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三国演义》的时候,觉得袁术是个废物,袁绍更是个傻子,他们都是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袁术看起来像个傻子,不细读的话,就袁术会有这样的印象:在讨董卓时随便看不起人、随便给别人断粮,得到个玉玺就不知道自己老几了……后来为什么又和吕布、刘备打起来了呢?搞不明白,初看时没有在意。
袁绍也像个笨蛋,他也是随随便便看不起人,一场官渡让他彻底沦为了笑柄。然而事实呢?
第一个问题:袁术为啥和吕布、刘备掺合上了?
在讨董失败后,孙坚被刘表干掉,好像是因为袁绍想要孙坚手里的玉玺所以指示刘表干掉了孙坚,这是第一个常识;第二个常识是袁术虽然是次子但却是嫡出,而袁绍是妾生的,是庶出,于是袁术就看不起袁绍,而袁绍又比袁术有本事一点儿,所以兄弟俩互相看不对眼儿,这一点儿在他们两兄弟在朝为官的大哥被董卓干掉之后更加明显;第三个常识是袁术和袁绍政见不和。
袁术一直在南方发展,孙策自己爸爸被杀之后用玉玺求助袁术借粮借兵,平定江东,这一个常识读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当时孙策是袁术的人,所以江东自然也是袁术的;刘备在那个原徐州牧死后继承了徐州,袁术自然垂涎三尺。
刘备去打袁术,留下张飞守徐州,特地嘱咐张飞别喝酒,然后张飞喝酒鞭打吕布小弟曹豹,然后陈宫得知刘备出走就让吕布占了徐州,这也是常识。
刘备打不过袁术差点儿被灭,幸好吕布辕门射戟救了刘备,当然这就复杂了,背后还有很多博弈,不是本文重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24728706/48287ac909dcd89b.jpeg)
当小弟孙策拿下江东之后、袁术占据汝南和徐州一些地方之后,袁术又和徐州吕布交好,这时候袁术占有广大的地盘,当时曹操因为刚刚迁都许昌急于养精蓄锐、袁绍和公孙瓒鏖战,袁术信心满满也是急不可耐的称帝了,于是马上成为了众矢之的。
之后孙策和袁术决裂、吕布原本嫁女又要回了女儿并杀了袁术的使者、吕布又打起刘备来刘备就投靠了吕布的仇人曹操。
曹操一定要揍袁术的,因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不打袁术这个称帝的傻子不行呀!
袁术自己也很废上位后成了昏君,又没有什么战略构想,东南、向北拓展、和曹操争地盘等等一个都没有坚持下来,后面就是失败、失败还是失败,他还倒霉的碰上了饥荒,真的是运气非常不好了,挂的时候很经典的想要蜜糖吃……
袁术走投无路终于想起了自己的哥哥,但是他和哥哥之间隔了曹操他不敢走曹操那里,于是他走了徐州,打算去青州投奔袁绍的儿子袁谭,却被刘备追击,半路饥渴吐血挂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4728706/d8bc63c43a91cf91.png)
第二个问题:袁绍真的是个蠢蛋吗?
《三国演义》一场官渡下来,拥兵70万的袁绍被10万兵的曹操击败了,袁绍由此变成了一个笨蛋,他在战中的一切差的操作都被扒出来被人当做反面教材,但是事实呢?如果是曹操败了呢?
如果曹操败了,那么恐怕就会有人说他好色误事,抢了人家的嫂子,因此差点儿被干掉;会有人说他非要那么冒险去劫乌巢,简直就是以卵击石;会有人说他被来就处于劣势,很可惜……
不能唯结果论呀!
最初袁绍展露锋芒是在消灭宦官的斗争中。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何进小弟袁绍劝大将军外戚何进杀了宦官,宦官们走投无路杀了何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袁绍又灭了宦官;然而随后袁绍这只黄雀碰上了打黄雀的董卓,胜利果实被董卓窃夺。
董卓是好色荒淫、不理朝政的混蛋吗?不全是,至少他也很有政治手腕,不然他怎么干的过那么多厉害的人,这不多说。
袁绍先是夺了韩馥的冀州,这里的韩馥就是那个说“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然而马上就被打脸的人,占据冀州之后又花了几年时间灭掉了小强幽州公孙瓒,这个公孙瓒就是赵云原本的主公。
袁绍占据青、幽、冀、并及一些其他领土之后如日中天,终于要和正统的曹操掰一掰手腕,这时候曹操还要提防张绣和刘表,后来张绣投降曹操、江东内乱,可以说曹操运气爆表。
胜负成败可能是那一场关键的行动,但又是逐渐积累的,如果曹操没有亲自带队袭击乌巢,那么最后的结果可能很不一样,袁绍所拥有的一切使他不可能像曹操那样豁出性命去干……
官渡之战按照百科的说法指示让袁绍损失了10万人,而后袁绍受此打击重病了,接着就是三个儿子内斗、曹操渔翁得利。
袁术的后代好歹在江东得以善终,袁绍的后代真的是都不得善终呀!
四世三公又如何?在时代的裹挟下稍有不慎就万劫不复了。人死如灯灭,袁基(袁家嫡长子)、袁术、袁绍,他们本来都是人杰,却相继陨落,失去了“四世三公”的荣光,成为了时代的眼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