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说家
青春无悔:06 坚心从教

青春无悔:06 坚心从教

作者: 路福 | 来源:发表于2018-08-27 09:49 被阅读132次

    在这些忙忙碌碌的老师中间,王丽萍是最突出的一个。郝志昆每天7点到校,她总是紧随其后。郝志昆每天下午离校时,往往还剩下的一个老师就是她,催她回家时总能感受到她异样的目光。

    郝志昆尽管情窦开得晚,也还是能感受到她对自己的情愫。那天办公室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时候,她走到他办公桌前,递上一块精致的眼镜布。他知道,她是让他擦亮眼睛,看透自己的一往情深。

    都是成年人,都有自己的家庭,他不想让自己的女儿找个后爸或者后妈。同事之间有好感,很正常,经常接触,日久生情,也是情有可原。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上帝创造了男女,彼此之间的吸引也是无可厚非。

    也许时间长了,有了一些变故,这段情就会慢慢平淡,然后波澜不兴。

    郝志昆很不善言谈,小学和初中都是在农村,家庭比较贫困。但由于父亲是个工人,每月有点工资,在村里还算不上特别穷。初中上了两年。毕业那年,赶上部分初中在由两年制改三年制,改三年制的学校没有毕业生,于是他拾了个蹦枣,考上了县城内唯一的高中。上高中那年13岁,还是个孩子,但他特别能吃苦,记忆力又好,读了几年高中后,毕业那年就考上了大学。

    那时候考上学就等于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成为了一个真正吃商品粮的“公家人”。本来无人问津的他成了香饽饽,说媳妇的媒人往来不绝。

    后来郝志昆的初中老师给他介绍了一个初中同学,正是他情窦初开时的暗恋对象,一时窃喜不已。

    郝志昆的父亲坚决反对再找一个农业户口的媳妇,自己两头忙了一辈子,不想自己的儿子再重蹈覆辙。拧不过自己的父亲,只好婉言谢绝。

    在大学快毕业的那年,同班的一个女同学闯进了他的生活。女同学外号“假小子”,做事风风火火,两人很投缘。毕业后各自回自己的县城,她去找了他好多次,他一次也没有去找她。她一气之下给他发了封要和别人结婚的信,想激他过来看她。结果他信以为真,几个月后便结了婚,再见面时只能满面悔恨。

    此后,郝志昆对感情什么的失去了信心,全心全意投入了工作。在固义中学的那几年高考中,所带的学生成绩没出过地区前五名。

    身边的同事好多通过各种关系出了行,郝志昆一直无动于衷。

    那些年是个男人就不想当老师,“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但出了行就不一样了。八十年代初,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干部队伍要求学历。出了行的教师由于学历高,大多是县委县政府等机关要害部门,而且进步很快。现在各个大局的一把手局长,多是那个时候从教师队伍里出去的。

    郝志昆起初也不想当老师,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没有填一所师范学校,但因为服从调剂,最后被师范学校录取。

    上大学期间的一些事儿慢慢改变了他的想法。生物专业的实验课很多,有些实验的时间很长,过了晚上12点还没结束的很常见。让郝志昆感动的是这些老教授,大多已过了退休的年龄,实验时有实验教师在就完全可以了,可这些老教授们总是坚持到结束。

    实验等待结果的间隙,和这些老教授们聊天,谈到为什么不回去休息时,有的说回去也没事,有的说怕出问题不放心,还有的说就是喜欢看你们的一步步操作是否规范,担心浪费了药品,损坏了仪器,那台分光仪我可是用了20多年。

    没有人说什么豪言壮语,但郝志昆能感觉出,他们内心深处对学生的关心,对教育的热爱。

    郝志昆最喜欢的科目是《植物生理学》,成绩也最好,在学校的刊物上还发表了几篇论文,老师郑艾玉特别欣赏他。为了培养他的语言表达能力,郑老师还让他在班内上了一节《线粒体》示范课。

    到现在郝志昆还记得那节课结束时的短暂沉默,耳边还时常想起那如雷般持续了好长时间的掌声,霎时有了当老师会很有成就感。

    用自己的学识去影响更多的人,还有那个岗位比当老师更合适?

    毕业的那年,系里安排了一个往届的师兄来做报告。这位师兄叫杨石旺,现在是赵圈中学教务主任。杨石望讲到他在满天冰雪中对学生进行家访的坎坷,讲到过年时不回家给学习困难生补课的艰难,除夕夜时被家长拉去家吃饺子的动人场景,还讲到连续三年对一个智障学生的教育,最终铁树开花的故事。这些事例让郝志昆大为震动,逐渐坚定了终生从教的决心。

    初登讲台的那几年,望着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郝志昆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年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教师节,面对一张张往日和现在学生的贺卡,感觉就是金秋丰硕的收获。

    随着教学风格的日益成熟,以优异的成绩送走一届又一届学生,心中的自豪感与日俱增。

    每想到身边出行的同事,郝志昆总是认为“人各有志”。当官需要瞒上欺下,当面是人,背后是鬼,郝志昆不屑为之也不能为之。当老师始终有自己的三尺讲台,每当踏上讲台,就有一种传经布道的神圣感。想到这里的每一个学生将来都是国家的建设者,他感到自己肩膀上担负的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所以,尽管后来有很多出行的机会,他都是婉言谢绝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春无悔:06 坚心从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zh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