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一个关系很要好的大学同学约饭,自从他结婚后,很难有机会约到他一起吃饭了,结果三杯黄汤下肚,同学的话匣子就收不住了。
他跟我说,自从结婚后,总感觉自己变了个人一样,再也没有了当时刚毕业时的朝气蓬勃。在公司感觉是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也没有了初入职场的那般拼搏的精气神。
工资不是很多,但是目前看上去又好像暂时可以维持温饱,也不去想将来的生活或者日子会怎么样,所以就一直这么不咸不淡的过着日子。
有的时候安慰自己,是因为现在有了家庭,需要承担起养家的责任,所以不能瞎搞了,要稳定。要按部就班,拿着目前来说还可以的工资,养老婆,养即将出生的孩子。自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会去拿着计算机算,以自己的工资水平是否能够负担家里的开支,算出来的结果差强人意,貌似短期内是可以维持温饱的。
于是就过上了身在江湖却活在体制的生活。以为可以这样过一辈子。因为每天上班也比较辛苦,所以老婆也不会怪他不求上进,甚至可能也看不出他是否不求上进,反正觉得老公在辛辛苦苦赚钱养家。所以大家都沉浸在自己想像的世界里过着苟且的生活。
听完他的话我不知道该怎么劝一下他,因为这是一件很伤害感情的行为,毕竟忠言逆耳,而且一个人要想改变是非常困难的,我不知道冒着被他骂的险去做这么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值不值得,但是他却让我想起来最近的一些事情。
最近几天在无意之间加入了一个社群,讲演讲的。社群里面有快一百人,因为是一个学习型的社群,所以群主要以班级的形式设置班委,鼓励大家踊跃竞选。因为群里要用小程序打卡,而我刚进来时看到有好多人问怎么打卡,看到他们都不会打卡,就曾经在群里做过一次打卡教程的分享。凭借自己的这份“付出”,我就随意填了一个竞选班长。结果到最后发现竟然有三个人跟我竞选班长,其中一个是二胎妈妈,另一个是幼儿园的园长。然后那个二胎妈妈因为时间的关系没办法管理班级于是担任了其他职务,剩下了我和幼儿园园长。这个时候班主任让我们两个进行一轮竞选,我放弃了竞选,担任了副班长。
之所以把这些东西写的这么细,是因为我曾经加入过很多很多的社群,几乎每个社群都有类似的运营手段,通过学员自我管理来刺激他们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活跃社群的目的。
那时的我,看到这样子的活动总会嗤之以鼻,一笑置之。因为我觉得他们很无聊,很幼稚。一个个的都是成年人,有些人都是做了爸爸妈妈的人了,还在玩跟小孩子一样的游戏,还竞选班委,小组长。
但是这次却是刺激到我了,就在那一瞬间,用佛家的话说可能是顿悟了。
我突然在想,为何每个社群都有这么一批人,他们中有二胎爸爸,有全职妈妈,有职场里精英,有体制内的大才。按理说他们都早已经过了游戏人生的时光,应该是养家糊口,相夫教子,按部就班的度过人生。
但是他们没有,他们一个个的都像小孩子一样,在社群内积极发言,积极参与,享受这种幼稚和快乐。
这个时候我特别想告诉我的朋友,不是这些大龄的宝爸宝妈出问题了,而是他自己出问题了。他有病,但是他的病不在身体,而在内心。
他早已经放弃了拼搏,放弃了热血,放弃了昂扬的斗志。他选择了安逸,选择了平凡,选择了差不多的生活方式。其实并不是说安于平凡不好,如果是自己内心很明确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就是平凡的生活,那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这个平凡是被动的,自己内心并不是不想过上波澜壮阔出人头地的生活,而是因为自己的不求上进被迫选择了平凡,那就很可悲了。
我想,我的朋友现在就是这种情况了。
有一天晚上,群里有一位小伙伴请教我一个问题,她已经有两个儿子了,大儿子13岁,小儿子9岁。这么算来,这位妈妈怎么也有三十好几岁了吧。就是这么一位妈妈,不安于平凡,勇敢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遇到问题了就会马上通过多方途径去请教别人,即使这个被她请教的人比她还要年轻,比她还要稚嫩。
因为她知道,虽然对方的生活阅历没有自己的丰富,但是对方在某个方面是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去学习的,所以她就会义无反顾的去不耻下问。
我一边给她一些我的建议,一边感慨,在这个聪明人遍地走的年代,难得还有学习意愿这么强的人。而反观另一些人,那些受到过高等教育的所谓的社会精英,高材生,明明选择的是在江湖中摸爬滚打,却总是想在某个避风的港湾处安度余生。
有两个儿子的妈妈都在努力学习一门新的技能,我们又有什么资格放弃学习,放弃拼搏,放弃努力。有什么脸面,又哪里来的自信让我们故步自封,安于平淡?
假如我们是一个体制内的上班族,那么我们尚可以安慰自己的不求上进,因为毕竟体制内的特点就是稳定,不论刮风还是下雨,不论严寒还是酷暑,用我农村的长辈的话叫做“旱涝保收”。
但是事实上我们身在江湖,没有组织和机构可以让你依靠,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如果在家休息一天,一天就没有收入来源,如果懈怠一会,可能就丧失一个很好的机会。
不敢想象,如果未来的人生中,我们还是以身在体制内岁月静好的心态去到竞争激烈的江湖中抢饭吃,我们会不会饿死在一个偏远的江湖角落。
如果真的身在江湖,却过上体制内的生活,那么,你不死,谁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