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天天被父母催着学习,说要好好努力。本以为长大了就不用学习了,谁能想到,等到父母不在催学习的时候,反而学得比以前更起劲了。在现在这个社会,我们不努力好好提升自己,多学习知识,被淘汰出社会只需要短短几年。
可是当我们努力的去学习时,又会发现,以前父母都没教过怎么去学习,只是天天叫我们去学习。没人教过学习的方法,现在自己去学习的时候,就会非常吃力。
本来时间就很紧,每天可以抽出来学习的时间就几个小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懂一些学习的方法,仅凭蛮力来的话,无疑是低效,吃力不讨好。到头来付出了汗水,还学不到东西,还不如天天刷抖音,开阔一下眼界来得实际。
最近一周,我自己也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方法,阅读了相关的书籍。发现有几个学习方法非常的好用。
不管我们学的是什么知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和我们自身产生联系。想要把一个新的知识点牢牢记住,除了要实践,还得结合我们学过的知识,不能让新的知识点孤立了。
像我平常断断续续的有去保持做每日计划,可是效果一直不怎么好。在看到《学习之道》里面讲的,做计划最好是做一周的计划,然后再细分到每天,每天的任务量尽可能少。然后我发现,自己做计划喜欢贪多。
其实人的意志力很有限,如果在做计划这一块花费太多精力,那么实行起来会很累。结合《学习之道》讲的内容,我把新的方法融合到自己原本的方法里面,做了调整。现在,我会先把不重要的计划都砍掉,着重去做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学习之道》是一本方法论的书,里面提到了很多方法,除了做计划,还有学习的时候,不能总是全神贯注的学习。相信很多人都羡慕那些随时都能进入状态专注力好的人,可是光有专注力还不够的,我们还得学会让大脑在不怎么紧绷的状态下去学习。
这里讲的是两种学习的思维模式,一个是专注模式,一个是分散模式。学习新领域知识的时候,不要一上来就对其中的一两本书死磕,多去看一下别的同领域的书籍。通过分散模式,把这个领域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再对其中的好的书籍,进行专注的学习。
包括我们阅读一本新的书籍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强调,不要一上来就读正文内容,多去看一下这本书的封面、结尾、序言和大纲。其含义就是通过走马观花式的阅读,让我们在心中先对这本书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感受这本书大概是讲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然后,再用专注模式阅读,这样会大大增加自己的学习效率。
学习的方法有很多,记得学到新的方法后,要和自己原本的方法,进行结合,再实践调整,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