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个同事抽空聊了一会儿。原来是一个班的,我是班长,他是组员,一块的还有六七个人。当时年轻,大家不上班的时候不是在职工宿舍喝酒玩牌,就是出去聚会什么烧烤摊、饭馆、KTV都是常客,反正一玩就是决战到天亮。后来大家都成家了,买房了,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阶段了,所以就不怎么聚会了,大家也渐渐疏远了。
今天我们说起一个曾经一起“决战到天亮的战友”。那人原来在隔壁市级纪委上班,后来又转到所在市当交警。从一个工人成了一个正式编制的公务员,怎么也算是高升了。而聊天这位也算是一个不大点的领导了(惭愧,正好是我所在单位的)。然后这人就说我和他们疏远了,不主动联系他们了,也不和他们一起聚会喝酒了。
其实事实是什么样的谁都知道。曾经的铁哥们儿不过是酒肉朋友似的假象罢了。成年人的友情世界多数参杂着功利。曾经的我是他们的领导,而且当时意气风发,刚进单位不久就连升两级,前途看着还不错(哈哈,起码比起他们来说)。所以他们有点巴结的意思。尤其今天谈话这人——是一个惯会见风使舵的老油条,一路靠巴结上司左右逢原,不过肯定是没能力,没出息——天天约我,然后招呼那些小弟们,加之曾经年纪小,孑然一人。所以天天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交情。
后来厂里换届了,新任领导有自己的班子,所以我们这些前任领导下面混的就边缘化了。然后曾经手里的小弟找关系的找关系,拜码头的拜码头,然后就异位了。曾经的小弟变师傅了,曾经的师傅变普工了。所以交情自然就散了。和《漫长的季节》里的范伟的处境有点像。
怎么说呢?在一个强盗的世界里,法则就是“匹夫无罪 ,怀璧其罪”。在一个修仙的世界中,肯定就是“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而在这个功利的世界上,往往就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有点感慨,不过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人人都不容易,人人都想混的好些。只不过自己的兴趣不在此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