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凡人日记萌宠散文
善良的人往往苦了自己

善良的人往往苦了自己

作者: 宋林科律师 | 来源:发表于2021-11-16 12:19 被阅读0次

圣人先哲们总是希望、教化、提醒人们要做善良的人,而且用“善有善报”来指引吸引人们一心向善,古今中外所有的宗教思想也概莫如此。当然还有无数的文学经典,也在用数不清道不尽的故事和论述阐明和印证这个浅显的道理。对此我深信不疑,而且一辈子都在践行着与人为善的信诺。

但大半辈子的生活实践说明,向善的过程,善良的直接结果,并不是那么舒心和理想,所谓的善报也不会来得那么及时,更不会对等拟或丰硕。

仔细品味朱子家训中的两句话“受恩莫忘,施惠勿念”,似乎先辈们早就知道了其中的奥秘。受到别人的恩惠,不要忘记报答,回报应该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当然也是善良之举。可是给了别人恩惠,为什么就不要惦记在心,不要在乎别人回报呢?这是品德高尚,是善良的最高层次,还是结果本来就不确定,还是不要自寻烦恼为好呢?

别人在困难之际你借钱给他,如果他有了能力仍然不还,你能说不讨要,不生气吗?类似的事情多了,你能做到施惠勿念吗?如果这样的善良事做多了,你得到的会是所谓“善报”吗?

还有情感方面的付出和牺牲,你因为所谓的善良,生怕别人不幸福不快乐,生怕别人受伤痛苦,自己一味的付出、迁就、退让,直至牺牲自己的幸福和所爱,但你除了自己忍受无尽的痛苦之外,未必能得到应有的“善报”!

笔者无意以此来否定“善有善报”这个因果定论,但觉得无论什么时候,似乎都是善良的人,做善事行善举,遇到艰难困苦冲在前,遇到好事利益权力荣誉的事躲在后的人先受罪先吃亏,往往苦了自己。如果按照所谓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按照积极主张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的原则,似乎与传统文化的善良有了冲突。

故而善良又必须有原则,以德报怨,以善待恶似乎有了附加条件,应该在一定前提下才行。可是这个度在每个不同的自然人那里,怎么能掌握的恰如其分呢?如果掌握不好,就只有善良的人先苦了自己。至于坚持多久,才能在长此以往之后获得善报,仍然是个未知数。

尽管如此,一个人活在世上,仍然应该一心向善。向善就应该做好自己多吃苦多吃亏的思想准备,不以为苦才能长久坚持下去。那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至于什么时候“后天下之乐而乐”就不能以个人是否得到回报来衡量,得有奉献和牺牲精神,以“天下之乐为乐”视为最大的回报。

笔者学疏才浅,不知道把自己有些感慨的议题说清楚了没有?

相关文章

  • 善良的人往往苦了自己

    圣人先哲们总是希望、教化、提醒人们要做善良的人,而且用“善有善报”来指引吸引人们一心向善,古今中外所有的宗教思想也...

  • 8   (宝言的办公室)

    善良而理智的人往往想的很多,她们总是希望平衡好身边的一切,可是做到这些需要付出的却不是一点,常常是苦了自己成全别人...

  • 为什么善良的人,最终苦了自己! - 草稿

    曾经,一位年轻女子每天干很多很多农活,仍然有亲戚让她去他家里帮忙,她便会天没亮就起床,做好早饭,让孩子吃了上学,...

  • 软弱与善良

    软弱的人不一定善良,善良的人却往往软弱。善良是与世无争的借口,也是软弱的借口。善良的人往往没有心计,替人着想而备受...

  • 比癌症更可怕的是你的善良

    这个社会从来都不缺少善良的人,但是善良的人往往不会被善待,善良在很多时候会让自己陷入困境甚至于成为悲剧。电影《卑...

  • 人性现象

    单纯的人也许傻,复杂的人才会蠢。 单纯的人吃亏,往往是因为轻信别人的善良,这是傻。复杂的人吃亏,往往是因为高估自己...

  • 容易受伤的人往往太善良!

    容易受伤的人往往太善良,从小到大,我就不喜欢自私,太过自我,不为他人着想的人,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还是不喜欢,...

  • 心软,要给懂得珍惜的人

    心软的人,大抵都善良 心软的人,往往总是成全别人,委屈自己。 大抵是善良的那颗心,总是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 一个...

  • 今日所思

    1.任性骄纵,脾气其实没有那么好的人才会以“上善若水”之类以此警醒自己要善良,避免做恶事; 真正内心善良的人往往要...

  • 你应如水一样

    善良的人,也应该有些锋芒;善良的人往往不会拒绝别人的请求,那怕那个请求,自己会觉得非常吃力,仍不懂得如何拒绝,怎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良的人往往苦了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kh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