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五年初春,谭德存刺杀赵石泉,事后叫五十五军的副官李斯林抓了三个同伙,最终都处死了。传言和打探的消息皆如此。报仇在所难免,谭德存的刺杀小组发誓要杀掉李斯林。谭德存这些人最初是杀日本人,日本战败后没了对手,没准备干或是不干。恶人皆可杀,赵石泉仗势欺人,他们决定杀他。死的那天赵石泉参加完庆祝抗日胜利的活动,酒肉满腹地从饭馆出来,上了黄包车回家,拉车的是谭德存的人,他最后被沉到了湖里。
知道这事儿的还有老柳,他是偶遇的外人。四五年八月,鬼子宣布投降了,日本的小野少佐接受不了,在城里射杀市民,谭德存除掉他时,和国军守城部队冲突了。国民政府发了公告,不允许对投降的日军进行私刑。双方大战,谭德存他们撤退中老柳帮了他们。老柳在街角开了家火烧铺,把他们藏起来了。老柳四十多岁,鼻直口方,浓眉大眼,身份复杂,公开的不公开的,究竟是干什么的,好人坏人没人知道。谭德存他们大都二十几岁。大家认识了,老柳的火烧又好吃,几个人偶尔就去吃火烧。老柳暗下很想收服他们为己所用,讲了很多北边的事儿。大家信仰不同,到不冲突。老柳没有和上头汇报,不好贸然行事,身份没亮明。谭德存他们猜了老柳的身份,老柳的话大都似是而非。谭德存不在乎这些,不管他是谁,只要够义气,那就行了。刺杀李斯林时,老柳外出了。
五十五军驻扎在城北,李斯林面相儒雅,谭德存第一次见到这人都怀疑他是传说中的那个人。老柳走之前帮他们打探过,李斯林干过参谋长、副官,保密局、军统的背景不得而知。他是个参谋人员,官职算不上特别大,却很受待见,很多大型决策会议都有他的影子。谭德存他们不管这些,战乱这么些年,杀戮见多了,皇上也照杀。
杀李斯林两次都没得手,惊了驾他变得很谨慎,出来进去五十五军特务队的人都跟着。战区司令官卫立煌来视察时谭德存他们又谋划了一次刺杀李斯林的计划。私下的传闻日本战败后国军和苏维埃解放军矛盾日渐明朗化,冲突不断,会否打内战是老百姓街头巷尾说的最多的话题,闲杂人等碰到了都要说一句,“莫谈国事”之说并不存在。
本地有家皇城旅馆,1803年皇上到此一游,当地的官员请法国建筑师设计的,典雅讲究,卫立煌一行住这儿儿。谭德存提前安排一个女学生到酒店做服务生,以备不时之需。卫立煌司令到达的那天,军界、政界、工商界的人都到车站去欢迎。市民看眼的也不少。抗战胜利之初,治安良好,军警也不特别上心防卫上的事儿。李斯林在欢迎卫立煌的人群里,这些人果真去了皇城旅馆住下了。卫立煌到达的第二天,枣林地区枪声大作,那儿有处日军的储备基地,为争夺接收权,国军和解放军独立大队打起来了。传闻双方在准备更大的战役。有些学生和绅士到皇城酒店外求见卫立煌,要总统和政府解决与延安的冲突,杜绝内战。卫立煌闻之出现在二楼的阳台上,安抚说总统正筹备与“红军”方面会谈,叫大家不要为一些小冲突担心。卫立煌待了三天,离开的前一晚上五十五军举行了酒会,以庆祝抗战胜利为名,给卫立煌践行。
