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起床后,我没按照惯例一头扎进厨房,而是坐在无线路由器前拨弄手机。然后对丈夫说:“我已给今天要考查的两个班发送好试卷。”同为教师的他听得一头雾水:“什么?什么?”我耐心解释:“就像给邮箱提前设置定时发送邮件一样,这考试题可以提前发送到这个班,并同时给这个班发送考试通知。设定好的考试时间到后,他们就可打开试题答卷。我昨天已经通过课代表通知了这两个班。”
这半年,无数次地问自己。为什么要坚持在学习通上创建自己的慕课教程?
其实,没人逼着自己必须要使用学习通软件。尤其是我的课需要手把手教学生们纠正不良写字习惯,甚至要补他们的语文基本功。我其实没必要赶这波新教学技术改革的浪潮,还可以腾出大把的时间来做更有意义的事。
那促使我抓紧点滴时间去做慕课的原动力是什么?我就是很好奇:如今的慕课教学软件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它会不会也是人工智能的新成果?据说很多计算机公司都在做云教育培训平台,并预测出这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对此半信半疑,心情复杂。尤其是那个改变很多偏远学校高中学子命运的远程教育大投影屏文章传开后,我的确不愿成为温水中的那只青蛙,更不想哪一天面对空空如也的课堂教学迷宫,发出谁动了我的奶酪的疑问。
于是,我自讨苦吃,每天都在挑战自己。参照同行经验,见缝插针地上传课件,随时随地用手机在线编辑文档。无意中发现学习通的投屏功能,这的确将我们教师从讲台那三尺空间里解放出来,我完全可以站在教室的任何一个角落来自如切换视频和课件,在传统的课堂组织教学和网络教学里行走自如。
更不要说直播,投票,讨论专区,签到和群组功能。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新软件甚至在改变我的思维方式。每上传一道习题,系统会自动保存到我的试题库里,这果然是集腋成裘。想起之前那二十年我曾经亲自出的试题,早就云散何处,不见踪影。
这次组织网络考试时,我又惊奇地发现除了打字,还可以上传图片,也可发语音和发视频。这意味着我可更高效备课。
也是这次用手机阅卷,发现学习通有待改进:系统做不到智能化,赶不上人脑的准确判断。碰到投机取巧的学生,系统不能自动屏蔽复制粘贴功能。暂时它还不能智能化到有效辨别每位使用者的手写字体。慕课教学目前只是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暂时还取代不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未来将如何发展,我拭目以待。
那我就睁大眼睛,随时关注着学习通版本的更新。不是被动加入云教学平台,而是主动去网络搜索更先进好用的教学软件。为此,我更要走出舒适区。早适应,早改变,才能走得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