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阿未
来源:微信公众号《林阿未》
林阿未,一个腿长傲娇有思想的小仙女
“我是为你好”真是世间最毒的情话。
一、
小兰的高考志愿被人改了。
她落榜了。
篡改人是她的同窗同学。
事情是这样的:小兰为了报考心仪的某传媒大学“表演专业”,复读了一年眼看着要成功了,结果她落榜了,成绩低于她的人却被该校该专业录取了。
事后咨询该校招生办,得到的回答却是,她报考的是“服装表演专业”,而不是“表演专业”。并且“服装表演专业”需要单独面试,而小兰并没有去参加过,所以学校没有录取她。
小兰疑惑万分,她明明报考的是“表演专业”,为什么最后变成了“服装表演专业”呢?
直到去当地教育考试院查询情况,这才发现自己填报志愿之后,竟有人登志愿填报系统,修改并提交了她的录取专业。
查来查去,最后查到了小兰的同窗男同学小柯身上。
原来小兰曾委托小柯为她打印准考证,小柯因此得到了她的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和登录密码。
得知小兰报考的专业之后,小柯以“为她好”为由,擅自修改了小兰的专业,直接导致她落榜。
坐在提审室的铁窗后,小柯解释道:“检察官,真的没有别的原因,我是为她好,以她的能力上这个大学真的太可惜了,我希望她这次录取不了再复读一年,可以上更好的大学。”
先不谈小柯做这件事的心态是否如他所言,回到问题的本身,“为你好”真的可以随意干涉别人的人生吗?
小兰复读一年的心愿本就是被该传媒大学“表演专业”录取,为此花费一年光阴,忍受复读的艰辛也在所不惜。
与此同时,一位连监护人都算不上的同学,打着“为你好”的旗号篡改志愿,让小兰面临再次复读一年的结果。
对小柯来说,一句“为你好”轻飘飘,未来一年他坐在大学的课堂上,学习梦寐以求的专业,还能在茶余饭后得意“匡扶了别人走歪的人生”。
而小兰却要为此付出又一年的光阴、精力和金钱,只为成就小柯突如此来的“圣母心”。
是的,我用了“圣母心”,贬义的那种。
毁灭别人的梦想,耽误别人的光阴,将一个人从与梦想一步之遥的山顶拉下来,和同情心泛滥并以此道德绑架的“圣母”有什么区别?
说一句“为你好”就能对别人的事情指手画脚,那和魔鬼披上天使的皮囊,让所有人顶礼膜拜有什么区别?
二、
高三报考高考志愿那会,曾因为“阴谋论”和小A探讨过报考系统的登录密码的问题。
我问:“你说密码要不要告诉父母,万一忘了怎么办?”
小A态度异常果断:“不说!他们本来就不赞成我选这个专业,万一给我偷偷改了,我找谁哭去?”
我深有同感。
现在想想,这种防天防地防父母的行为不过是人潜意识对于自我意愿的保护罢了。
说到底还是希望得到尊重,哪怕对方走的才是青云路,哪怕自己的方向通往南墙,但既然是自己的路,就不容别人肆意修改。
寇乃馨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到一件事。
当时与她在一起的前前前男友是一位知名电视制片人,名气大了工作也多,忙的连吃饭睡觉都没法顾及。
作为女友的寇乃馨心疼男友,终于在某一天踹开了男友上司的办公室门,一巴掌拍在办公桌上,劈头盖脸的指责:“领导,待人要待心!你员工都要被你累死了,那谁还给你做节目?你这样还有良心吗!”
不久之后,男友被开除了,寇乃馨也被这位领导封杀了两年。
两人感情是否受到影响我不得而知,但“为你好”的后果却显而易见。
人与人的感情再好,总是要有些界限感的。
朋友也好,亲人也罢,可以提出适当的建议,可以争吵也可以责骂,但唯一不能做的,就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替别人做下决定。
因为争执说明:我尊重你,所以我想努力说服你,让你朝着更好的方向去进步。
而擅作主张却意味着:你必须听我的,因为我“为你好”,如果你不听,那我来替你做。
前者将对方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后者将对方当成自己的附庸。
就像年纪到了就该结婚,找工作就要考公务员,找对象必须门当户对一般。听起来都是好“为你好”,可当被逼迫落在自己头上的时候,谁都不愿意屈服。
这个事情的最后,因为情况特殊,所以该传媒大学表演专业对小柯进行了补录,小兰也接受了小柯的道歉,法院对小柯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
过错能够得到弥补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但更多一厢情愿的“为你好”却会造成永久的伤痛,终其一生难以弥补。
等到那个时候,后悔也于事无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