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拉萨的第二个清晨,我一分钟懒觉都没睡,匆匆收拾退了床位,就直奔邦达仓古建大院。然后,我们坐在邦达仓古色古香的院落里,品尝着群主买来的藏式夹肉油饼和甜茶。一抬头,切过邦达仓四方建筑的一片天,蓝得让人心醉,又深邃得仿佛能把人沉陷,恍如梦境。而至今,我仍然记得那时候色彩明媚的阳光,也仍然记得阿萨姆奶茶般香甜的甜茶。
美好而悠闲的一天,就这样,从划过邦达仓的晨光中开始了。
窝进邦达仓楼檐下休闲吧的沙发,抬眼是一角清透的蓝天和明媚的阳光,侧耳是一首首古典悠扬的轻音乐。时光几多柔软,岁月又几多悠然,置身其中,几乎感觉不到时间的流淌和消逝。
在民族风桌布铺就的桌台上摊开几叠明信片,未曾断了联系的远方人,便渐次浮现在脑海。与他们相遇和相逢的记忆片段,也随之串成了我不曾忘记的过往和曾经。一边缓缓地怀念,一边默默地祝福,伤感、思念、留恋、祝愿、期盼,各种心绪交织在一起,笔触间的文字就多了几分感恩与情深。
▲ 邦达仓大院的一角晨光 ▲ 好怀念大院的那些时光给青春时相识的朵朵、菲菲、小雅,寄去了那些年之后最后的怀念。
梦中金色的云朵,映衬心底那一抹圣洁的纯洁,如此绚烂,美好。愿朵朵平安吉祥,幸福安康。此时,在与云朵最近的地方,为你送上祝愿,愿望一定完美实现。
从鸢尾花开的时节开始,至今已经走过了八年的时光。那时候轻狂年少,错过了一段流年的幸福,今日终是相见不如怀念。如愿,便是彼此安好,心存挂念。再一个花开的季节,幸运长伴。
北京不是绝对的空城,因为有你。难忘后海夜景中的陪伴,难忘临别的晚餐,难忘一路相随的蒙奇奇,更难忘那一句家人的温暖。你一定要幸福,一定。
▲ 圣城里写就的祝福和感怀给事业上相助的刘姐、姚总、鄢姐,写下了那些日子后感激的纪念。
刘姐,难忘最初你给予的帮助和关怀。两次,都是在我最艰难最无助的时期。谢谢你。不时会关注优逸的发展,那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家,很欣慰她的成长。愿你合家幸福,事业更上一层楼。
至今,你是我最敬服、最感激的领导。谢谢你曾经的照顾和关心。自此,不再言谢,铭记心底。祝愿你事业腾飞,生活幸福。姚总,加油。
一路相随两年多,谢谢你一直的关照,更谢谢你对我的宽容。准妈妈的幸福,加油。祝鄢姐平安,好运长伴。
给旅行中相逢的邓华、王兹刚、吴洋,送出了那些天之后长久的祝福。
邓叔,芳姨,薇薇,婉钰,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幸福得让人无比羡慕。谢谢你们的善举,期间很多温暖的细节,难忘。更谢谢命运让我遇到你们,感触到路途中一段完美的幸运及幸福。愿你们一家人平安吉祥,欢乐幸福长长久久。
王叔,琳姨,茜仔,幸福温暖的一家人。谢谢你们的善意,让我顺利走完了拉萨梦圆的最后一段路。更谢谢你们一路的温馨,让我感触到了完整家庭的幸福。愿你们一家人幸福长久,如意平安。
吴哥,静姐,感谢你们旅途中的善念,更感谢缘分让我们相遇,能感触你们甜蜜的幸福。愿你们一直幸福走下去,欢欢乐乐,长长久久。
纵使一路渐渐空心地走过来,是为了忘却,但那些记忆深处的美好,却是不能,也不会轻易遗落的珍宝。那一刻我已经知道,这是宿命里的恩赐,余生得以宽恕自己的通行证。
从清晨到午后的时光,缓缓流淌在触碰心间的笔尖下,再慢慢消逝在不间断的回忆里。直到小八接来了我们等候多时的小三,时光里延伸到记忆深处的心绪才转换了方向。小三去大理之后,没挡住拉萨的魅力和我们的诱惑,便跟着搭车进藏了。
