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阡陌悠悠
今晚走进书房,忽然抬头看到一书架被我冷落已久的书,都蒙上了一层灰尘,仿佛内心也被污垢所蒙尘,心痛了一下。忙碌已久,身体拼命向前奔跑,竟差点把灵魂丢在路上。
这两年,日日读书,周周写作,夜夜沉思,由内而外地修行、沉淀自己,只为成为一个内心有力量,收获喜悦安宁,生命更加辽阔的人。最近,经历了一场事业的惊涛骇浪,潮起潮落,恢复安宁,刹那间从外在的追求又回到了内心的探索。
离开行业已久,在短时间内能够做到厚积薄发,我想更多的是书籍给予我的力量。从书中收获的每一处思想,都是历久弥新、坚固实用的。
杨绛说:“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者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我读书的初衷是发现自己知识的匮乏和精神世界的空虚,在我迷失自己时候,是一本本经典书籍给了我人生方向,并让我更加安定与坚强。真正读书的人,从来都不缺少自由的灵魂,他们的心灵无需设防,却永远不会被攻陷。
我热爱读哲学类书籍,因为哲学:浅尝,它拨开迷雾;深究,它强大心灵。中国是一个大多数人没有信仰的国家,很多人在人生中容易迷失自己,寻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归宿,那么阅读哲学类书籍,能够让我们解开内心的谜底,磨砺我们的心灵,找到最终的归宿。
提到哲学类书籍,那么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书中把两千年来中国哲学发展的脉络在书中铺开,从古到今,从诸子百家到朱熹,浓缩古今哲学精华。我从书中学到了“入世”的真理——
“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它们受苦。”
从这本书中,我懂得了平凡但珍贵的道理:金钱,名誉和权力如同刹那间烟消云散的一抹灰烬,只有正直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
读《王阳明心学》,让我懂得了知行合一的道理,“人心”与“天理”无二无别,人格完善与自我实现的道路,并不在外,而就在你我的心中。生命与天地万物拥有更广泛的内在联结,追求灵魂的卓越才是人生的终极追求,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清明澄澈的生命状态,才能拥有更高级的人生。
世界名著《飘》中的女主人公斯嘉丽,时刻鼓励我在生活的困苦中越挫越勇,女性在任何时代都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无惧世人的看法。虽然她表面狡猾、自私、任性、不择手段,但她自由、开放、大胆,且敢爱敢恨;在苦难生活面前不屈不挠;她凌驾于道德标准之上,活出了生命的新高度,散发着一种独特的光芒。她有着爱尔兰人的倔强,有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她在书的最后说了,“After all , Tomorrow is another day”(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人生犹如一股奔流,没有暗礁,激不起美丽的浪花。——罗曼罗兰。
当我面临孤独、挫折和失败的时候,《老人与海》的孤独老人会为我扬起了坚持战斗的船帆。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他是个老人,孑然一身,驾着小船,在墨西哥湾流中钓鱼,如今已是连续八十四天一无所获了。”一个孤独的老人在大海与浩瀚汹涌的大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样的画面多么像我们每一个渺小的灵魂与巨大的困难挑战时的场景,可是人类却在孤独中能够迸发巨大的能量。
孤独的力量让老人捕获了大鱼、战胜了鲨鱼,并坦然、坚毅地接受失败,勇敢沉着地面对死亡。老人说:要永远向着一件事,那就是你正在做的事,它不容有错。“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读《曾国藩家书》从“读书学习、治家教子、为人处世、善养身心”这四个方面学修行之势。“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是曾国藩一生的座右铭,人活一生要有所追求,不求结果与得到,但求问心无愧。
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写道:
要记得在庸常的物质生活之上,还有更为迷人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就像头顶上夜空中的月亮,它不耀眼,散发着宁静又平和的光芒。
如果你正深感焦虑、迷茫或心灵无所依托,那么读书能够给予你方向和力量。学习古今中外一切有益于心灵思想的学问,唤醒心中沉睡已久的“成长性需求”,学会做一个有高层次追求的人,让人格补钙,让心灵吸氧。
书籍是门槛最低的高贵。读书带给我们的气质和力量是日积月累的,在待到花开的那一刻,会不知不觉中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当我们的目光和双脚可以丈量的土地有限的时候,书籍,是带灵魂旅行的最佳方式。就如王小波所说:
一个人光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更诗意的世界,我想读书的其中一个意义,大概就是能让我们在囿于昼夜、厨房与爱的同时,还能拥有山川湖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