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看点书读书
书读过就忘,因为你没掌握这种学习方法

书读过就忘,因为你没掌握这种学习方法

作者: 知行港湾 | 来源:发表于2019-04-25 17:19 被阅读19次

​书读了一本又一本,看过的内容过两天就忘了。

报了一个又一个培训班,学习成绩依旧进步缓慢。

收藏了一篇又一篇让自己恍然大悟的文章,自己的生活却还是那样。

为什么呢?

这些都是典型的低质量学习症状。

不了解学习的原理,不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你每次的学习尝试都是在消磨自己的学习热情,你走进了低质量学习的死循环。。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学习之道》,可以帮助我们从低质量学习症状中解脱出来。

本书作者是美国“学习专家”芭芭拉·奥克利,她在美国开创的课程“learning how to learn”,是美国最受欢迎的学习课,获得了数十万人的报名。

本书从思维模式、搭建组块、克服拖延、增强记忆力等角度,跨学科地解读了学习的原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1 善用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

一道数学题,钻研了很久,始终解不出来,你会选择继续钻研下去还是先做下一道呢?

作者推荐选择后者,先做下一道。为什么呢?

因为,大脑有两种思维模式,分别是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

将大脑比作一个光束宽窄可调的手电筒,专注思维好比光照范围更窄的光束,这种情况下光照半径较小,但是光可以照射的更远;发散思维好比光照范围更宽的光束,照的距离更短,但是光照范围更广。

解答数学题的时候,我们不自觉地就进入专注思维的工作模式,如果方向是对的,我们很快就会得出答案,但是如果方向是错的,我们就进入一种钻牛角尖的状态,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关闭我们的专注模式,让我们的大脑进入发散模式,摆脱思维定式,寻找更多地解决路径。

如何激活发散模式呢?

只要你放下手中的工作,停下里喘口气,发散模式就会乘虚而入,上蹿下跳,高屋建瓴地搜寻解决方案。

杰出的发明家爱迪生,人们认为他可以熟练地运用技巧在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之间转换。

爱迪生在遇到棘手难题时,往往先小睡一会,他手中拿个小球,在身旁放一个盘子,然后逐渐放松下去,让大脑进入自由自在的发散模式,而一旦他真的睡着,手中的小球就会落在盘子上将他惊醒,在醒来的瞬间,他会迅速找出发散思维留下的碎片,找出解决方案。

推荐几个激活发散思维的方法。

· 小睡

· 冥想

· 听音乐

· 散步或慢跑

不建议将成瘾性行动作为激活发散思维的方法,因为它会将你拖入另一种专注模式,比如

· 玩游戏

· 看电视剧

· 看小说

这里必须要补充一点,发散思维适用在我们遇到问题、瓶颈的时候,在这之前,我们还是要利用专注思维一往无前的把学习往前推进。

我们必须练习掌控自己的大脑,让它根据不同情况合理切换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模式,才能让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2 搭建组块,构建神经模型

组块是将信息碎片根据意群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搭建组块可以大脑更高效地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

比如这张图,没有进行组块前,我们大脑需要记忆的是一对拼图碎片,但是通过有规律地拼接,大脑只需要记忆这个人脸头像,这样当大脑需要调用这个信息群的时候就很轻松。

组块的一般步骤

1.理解信息碎片。

不管是在学习如何识别财务报表,还是在学习力的相互作用,我们首先接收到的都是多个知识碎片,我们需要先搞懂这些知识碎片在传递什么信息,它的主题是什么?它能用来做什么?

2.找到规律。

弄清楚了知识碎片的含义,就要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哪些可以放在同一个意群里面,不同知识碎片之间是否存在因果、递进或者类比等的相互关系,找出这个规律。

3.搭建组块,明确定位。

做好第1步和第2步之后,就可以根据规律将这些知识碎片组合起来。组块形成后,我们要用更宽广的视野,更高一层级的思维去思考这个组块的定位,应该把组块放置在整个知识体系的哪个位置。

4.利用回想和练习,构建神经模型搭建组块。

组块不是组合起来就不管了,需要借助回想和练习,力求将组块内化入大脑,构建出神经模型,让自己的大脑能够熟练自如地调用。

回想,是一种间隔重复,可以结合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进行回想,回想可以让我们记得更牢固。

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应用,组块搭建完成之后也应该用于实践,在一次次地实践中,知识会不断地在大脑中流动,逐渐完成神经模型的构建。

3 巧用习惯的力量,克服拖延

拖延症研究专家丽塔·埃曾说过:对一项任务的恐惧会比这项任务本身消耗更多的时间和能量。

拖延是学习道路上最大的敌人,我们必须正视拖延这个问题,并找出方法克服它。

根据作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利用习惯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克服拖延症。拖延症是一种坏习惯,克服拖延症的过程,是克服坏习惯,并塑造好习惯的过程。

习惯可拆分为三个部分。

1.信号和反应程序。

信号是让你进入“习惯”这个状态的触发点。这个信号可能是某个念头,也可能是某个物品。当你看到这个触发信号,你的大脑会自动启动它惯有的反应程序,让你脱离学习状态。

比如,之前看书时会不时拿起手机看看微信,看着看着就跑偏了,从微信到朋友圈,从朋友圈到知乎,直到发现十几分钟过去了。

对于我来说,造成拖延的触发信号就是拿起手机看微信,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就针对拿起手机看微信这个信号进行了改变。

最后我下载了一个手机app「小番茄」,工作时打开“小番茄”,进入番茄工作法的工作状态,手机屏上显示的是番茄倒计时,这样可以提醒自己现在是工作时间,请勿刷微信。在这个过程中,习惯的信号和反应程序发生了改变,如下图所示。

