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大学之前,我总觉得自己会认识很多人,能有人跟我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可我的大学不是这样的。仔细想想,冷静想想,我还是不能将这种结果怪罪于外界环境。事在人为,不满意总是自己不够好。
上学期参加了几个部门、几个社团。人数怎么可能会少?虽然通讯录上的人多了一列又一列,可是熟悉的人也就是那么几个,很少有变动。其实大学交到寝室外的很好的朋友还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大家不是天天见面,最多混个脸熟。在人际交往方面,我一直做得不是很好。一部分是天性使然,另一部分是遇见三观相近的人实在是太少。我从来不相信性格互补这样的鬼话。没有接近的观念,日常在一起会很累。一件事情会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两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不肯退步,这样其实是最无奈又最可悲的。谁也没有错,坚持自己的观点又有什么错。也许最后觉得没必要争执坏了感情而笑着避过这个话题。可是心里真如表面上那般平静吗?不会。不理解、不满在心中慢慢滋生,友情开始变质。然后是无法理解、据理力争、不肯退让。
我曾经看到很多人为了改变自己,很努力地要融入一个与她们格格不入的圈子。一成不变是坏事,可是盲目改变的确是折磨。
小b是我的一个同学。都说十年寒窗苦读,我与她认识也是蛮久了。幼儿园就见过面,初高中都在一所学校。那是年纪小,特别喜欢悲春伤秋、感慨人生。现在想想还真是天真,那时能懂得什么东西呢。一段酸溜溜的文字就能把我的魂给勾走了。就是这样的我,和小b投得来。聊聊音乐和书籍,没有什么比自己的言论有人支持更让人兴奋的了。可是后来不一样了。我的圈子不大,但我知道我的圈子里的人忍得住寂寞,也承得住热闹。可她终究是没有发现我们也会热闹,也爱繁华。我不变态,她追求别的我当然是支持的。可我看见她融入另外的圈子是那样难。快乐吗,如此小心翼翼;满意吗,这样举步维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她最终还是做不到平衡两边,我们也做不到待她如初。她跟我们处了那么久,感情说放手就放手,一点情分也不留,这是其一。她和我们一起聊天、散步,却连我们真正的样子也不懂,这是其二。
交朋友,进圈子,都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你做好你自己,自然有圈子会容纳你。顺其自然让你非常舒服,也让那个圈子里的人觉得遇见你很开心。上刀山下火海不需要,但是归属感却是十分重要。有了归属感才会相信友情,有了感情才会热爱生活。
我是一个重感情、讲义气的人。友情就该拥有友情的样子,不沾一点铜臭味,不带分毫利益。对待友谊,我不用技巧。是不会,更是不齿。我会跟朋友说:“如果感到相处中有什么不舒服,就请跟我说。每个人性格都不同,说出来我们协调后改了就好了,不必忍也不要让我猜。”事情说出来,是误会的就解开,不成为彼此的心结。不要把自己当王,该服软时就服下软,世界上能当你朋友的不多,赶走一个就少一个。
枫读懂了秋,于是艳成一片红;我们半径相等,所以化成一个圆。
友情是重要,但是不能你不能成为友情的奴隶。所谓圈子不同,不必强融。退让,也不是退到悬崖边上。掌握好一个度,在自己坚守的界限里处理它。实在是不行,一拍两散呗。找的是朋友,又不是找虐。该放手时就该毫不犹豫,该转身时就该潇潇洒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