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圣人的伟大之处)
【原文】仲尼祖述(效法)尧舜,宪章(遵从)文武,上律(遵循)天时,下袭(符合)水土(地理)。辟如大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覆盖),辟如四时之错行(交错运行),如日月之代明(交替光明,循环变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使万物敦厚纯朴)。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译文】孔子继承尧舜,以文王、武王为典范,上遵循天时,下符合地理。就像天地那样没有什么不承载,没有什么不覆盖。又好像四季的交错运行,日用的交替光明。刀物一起生长而互不妨害,道路同时并行而互不冲突。小的德行如河水一样长流不息,大的德行使万物敦厚纯朴。这就是天地的伟大之处啊!【读解】天地的伟大之处,就是孔子的伟大之处。因为孔于与天地比肩,与日月同辉。这一章以孔子为典范,盛赞他的德行,为学者塑造了一个伟大、崇高而不朽的形象,使他流芳百世而成为后代人永远学习与敬仰的楷摸。这就是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圣人。从《中庸》本身的结构来看,这也是从理论到实际了,从中庸之道方方面面的阐述落实到一个具体的榜样上来。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第三十一章(德厚才能载物)
【原文】1.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统治、管理的能力);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容纳万物的胸怀);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保持正道的能力);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有使人尊敬的地方);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有区别的能力)。2.溥博,渊泉,而时出之。3.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4.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译文】唯有天下那周密而周到的圣人,才能称为明察事理,明白道理,通达明智,有智慧,才足以有统治、管理的能力。唯有度量宽宏,知识充足,温文儒雅,柔情待人,才足以有容纳万物的胸怀。唯有能够阐明,强大,刚健,有毅力,才足以有保持正道的能力。唯有平等,端庄,守中,执正,才足以有使人尊敬的地方。唯有文明,理智,严密,明察,才足以有区别的能力。他就象普遍而广博的水潭及泉水,时常出现在大地上。其普遍而广博有如天空,水潭及泉水有如大气层。他的出现人民没有谁敢不尊敬,他的言说人民没有谁敢不相信,他的行为人民没有谁不喜悦。所以圣人的名声洋溢在中华大地上,并传播到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凡是船和车辆到达的地方,凡是人们所能走通的地方,凡是天空所覆盖的地方,凡是大地所能承载的地方,凡是太阳月亮所能照耀到的地方,凡是霜和露所坠落的地方,凡是有血气的人,没有不尊敬的,所以说圣人可以与天相匹配。
第三十二章(天下唯有德者居之)
【原文】唯天下至诚(诚信),为能经(治理)纶天下之大经(规范),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恳切真诚就是相互亲爱)!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明察事理),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译文】唯有天下那周密而周到的诚信,能够成为治理天下的最高规范,树立起天下最根本的法则,知道天和地的变化和生育状况,这哪里有什么可依靠的呢?恳切真诚就是相互亲爱,深不可测回旋往复就是供万物生存的空气的大气层,浩瀚广博等齐于天。如果不坚定专一于明察事理,明白道理,通达明智,有智慧,能通达天的规律的人,有谁能够知道呢?
第三十三章(弘扬德行的最高境界)
【原文】《诗》曰,“衣(穿衣)锦(色彩鲜艳的衣服)尚(加)絅(jiong)。”恶(避免)其文之著(显露)也。故君子之道,暗然(隐藏不露)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鲜明)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人德矣。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于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诗》云,“相(注视)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神明所在)。”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诗》曰:“奏(进奉)假(感应)无言,时靡(mi)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fu)钺(yue)(斧子)。 《诗》曰:“不(丕)显(大显)惟德,百辟(诸侯)其刑之(效法)。”是故君于笃恭而天下。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号令)以(与)色(容貌)”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you车)如毛。”毛犹有,“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译文】《诗经》说:“身穿锦绣衣服,外面罩件套衫。”这是为了避免锦衣花纹大显露,所以,君子的道深藏不露而日益彰明;小人的道显露无遗而日益消亡。君子的道,平淡而有意味,简略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这样,就可以进入道德的境界了。《诗经》说:“潜藏虽然很深,但也会很明显的。”所以君子自我反省没有愧疚,没有恶念头存于心志之中。君于的德行之所以高于一般人,大概就是在这些不被人看见的地方吧?《诗经》说:“看你独自在室内的时候,是不是能无愧于神明。”所以,君子就是在没做什么事的时候也是恭敬的,就是在没有对人说什么的时候也是信实的。《诗经》说:“进奉诚心,感通神灵。肃穆无言,没有争执。”所以,君子不用赏赐,老百姓也会互相对勉;不用发怒,老百姓也会很畏惧。《诗经》说,“弘扬那德行啊,诸侯们都来效法。”所以,君子笃实恭敬就能使天下太平。《诗经》说:“我怀有光明的品德,不用厉声厉色。”孔子说:“用厉声厉色去教育老百姓,是最拙劣的行为。”《诗经》说:“德行轻如毫毛。”轻如毫毛还是有物可比拟。“上天所承载的,既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这才是最高的境界啊!
【读解】这种最高的境界就是空气的境界。空气无声无色无味,谁也看不见听下到嗅不出,可是谁也离它不开。德行能到这种境界,当然是种仙至人了。可谁又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就是孔圣人也未必就能达到吧。
所以还有次一等的境界,这就是“轻如毫毛”的境界。借用诗圣杜甫的诗,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的境界。这种境界,和风细雨,沁人心脾而入人肺腑,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这大概就是圣人的境界吧。
至于那种声色俱厉的疾风暴雨式的做法,那种强制性的劳动改造的方法,正如孔子所说:“末也!”已谈不上什么境界,不过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