多日不见,亲近感依旧,而我,更是满心欢喜。这下子,我们在拉萨的欢乐就更多了。
傍晚,与群主在途中分开的加多宝也到了拉萨。大概是未能带着他一直同行,群主便提说晚上请大家吃饭,算是给加多宝赔礼,也给小三接风。于是,群主带着小三、小八、小九、加多宝和我,还有群主的新朋友老四,打车直奔拉萨有名的天海夜市。鱼虾和各类烧烤,搭配啤酒和饮料,大家边吃边喝边聊,好不惬意。
不紧不慢地吃了两三个小时,然后,群主和老四回客栈,小八跟小九去她朋友家,加多宝找他的新伙伴会面,我就陪着小三去布达拉宫广场看夜景。
倚靠着药王山脚下的灰白色石墙,再次望向夜幕中的布达拉宫。那神圣的、庄严的、厚重的、神秘的、沧桑的圣殿,于人声渐匿的夜间涌动着静寂的孤独和虔诚的信念。那一刻,我什么都想不起,任何灵魂之外的杂念,也感触不到。
或许,在拉萨,在布达拉宫前面,并不需要思考什么。身在其中,她们会赋予你平静的心和长久的情。
转进布达拉宫广场侧边的公园,一方湖水倒影着布达拉宫的灯火,煞是好看。五彩的灯光透过稀疏的树木,映在微微波澜的湖面上,便生出了片片彩色的斑斓,衬得周围的夜黑处更为深邃分明。
▲ 倒影中的布达拉宫夜景 ▲ 街灯的图片又来了 ▲ 那年那时那月色踩着八廓街幽幽暗暗的灯光回到邦达仓,已经过了深夜零点。群主和老四第二天中午要坐火车离开拉萨,那会儿丝毫没有睡意,正在露天吧台边吃花生瓜子,喝啤酒饮料,边畅怀聊天。我们陪着天南海北地聊了一个多小时,然后才睡意朦胧地爬楼去房间休息。
我们所住的多人间是二楼后侧角的耳房,四角靠近中央位置立着暗红色的方柱,顶端的雕梁和铺板漆印了彩色的图案和花纹,内侧挨着墙壁或窗户的位置摆放着木制的高低床,隔着从屋梁悬垂下来的白纱,有种朦胧的古典美。
▲ 邦达仓夜色中的大门在邦达仓的第一夜,我感受着西藏昔日贵族和首富宅邸的风华,睡得格外安稳。
54
拉萨悠然慵懒的慢生活,从第二天清晨的九点多继续。明晃晃的太阳悬在天边,一望无际的天空没有一片云朵,蓝得格外通透。大片的阳光洒落在院落深处,映出了冷暖分明的阴影和光亮。
我和小三到庭院时,老四已经买来了夹肉油饼和甜茶。大快朵颐地吃完,我感觉自己已经深深喜欢上了夹肉油饼和甜茶的味道。只不过,我不知道是喜欢了拉萨而爱屋及乌,还是有了这些美食的味觉而更喜欢拉萨。
楼檐下的休闲吧台尚有丝丝的凉意,我们懒洋洋地窝进柔软的沙发,闲聊着,也告别着。不多一会儿,小九也过来了。
阳光切过楼檐的角,清透的蓝天就多了一圈圈太阳的光晕,花白得刺眼。无意识地凝望着天蓝,身体渐渐变得轻盈了,似乎要飘浮到遥远的天际。
快到中午的时候,群主和老四要动身离开了。小三、小九和我一起,把他们送到八廓街外江苏路的公交站,然后等着他们上了前往拉萨火车站的公交车,再挥手作别。终归是离别,伤感是难免的,或许,有些相逢的人,此生再也不见了。
在街巷遍布的八廓街,我辨不清来往的方向,便不去管那兜兜转转的路。少有一个人的时候,倒也不用跟着感觉走,他们比我会记路。穿着拖鞋,一路走过大街小巷,似乎没什么不妥,看看路上的人们,也无不是悠闲的、随意的、慵懒的。
▲ 多天天气下的八廓街角 ▲ 信徒在大昭寺前的叩拜 ▲ 小三妹在八廓街 ▲ 小三妹很会照顾人(右边是小八)得知我迷上了甜茶的味道,小九说,她觉得八廓街仓姑寺的甜茶最好喝。于是,我便跟着小九去仓姑寺茶馆,那会儿在邦达仓等着我们的加多宝,也一起过去。