谭德存把暗杀李斯林安排在了这天晚上,由事先潜伏的女学生帮助,他装扮成旅店的小厮,混进了旅店。李斯林的级别不算高,却陪在卫立煌身边,显示这人很受重视,平时围在李斯林左右的特工人都不方便上前了。谭德存决定行动时,是他判断出李斯林要用卫生间,他先一步去了盥洗室,拿出装了马克辛消音器的手枪躲在里头。等听到动静从缝隙看见是李斯林进来了。李斯林极度警觉,顶火的枪就在口袋里,看见陌生人出来立刻握住了,随时可以击发。李斯林五十岁,是有名的神枪手,按道理说谭德存慢了半拍,这时却发生了意外,李斯林看谭德存有些愕然,这一瞬间的耽搁,叫谭德存站了上风,连开三枪,“噗噗噗”声响起的同时,谭德存打开厕所的窗户爬下了三楼。
第二天早报纸报道说五十五军副长官李斯林在皇城旅社遇袭身亡。中午谭德存兄弟几个喝酒庆祝了一番。这天半夜城里人听见了枪炮声,持续了半宿,到了早上才听说昨晚在枣林地区的解放军和五十五军发生了激战,解放军被五十五军埋伏了,损伤惨重。到了中午报纸刊登出了相关消息。
谭德存他们对这类事儿不感兴趣。几个人都有各自的工作,按部就班的干活去了。谭德存在澡堂烧锅炉,活儿不累,洗澡还方便。老柳来找他,见面就问谭德存杀李斯林的事儿。老柳很希望不是谭德存,结果是。老柳问谭德存是否搜过李斯林的身,李斯林从不干这类搜刮钱财的事儿。谭德存自小没父亲,和母亲李淑云还有姥姥一起生活。李淑云在教会医院任护士长,以此收入养家。晚上回到家,一家人准备吃饭,谭德存拿起李淑云搁下的报纸,是李斯林被刺杀的消息,有简历、照片。李斯林照片挺帅的,浓眉大眼的。大家坐下吃饭。姥姥是上海人,战事结束,总想回去。李淑云碍于工作离不开,一直这么耽搁着。李淑云没参与这些话,老看报纸关于李斯林的文章。
这天半夜谭德存看了会儿《三国演义》,有人在街上叫他。谭德存出来一看是他们一块儿行事的侯军,侯军说了件叫人骇然的事儿,假扮旅馆服务生的姜艳叫保密局抓了,具体情况不知道。两人去了老柳的火烧铺。老柳说给打听下,叫他们明天中午过去听信儿。第二天老柳真给打听出来了,保密局二科姓蔡的科长怀疑李斯林被害是有预谋的,把旅店员工逐个调查了一番,新近入职的都成了怀疑对相,姜艳在其中,更进一步的消息没有。
老柳叫他们相关的六个人暂时离开本地。几个人碰头后碍于种种原因都不想离开。打探了蔡科长的住处,晚上谭德存和侯军直接去了。两人开门见山,说姜艳是谭德存的表妹,希望蔡科长能网开一面,拿出了五根金条搁在桌上。蔡科长像是见钱颜开,答应放人,但得等待时机,明后天差不多。双方约定了联系方式。第二天谭德存上班,街上很多陌生面孔,站在各处,明显是布防。谭德存又走了两步,看见侯军给四个陌生人押到车上走了。谭德存有自己独住的地方,回去取了枪,直接到蔡科长家去了。家里没人,谭德存翻墙从窗户进了屋,翻找了一番,没有什么发现,就在沙发上半坐半躺。眼下的情况谭德存摸不着头脑,要么是姜艳没受住保密局的审问,把事情说了,要么是姓蔡的昨晚耍了两面派手段。不管怎么样抓住姓蔡的是问最直接。蔡科长是下午回来的,中午喝了不少酒,庆祝破获李斯林被刺杀案件,回来小憩一下。一进门叫谭德存用枪逼住,捆了起来。这太出乎蔡科长预料了,按说谭德存是该藏匿或外逃,竟然到他家里来了,不同寻常,也怕是凶多吉少。其实昨晚谭德存去找时,姜艳受不住刑,已经招供了,只是她不知道谭德存的住处。蔡科长狡猾,自知对付不了两个人,搞了个被金条动心的钓鱼,昨晚上就做了部署,谭德存和侯军一露头就抓人。抓了侯军没抓到谭德存。
