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年这个时候,某地人总是会因为吃菌子中毒、看到小人人甚至丢ming而上热搜。即使如此,仍挡不住吃货们对鲜嫩美味的各种有毒无毒野生菌的热情。
有个家伙发了个朋友圈,说哥儿俩早上吃完菌子,不得不去医院了,中午回来,觉得是因为早上吃的没熟,又做了一遍,吃了,然后……又去医院了!
你要认为这只是个段子,那就太低估某地吃货们的探索精神了。
有人生病期间抵抗力很弱,平时吃什么都小心翼翼,可一提起菌子,就哈喇子直流,嚷嚷着怎么都要吃,还要吃痛快,朋友们看着那副小身板让悠着点儿,人家对感到惊诧的人声称“那是人间至味,一定要吃,一定要吃”。
结果,一盘菌子下肚,嘴巴、味蕾、胃还有心理都得到了极大满足,一个小时后开始发晕,赶紧吃药救治,还昏昏沉沉了一周才好。可讲起这些情形时,故事的主人公硬是讲成了一个刺激、好玩儿的段子,病啊痛的,早放在一边了。
看着铺天盖地变着花样的“谨慎食用野生菌”的各种宣传,外地人完全无法理解当地吃货对那种可能要命食物的痴情、狂热、专一和执着。
2.
据说,重庆人有句名言,叫“世界上没有什么事儿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来两顿”。
热气腾腾的烟火气,让人艳羡,一群人热热闹闹地一起,大块儿吃肉、大口喝酒,大快朵颐,不由就什么烦心事儿都没了,顿觉生活可爱,未来可期。
填饱胃带来的满足感,会让人变得柔和;讨好味蕾营造的幸福感,则让人自然宽容。
3.
bilibili上有个系列视频,其中一集是说宋代大才子苏轼的,可是题目全避开了他方方面面的惊世才华,只简单传神地拟为《在下东坡,一个吃货》,眼光独到,另辟蹊径,把旷世奇才最接地气的一面幽默风趣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苏轼才高八斗,但一生仕途坎坷,因不谙世故、不懂zz,被嫉恨他的人整得很惨,不光一贬再贬,有时还险些丢了性命。
可乐天豁达的苏子到底是上等根器,每被贬到一个新的地方,熟悉情况后便迫不及待地找当地名吃,饕餮一番,甚至常常就地取材,研发新吃法、新菜谱,比如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羊肉……
他大概是把猪肉发扬光大成主要肉食的最大推手——此前人们认为猪肉难吃,所以价格比其它肉类低廉得多;他做的羊肉好吃到街上的狗都对他羡慕嫉妒恨。
那些美食让他能有精神达观地活着,更能减轻处境不如意带给他的痛苦。
哪怕是被贬到满是瘴气、疫病流行的海南,他都能忍着痔疮乐呵呵地吃荔枝,还心满意足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4.
大家脑补一下苏子吃荔枝时“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的样子,是不是根本看不出这个老者是被皇帝恨得牙痒痒又不想费手咔嚓掉的那个人?是不是一点都看不出落魄样,反倒充满喜感?
看,吃货总是更容易跟这个操蛋的世界和解,哪怕天塌下来,有了那些各色美食在肚子里垫着,也可以大喊一声:“大不了当被盖!”
也或者,只是静静地享受人间至味的乐趣,乜斜一眼,懒得理那些纷纷扰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