仓姑寺茶馆的名气很大,但位置并不显眼,若不细心留意,也多半会跟街巷里其他商铺一样被直接忽视。穿过那道红色的大门走进半露天的院子,回神一看,茶馆里边果真是别有一番天地。陈旧的桌椅拥挤地排列着,狭窄的过道差不多能通过一个人,环境用破陋来形容丝毫不为过。在不甚明朗或者可以说昏暗的光线里,人们悠闲自在地喝着甜茶,面露微笑。若不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股甜丝丝的味道,我真怀疑自己穿越到了某个陈旧的时代,恍然置身于老旧的火车站候车室。
茶馆内少有汉人的面孔,一眼望过去,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藏族人。我们找了一处空位,挨着几个藏族人坐了下来。小九点餐拿来了一壶甜茶和两盘藏式包子,说是包子,以我看来就是大了一号的蒸饺。包子馅是牦牛肉,吃起来有些腻腻的口感,倒是甜茶的味道确实很不错。
小九说,仓姑寺茶馆是寺内尼姑经营的,而该寺是拉萨城内唯一的尼姑寺院,庙堂就建在茶馆的院后。
不知不觉地待了一两个小时,才意犹未尽地离开仓姑寺茶馆,缓步走回了邦达仓。午后时光舒适惬意的模式开启,听着古典悠扬的音乐,在楼檐下铺开明媚阳光的休闲吧台,继续给远方的人写着明信片。
之后,倚着斜阳躺在休闲吧柔软的沙发上,看着小八带过来的书,撒哈拉的故事。我对三毛所知并不多,也就喜欢几首她填词的歌曲,以及她创作剧本拍摄的电影滚滚红尘,听说过她与荷西的轶事。而那个傍晚,看过了这部以沙漠为背景的随笔后,我开始喜欢这个真性情的女作家,也在那么一刻,突然有了沙漠的向往。
拉萨午后的时光,在美好的文字间流淌得很快,很轻盈。
到了晚上八点过,暮色开始降临的时候,我和小三才出来找吃晚饭的地方。大抵是受了撒哈拉故事的影响,我心血来潮想去穆斯林清真餐馆吃饭。就这样,我们边转悠边找,最终在大昭寺广场附近的巷子里找到了一家回族餐馆。临夏面馆,葱爆牛肉的味道尤为不错。
55
拉萨的夜晚不会晚,拉萨的早晨也不会早,往往睡到了上午九点过,有阳光透过窗户铺洒进来的时候爬出被窝,才觉得起床的时间刚刚好。
这一天,我们到平日里买早餐的那家藏餐店,想继续点夹肉油饼和甜茶。藏族女老板说今天是藏历的节日,不做饼,但还是有甜茶卖。于是,我们要了一壶甜茶,外加手撕牦牛肉,坐在满是藏人的店铺里吃完,倒也是心满意足的。
五十张明信花了两个午后的时光写完了,林芝骑行时所拍藏族孩子的照片也冲印出来了,接下来就得尽快寄出去了。小三和小八跟我一起,一路晃悠悠地走过去。在人头攒动的市邮局排队,依次给明信片盖完了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纳木措、吉祥八宝法轮和吉祥如意藏文的印戳,再给照片装信封写下了地址,然后一起放进了柜台。
▲ 午后晴空下的布达拉宫惟愿那些远方的人收到明信片后,有那么一刻的开心和怀念。也希望那些藏族孩子看到照片时,也如初见时开怀地笑着。
小三想环绕拉萨城区骑行,我们网上搜索无果后,便沿街寻找和问询。拉萨市内极少有自行车出租行,即便找到了一两家代出租的青旅,也没有感觉合适的。这一计划落空后,我们就决定转到拉萨河去看看。
午后深蓝色的天空,开始被大片棉花糖似的云朵侵袭,却也不减阳光透出来的明媚。小三、小八和我,还有小三进藏途中认识的驴友陈哥同行,坐公交车先到达了拉萨河上的太阳岛,然后沿着河畔的环岛路转悠到了仙足岛。
太阳岛的住宅小区比较多,商场超市、宾馆酒店、KTV娱乐城一应俱全,而仙足岛的生活设施要少得多,反倒是青旅客栈不少。绕岛静静流淌的拉萨河水,在此时天空的影映下,呈现出了一片墨翡翠色,迎着阳光则跳跃出了星星点点的银光。拉萨河对岸连绵的群山,覆盖了一层嫩绿色的草皮,山脚下的川藏公路偶尔驰过一辆大货车。
▲ 拉萨河 ▲ 拉萨河水迎光泛起的星光越过河岸的石滩,趟进拉萨河的河水,脚底便是一阵深入骨髓的清凉。