蔡科长实话实说了后强调,这是他的工作,分内的事儿,不是冲谁去的。蔡科长没说他的本意是放姜艳出去私下给政府办事儿,把他们各个击破一网打尽。昨晚见到谭德存,谭德存像是个很敏感的人,考虑姜艳不行,放出去没准会暴露了自己,蔡科长就决定抓一个是一个了。蔡科长要了根烟抽。谭德存叫他把人放了,各不相干。蔡科长做不到,口供都公开了,已经明确他们是行刺李斯林副官的人,直接放人实现不了。蔡科长的意思就算谭德存杀了他,他也做不到,相关的电报已经发给保密局了。谭德存的目的就一个,救人。蔡科长的意思救人就一个机会,押解他们离开本地时或许可以考虑劫囚车。蔡科长表示他愿意提供此类消息给谭德存。谭德存正考虑着,蔡科长又说了句话,那意思要是他们都招供了,再救他们恐也没有意义了。这到也是,谭德存可以保证自己死也不会说什么,保证别人保证不了。谭德存把蔡科长捆绑住,过后他通知他们的人救他。蔡科长谢绝了,说他自己想办法。谭德存关门走了,通知了另外三个人一起进山躲躲。路上叫齐健的同仁担心保密局不会抓家人兴师问罪。一般情况下保密局不会这么做,上门有可能,抓人到未必。另一个同伴张小波也觉得保密局不会这么做。行有行过,道有道法,要这么干,谁的家属也不安全。关键是转移一个家庭,涉及方方面面,一时做不到。齐健想到了一个人,老柳,是否该通知他一下?老柳的情况姜艳不掌握,侯军知道,侯军不开口,老柳就没事儿。
几个人先到了藏身的山洞,里头有吃喝的储备。谭德存考虑还是通知老柳一声比较合适。谭德存叫他们休息,自己去了。他换了装扮,扮成了个拾荒的,老了好多岁,背着破筐子。店开着,没什么异样。谭德存没看见老柳,买了两个火烧蹲在店外的墙根吃。老没看见老柳的影子,谭德存回去了。结局是在两天后发生的,老柳叫人送了个字条,约谭德存晚上在湖边见面。他告诉了老柳很多事儿,李斯林还有一个名字,叫谭邵轩。谭德存从没听说过。天有些阴,要下雨了。老柳答应看看怎么救人。谭德存离开时走了没两步想起了一声枪响,枪声很轻微,装了消音器。谭德存是否直接毙命了不知道,要是他临终前还有记忆,能听出子弹是经过马克辛消音器打出来的。上头派下人来了,这两天老柳一直陪着调查员。独立大队和五十五军遭遇前和李斯林有个紧急的见面,事关五十五军调整后的布防。情报没有送出李斯林就遇害了,导致独立大队行动失败。上头担心情报网被渗透了。情况出乎预料,关于杀害谭德存三位同仁的情报是老柳告诉谭德存的,情报被证明并不准确,应系蔡队长所为,他父亲在满洲土改中被清除了,导致他对左派活动的仇视。老柳从不知道李斯林是自己人,暗下心惊。好在谭德存他们不是自己人,还有机会平息这事儿。谭德存把最终报告给了调查员,系偶然事件,主使人已经死亡,两名人员在逃。这些人并不掌握组织的情况,与保密局无关。
老柳以朋友帮助查访的姿态把谭德存的尸体交给了李淑云,鉴于谭德存是个刺客,凶手不得而知。李淑云找五十五军问了一个问题,她问的是李斯林的另一个名字:谭邵轩。军长孙则呈后来顿悟到一个问题:谭邵轩,谭德存?父子?保密局调查后李斯林卧底的身份被挖掘了出来,二十年来,李斯林一直身在曹营心在汉。报告被直接送给了毛人凤。李斯林的尸体被从荣军墓地起出,李淑云重新安葬了。她没把父子俩安葬在一处,一个朝南一个朝北。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