所以,克服拖延的第一步,找到使自己进入拖延状态的触发信号,改变这个信号,建立新的反应程序。

2.奖励机制。

习惯之所以能够得以继续和发展,是因为它能够激励我们,让我们感到愉悦。

拖延之所以是一种很容易养成的习惯,是因为它能即时地奖励你,把你的注意力转移到让你感觉更愉快的事情上。

我们要克服拖延,就要克服拖延带给我们大脑的即时愉悦欲望,并找到新的奖励。

比如,许多朋友会参加一些社区打卡活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比你自己单独去做坚持的时间更长。因为每日打卡,你自己能收获到两份奖励,一份是完成目标情况下自己内心喜悦的奖励,还有一份来自社群其他朋友认同的奖励。

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是克服拖延必不可少的一步。

3.信念。

想要改变拖延的习惯,还要有“自己一定可以”的信念。

克服拖延的过程中,自己一旦遭受挫折,很容易升起退缩的念头,这时候一点要坚信自己能够克服拖延的信念。

这里推荐“心理对照”的方法。心理对照,就是将你现在的状态和自己期望达成的状态做对比。

比如,你想考取CPA证书,复习过程中泄了气,不妨想象下你拿到CPA证书后,你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现在受的这点苦与将来的收获相比,这又算什么呢。

心理对照,可以有效地帮助你增强对抗拖延症的信心。

4 掌握记忆技巧,助力学习之道

掌握更多的记忆技巧,可以给我们的学习道路插上翅膀,让学习更高效。这里推荐几个方面的记忆技巧。

1.善用比喻类比。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晦涩难记的知识,我们这一对它进行类比,通常这个类比越形象,效果越好。

学习初中地理的时候,地理老师会告诉我们中国的地图像一个“雄鸡”,甘肃的地图像一个“电话”,都是利用类比的方法帮助我们记忆。

2.编故事、编顺口溜等。

在《刻意练习》一书中曾提到,“中国脑王”王峰在记忆数字串的时候利用了编故事的方法。

他将6389这4个数字编码为一只香蕉(63)和一个和尚(89),然后,在心理上把它们放在一个罐子里,然后默念“罐子里有一只香蕉,和尚把香蕉折成两半”。

在我初中学习英语的时候,有这样两个单词,分别是pea和toe,它们的中文释义分别是豌豆和脚趾,我当时就分别记为“豌豆皮”(豌豆pea)和“脚趾头”(脚趾toe),利用这种编顺口溜的方式,即便过了这么多年,这两个英语单词我也一直未忘记。

3.利用回想。

回想是一种间隔重复,定期复习我们掌握的知识,会让你的记忆更牢固。在回想的过程中,结合“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效果会更好。

4.保证睡眠,增强体育锻炼。

人在清醒的时候,大脑会产生一种毒素,睡眠时大脑会自动将这种毒素清除。如果长时间缺乏睡眠,大脑毒素会在脑中堆积,破坏神经连接,让你无法快速有效地思考。

最近有几项动物和人类的实验发现,规律地锻炼可以让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得到实质性地提高,锻炼有助于促进记忆力相关脑区中新神经元的形成,生成新的信号通路。

最后,做个总结,要想让学习更加有效的方法,有:

1.练习掌控自己的大脑,合理切换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

2.学会搭建组块,在组块的基础上,构建神经模型。

3.了解习惯形成机理,巧用习惯的力量,克服拖延症。

4.掌握增强记忆力的技巧,助力学习之道。

The End,感谢您的阅读

我是知行,一名终身学习践行者,欢迎关注,让我们一起阅读、学习、成长。

相关文章

  • 书读过就忘,因为你没掌握这种学习方法

    ​书读了一本又一本,看过的内容过两天就忘了。 报了一个又一个培训班,学习成绩依旧进步缓慢。 收藏了一篇又一篇让自己...

  • 书读过就忘?因为你方法不对。

    上周小伙伴在我对某个问题“引经据典”的时候,冷不丁来了句“我真佩服你,能记住这些东西”。这句夸奖着实让我觉得不好意...

  • 书读过就忘?你需要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

    最近收到一些朋友的留言,咨询读书方法的问题,其中问的最多的就是,读书读过就忘怎么办?在和这些朋友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

  • 书读过就忘怎么办?

    《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黄蓉的母亲冯蘅只看了一遍《九阴真经》就可以将它默写下来给自己丈夫。这种过目不忘的记...

  • 书读过就忘,等于白读

    你是否也是这样?读完一本书,不太记得书里的内容,也不太能理解书里的内容。 如果只是用眼睛看过,而不是记在脑子里,读...

  • 书读过就忘怎么办?

    ShanDong 文/马扎罗 针对于知识类书籍的话,读过就忘怎么办呢? 事情起源是这样的,自己在读叔本华的《人生的...

  • 读书读过就忘

    天气暖了,花开了。窗外桃树的枝叉上,拱出花苞了。 基本上复工了,大街上也出现了一些人,还有小孩子,热闹起来,觉得更...

  • 书读过就忘?可能你还不懂这些……

    最近,年轻人中很流行写手账。这种来自日本的记录文化,不仅仅只是计划安排等日程的记录,心理感受或者各种攻略技能甚至涂...

  • 超级大佬都在用的学习方法,学习自模型树学习法

    知识学完就忘?那是你没有掌握记忆的本质,比尔盖茨等超级大佬都在用的学习方法——新旧联系。 . 神经科学家埃里克·坎...

  • 使用葱鲔火锅式笔记法,完成读书的升华

    书看过了就忘,仿佛没读过一样,这是很多人的读书烦恼。怎么让读过的书物尽其用,使之融入自己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智慧,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读过就忘,因为你没掌握这种学习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gz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