仙足岛拉萨河南岸的道路内侧,有一长排贴着白瓷砖的藏式小楼。其间有一栋漆成红褐色的房屋,让人眼前一亮。门楣的木制招牌上,镌刻着溜金色的汉藏文,天堂时光旅行书店。店名下方还有一排小字,以梦为马,随风散落天涯。
这就是小三想来看看的书屋。
▲ 拉萨河畔的天堂时光 ▲ 书店小院进门靠左侧垂落的长布上,画满了驴友的涂鸦文字。庭院的遮阳伞下,有铺着民族风桌布或坐垫的桌椅,郁郁葱葱的花木随意地摆放在周围。还未走进书屋,从屋内传出的舒缓音乐,便已经让耳朵沉醉。
书屋里墙壁一侧的书架和中间的书桌,以及钢琴架上,摆满了旅行相关的书籍,而另一侧木架小格子间,则铺满了精美的明信片。在柔软灯光的照射下,明信片的风光美景自不必说,有大量雪域高原或异域风情的人物近照,仅是那一个个灿烂或羞涩的笑脸,便已光彩夺目,凝视间,似乎要把人的心都要融化掉了。
穿过一道小门,进到另一个小屋子,满目精致的书签,也让人爱不释手。在一处留言签名的挂布上,我看到这样一句话:为了自由的行走。
▲ 为了自由的行走 ▲ 书屋内大概是略偏僻的缘故,书屋内的人并不多,临窗的一排沙发上还有空位。有游人拿着书屋的印章往明信片上盖戳,蝴蝶、鸟、佛像、烛光、莲花、小脚印,几十种颇有特色的图案别有一番趣味。小三和小八挑了好看的明信片来写,我就选了精致的书写本和书签,然后拿着印章疯狂地盖起戳来,最后把自己随身带着的签名记事本,也逐页盖满了。
小小的空间里,弥漫着浓浓的文艺气息,夹杂着淡淡的书卷味道,让置身其间的人平添了几分纯净的柔情。看我盖戳的记事本写了很多的名字,有个姑娘便问我,聊过搭车徒步的经历后,她便在其中一页留下了几行娟秀的字迹:
旅程很辛苦,可一路有很多快乐。人生就是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不曾相识的人儿,榕毓。
我曾经很喜欢这句话,这是一度向往的。而后,我更喜欢的是,终于明白,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那些约好同行的人,一起相伴雨季,走过年华,但终有一天会在某个渡口离散。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
忽而,一阵骤雨落了下来,隔着宽大的窗户望出去,雨水在地面上溅起了大片的水花。正想着,终于与拉萨的雨相遇了,要是下缓了,来一个雨中漫步倒是不错,谁知才几分钟的时间,就停雨了。不一会儿,地面就干了,仿佛骤雨从未来过一般,仅有天空的一层乌云似乎是浅浅的佐证。
▲ 骤雨初歇的拉萨河傍晚傍晚七时,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天堂时光。
56
小八计划第二天搭车青藏线去兰州,想着要多带些拉萨的味道离开。于是,我们从天堂时光回到八廓街后,就走街串巷地寻找还有甜茶卖的藏餐馆。拉萨的甜茶到了晚上,卖得并不多。寻了好几条街巷,才找到一家,便欣喜的不得了。邻桌的藏族大哥邀我们一起吃牦牛肉包子,吃了几个,腻腻的口感也越发能接受了。
回到邦达仓,楼檐下的休闲吧沙发又成了我们的根据地。与小三、小八聊着天,有过往的故事,有未来的期待,更有离别的伤感。小八说他清晨会从小九朋友的借宿处直接离开,趁早去搭车,所以不让我们送别。
那晚,我们聊了很多的话题。至今想来,依稀有我旅行所要忘却的人。
凌晨近两点,我们在邦达仓的门口道别,然后目送小八离开。临别那紧紧的拥抱,于我们,既是旅行路上所遇朋友的珍重和相惜,也是各自继续前行的鼓励和祝福。
