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共治天下
范仲淹在书院读书的时候,宋朝已经立国五十余年。历经三代君主的积淀,文治的风尚早已深入人心,文人的地位空前提高,崇文的氛围空前高涨。
如果说,宋朝初年,赵普等没有科举功名的官吏还能在朝廷占据一席之地的话。那么,到了宋仁宗时期,科举出身已经成为当上朝廷高官的必要条件。
对这些通过苦读诗书而不入仕途的人,我们可以有一个更标准的称呼——士大夫。无论他们的政治观点如何尖锐对立,无论他们之间有如何不共戴天的公私恩怨,这份共同的身份意识是不变的。
在前面的故事里我们也看到了,不管是口碑不错的寇准、王旦,还是臭名傍身的丁谓、王钦若,他们有一点都是一致的——科举出身,即便是丁、王二人,不管他们的人品如何为人不耻,但谁都不会否定二人的才华。丁谓的多才有目共睹,而王钦若则是《册府元龟》的主编者。
换句话说,如果你不学无术,只知道溜须拍马,别说忠臣贤臣远离你,就连奸臣贼子也看不上你,你想找个地方出卖灵魂,都没人肯收。《宋史》的“宰辅表”里列举两宋133名宰相,科举出身高达123名,占比92%。你说,你不好好读书,怎么混得进这个高端圈子?
其实,不仅做宰相要靠科举出身,其他稍微显要一点的官位,都是如此。士大夫已然成了维系帝国机器运转的最核心部件。所以,有宋朝人发出感叹:“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此所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这条定律,业已成为宋朝统治者的治国之本,成为每个赵氏皇帝必须遵循的“祖宗家法”。
在祖宗家法的保障下,宋朝科举制度的公正性和开放性也是任何一个时代不可比拟的,无数寒门学子通过科举入仕,一跃成为天子辅臣。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些不再是儿童口中的诗句,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实。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读书人群体对赵宋王朝充满了内心认同,他们不再仅仅把科举入仕当作改变个人命运的机会,更把它当作实现治国抱负,实践自身理想的路径。
士大夫中的最杰出者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投射到对赵氏王朝忠诚上,他们的视野跳出了个人的荣辱得失,将造福天下苍生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
此所谓,以天下为己任!
8.jpg这个信念,扎在无数读书人的内心深处,他们决心倾尽一生所学,兑现自己的承诺。
范仲淹,是吹响号角者。
命运没有辜负范仲淹的付出,大中祥符八年(1015),二十七岁的范仲淹第一次参加科举,进士及第。当年,他被任命为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司理参军,从此走上仕途。
上任后,范仲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把母亲接到身边一起生活。此时,母亲谢氏已经年老体衰,双眼近乎失明。他边照顾年迈的母亲,边处理着繁琐的政务。
三年后,范仲淹调任集庆军(安徽亳州)节度推官,在那段时间,他奏请朝廷同意,恢复了自己的“范”姓。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说明一下,范仲淹刚出生时的本名是什么,亦或是否有过正式的名字?已经无从知晓,我们现在口中的范仲淹是他在恢复“范”姓后,自己重新再取的。范仲淹非常推崇南朝的著名文士江淹,因为江淹幼时贫穷孤苦的经历让他感同身受、心有戚戚。故而,取名“仲淹。”
至此,“朱说”才变成了闻名遐迩的“范仲淹”。
天圣四年(1026),范仲淹的母亲谢氏去世了,按照规定,他需要为母亲丁忧守制三年。范仲淹丁忧的地方就在应天府(河南商丘),他曾经求学苦读的地方。
正是在丁忧期间,范仲淹遇到了一个对他的仕途产生巨大影响的人——晏殊。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淳化二年(991)出生。
喜欢诗词的朋友一定知道,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婉约派词人的杰出代表。提到晏殊,恐怕很多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吟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脍炙人口的名句。或许,我们还会想起,晏殊还有一个文学才华同样光彩照人的儿子——晏几道。
7.jpg晏殊是宋朝有名的神童,他从小聪慧,七岁就已经会写各种文章。十四岁的时候,晏殊经人推荐,参加了童子举。童子举是宋朝科举中比较特殊的一种,专门为十五岁以下的天才儿童而设置,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中科大少年班。
晏殊顺利通过重重考验,获赐同进士出身,年纪轻轻就得到了一顶官帽。晏殊的经历,放到宋朝,属于标配版的成功人生,相信,他也成了很多人口里的“别人家的孩子”,招来各种羡慕嫉妒恨。
走仕途的人都知道,资历就是资本。因此,虽然从年龄上看,晏殊比范仲淹还小两岁,但因为参加工作时间早了整整十一年,当时他的官位要比范仲淹高得多。晏殊此前已经担任过枢密副使,天圣五年(1027),他因为一件礼仪上的小事,被罢去了职务,任知应天府。
晏殊到了应天府后,开始大力兴办教育。晏殊早就听说过范仲淹的名字,对他十分欣赏,就邀请他到应天书院担任主管。范仲淹对于这个自己曾经就读的书院,充满了感情,欣然接受了晏殊的邀请。
天圣六年(1028)十二月,范仲淹丁忧期满,来到京城等待重新分配官职。在晏殊的推荐下,范仲淹被留在了京城,担任秘阁校理。
我们在介绍宋朝官制的时候说过,秘阁校理属于馆职序列,若非科举名次靠前,或者文才名声卓著,一般人是无法谋得的。一个官员被授予馆职,就相当于跑上了升官的快车道,只要你安安稳稳工作,高官厚禄迟早是你的。
然而,范仲淹却和常人大不相同,自从得到馆职后,他的仕途反而风浪陡起,也搅得表面平静的宋朝政坛天翻地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