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李敖

作者: 令狐真人 | 来源:发表于2017-05-03 07:16 被阅读53次

    如果问我最喜爱的作家,第一时间脑中跳出的名字是王朔和李敖。王朔骂过鲁迅,骂过金庸,不坏好意的人串掇他骂李敖,王朔称他跟李敖都以骂人为业,聪明人不骂同行。以王朔的精明,即使他想骂,又岂是你让他骂就骂。那跟一条咬人的狗有什么两样。王朔已经神隐很多年,偶尔帮红颜挂名编剧,自言朋友赏口饭吃,好比小时候满心欢喜的买了一本金庸,打开一看,作者名叫金庸新。近年读见较多得是李敖。

    李敖很多观点都深深的影响了我。

    最初是全盘西化,吸引了当年愤青的我。他的《老年人与棒子》读来痛快淋漓。李敖的主要观点是西方文化是一个整体,要么全要,要么全不要。不能只要小孩,不要洗澡水。张之洞们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行不通。既然你的吃穿住行,已经全盘西化为刀叉西服抽水马桶和汽车,思想上必须与之匹配。至于有人担心传统文化会不会灭绝,传统文化就是DNA,再怎么全盘,也就是个ABC,再怎么整容,也只是个迈克尔杰克逊,中国人的外貌还是一眼认得出。从后一点来看,全盘西化也是个策略,就像鲁迅说的,如果你想要移动一张桌子,必须提出要在墙上开一扇窗。有人说李敖是最后一个五四知识份子,好比民国时期鲁迅、钱玄同等一批知识份子,看过大量古书后,跳出来说中华文化的问题不能在内部解决。

    我年轻时一度为怎样打扮自己烦恼。李敖年轻时穿着长袍在大学校园里招摇,近年来,喜穿夹克。会一连几天穿同一件衣服上电视。他解释说身上的衣服他有好几件,看上一件衣服,会一口气买三件,相同款式甚至相同颜色,轮着穿。所以你看到的一件衣服其实是三胞胎。他说他懒得花时间在穿衣打扮上。于是找准一个风格,简单省时,也成了我的穿衣哲学。多年后,我看到看习近平文集的扎克伯格也有同样的穿衣观。心理学上有个解释,每次选择判断都需要消耗意志力,而人的意志力在一段时间内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把他用在刀刃上。穿衣服这样的事情就让肖骁去操心吧,除非你就是肖骁。

    我读李敖的时候,还不流行鸡汤,李敖就是我的鸡汤。我说的是他的一个预备役军官的日记。看他每天如何激励自己,不自觉的代入。

    李敖最有名的话大概就是他那句自夸:“五百年来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我很喜欢李敖的文字,但从没把这句话当过真。这是一种修辞,一句广告。批评李敖的文章,拿这句话挤兑李敖的,我就直接跳过,我认为你文章都读不懂,余不足观。

    我认为李敖白话文的巅峰是他的两本自传。他的那本《快意恩仇录》借用模仿地质年代作章回标题,玩得漂亮,令我印象深刻。我一直在期待的第三本,不知能不能等到。

    李敖也写诗。他的“我以我血荐轩辕”、“我将归来开放”虽是打油,我却很喜欢。李敖年轻时失恋自杀过,痛彻心扉后写下那首“只爱一点点”,被巫启贤谱成曲,非常好听。

    李敖也有长篇小说情节。不像冯唐,印象中他从不以诗人自诩。科举时代,知识分子人人写诗,也许在他看来是基本功。这点倒是很传统的。但他和王朔一样,认为没有长篇小说在手,不配称作家,他们俩都因此挤兑过鲁迅。中年构思,65岁出版了第一本小说《北京法源寺》,自我宣传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就像冯唐,李敖对小黄书也有兴趣,写了本《上山上山爱》,同样宣称是本有思想的小黄书。

    虽然嘲讽网络言论是厕所文学,李敖终于在微博开设了帐号。流程是这样的,李敖写在纸上,由助手,很多时候是儿子李戡帮忙发上网。李敖老了,不仅“老狗学不了新把戏”,他的思想也常常与主流舆论显得格格不入。比如为恐怖份子叫好,视拉登为舍身取义的英雄人物;敌视美国;鄙视同性恋等等。从年轻时拒绝参加父亲隆重的葬礼,到如今微博上的老顽固,这就是我从李敖身上学会的重要一课:特立独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爱李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lf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