时光继续,拉萨的第五个上午,十点多才醒来。洗漱完,依旧是邦达仓斜对面绕赛藏餐店的夹肉油饼和甜茶。有所不同的是,我们从店面坐到了后边的院子里,小三尝鲜点了份藏面,觉得不错,便给我也点了一碗。
藏面的份量不多,吃起来的口感跟内地的面条大不相同,不仅不细腻没有爽滑的弹性,而且还似乎没有熟透,夹生的。倒是撒有少量盐、葱花和辣酱的牦牛肉汤,味道鲜美可口极了。
中午,小三的朋友亮哥乘机抵达拉萨后,我们一起去口味不错的临夏餐馆吃了午饭。回邦达仓的路上,小三看上了一家尼泊尔手工服饰店的衣服,我便一起买了一套。今年原想顺道去尼泊尔的,但由于学校办的身份证跟转回家乡的户籍地址不一致,护照没办下来,只好暂时作罢。此番穿着尼泊尔的服饰感受下异域风情,也算是遗憾的小小弥补了。
拉萨的大街小巷有各种着装的人们,我们在邦达仓换上尼泊尔服饰,倒也不觉得异样。反倒是超大裤裆的裤子,穿起来感觉很奇怪,好在是手工制作的棉麻布料,上衣的袖口也宽松,非常凉爽。
趁着拉萨明媚的天气,在邦达仓楼顶的楼道屋檐下洗完衣服,然后就想继续窝进休闲吧打发慵懒的时光。从楼道走下来,远远看到小三和亮哥聊天的吧台,还坐着一个未曾见过的小姑娘。
小三介绍说,七哥,她也是湖北人,跟你是老乡呢。
在拉萨遇到湖北的老乡,心里自然是高兴极了。她笑盈盈地跟我打了个招呼,也喊我七哥,然后说,琪姐刚跟我们聊到你,你就来了。随后,她自我介绍道,我叫付萍,七哥叫我小付、小萍都可以。
那会儿近处再看小萍,小小的脸庞戴着一幅黑框眼镜,也难掩她眼神的灵动,整一幅乖巧可爱的模样。接下来聊天便得知,小萍是湖北黄石人,在福建一所医科大学读书,有一个结伴来西藏的驴友小鹏。再过几天,小鹏就得乘火车返回北京上学,而她则想推迟开学报到,要往藏西阿里走一趟。
小萍说,她在出发前做了藏西的详细攻略,并打印成册带到了拉萨,现在正愁去藏西还没找到伙伴就认识了琪姐,然后听她说我要走新藏线去阿里,于是便想跟我同行。
看来,小三已经帮我找好了北上的伙伴。心里又多了一些感动,我答应了。
随后,我们见到了小鹏,一个微胖的小个子男孩。刚接触聊天时,他的言语不多,但挺诚恳的,与大家相处也比较和气。他们说,刚到拉萨这几天仅在市内转了转,接下来打算去羊卓雍措和纳木措。
大概是先前听小三说我是搭车来拉萨的,小萍就提议,让我带他们一起搭车去这两个西藏圣湖。小三的朋友亮哥是演员,也很想体验下搭车去旅行的乐趣。至于我和小三,自从抵达拉萨后,每天不是在八廓街转悠,便是在邦达仓窝着,任由时光悠然慵懒地挥霍。别说是拉萨近郊游客闻名的哲蚌寺、色拉寺,就连不远处无比神圣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似乎也没有那种迫切去探秘的意念。再想着,过几天我也得离开拉萨,如此,跟新伙伴们再度出发,也算得是给自己的拉萨时光添加一些别样的色彩。
大家很快达成了一致意见,第二天同行去山南地区浪卡子县的羊卓雍措。
傍晚,小九来消息说晚上请吃香辣虾,地点还是天海夜市。于是,小三和我带着亮哥,一起坐公交前去赴约。在拉萨能吃内地的美食,哪怕味道不够正宗,但也别有一番感觉,总归是让人非常开心和满足的。
分别后,小三、亮哥和我慢悠悠地走过大街小巷,抄近路径直回到了邦达仓。身着单薄的尼泊尔服饰,有一阵阵的凉意。在旅行的那段日子之后,在慵懒的拉萨时间里,不经意间,我已经忘记了时节尚是盛夏。或许,我本身就在忘却,忘到那一刻,连时日都一起忘了。不知光阴,任时光流淌着,飞逝着,也任心空落着。然后,继续前行的脚步,也不再匆匆了。
那般时光,最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