美国学者,以明清史见长,早先看过他的《曹寅与康熙》,书架上放着他的《前朝梦忆》,如今读了...

  • 风卷云残太平天国

    史景迁之名寓意为学历史景仰司马迁,以司马迁为楷模,系他在耶鲁大学读博期间一位史学前辈房兆楹为他取的。「他把中国近代...

  • 成熟即自渎

    最近,与同事分享去四川大学听美国原历史学会主席史景迁《在西方书写中国历史》主题演讲的经历。同事们纷纷嘲笑:“你真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人手不释卷的史学之作——史景迁《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ex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