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拆不成器
加班和回家陪孩子过生日,你选择哪个——你能分辨轻重缓急吗?

加班和回家陪孩子过生日,你选择哪个——你能分辨轻重缓急吗?

作者: 努力的熊猫yaoli | 来源:发表于2021-01-01 23:35 被阅读0次

1.人生太短,选择还多

有一个经典的选择题:你和家人约好,今天晚上按时回家,一家人一起庆祝孩子的生日,孩子也非常期待。可是,临近下班呢,你却接到了领导的安排,有一项任务必须今天完成,所以下班后要留下来加班。

成年人的生活,充满了不易:

孩子的生日,一年只有一次。但是,每年也都有一次,今年不一起,明年还可以一起;

工作不按时完成,会影响自己在领导心中的可信任度。但是,任务是做不完的,这一次不加班,不会是决定性的影响。

那到底是选择暂时放下工作,回家兑现给孩子的承诺,还是选择工作,让家人失望呢?

类似的选择还会有很多很多:

疫情防控常态化、各地不间断的零星爆发的当前形势,春节期间,我们是选择温情,回家团聚,还是选择坚持,留守小家?

今年的日子不好过,收入下降,我是全力以赴多挣钱,维持现在的生活质量,还是挤时间给自己充电,期待未来更好的生活值?

每天工作回家已经很疲倦了,我是优先给自己放松,孩子学习什么的,先放一边,还是洗洗脸,开始陪太子攻书的另类加班中?

……

选择做一项,就意味着我们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那一边,同时,势必另外一项选择上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就会被压缩。

那应该怎么来做选择呢?是先做这个后做那个,还是只做这个不做那个?是两个同时做,还是两个同时不做?

——如何做选择,方法很多,而这些答案中,有一个公认很棒的答案:按照轻重缓急来做选择。也就是按照下图,把所有代办事项分配到四个象限,根据优先级别来分别处理,这是提高效率、优化时间管理的利器。

摘于《让你的时间多一倍》第31页

感觉很简单,是吧?

相信很多伙伴都在使用这个分类方法,是吧?

灵魂问答:

——你感觉你对时间和精力的利用,已经很高效了吗?

——(⊙o⊙)……不知道……有没有参考答案在哪里?

——呃……没有参考答案,只有参考书。推荐你去看法国人法比安.奥利卡尔所著的《让你的时间多一倍》。

书籍封面

2.轻重缓急,你分配对了吗?

我们来看看灵魂参考书中的相关内容:

摘于《让你的时间多一倍》第10页

很吃惊吧,我们每天至少要做35000次决定!每一次决定,其实背后都是有判断依据的。而且每一个选择,都对应着付出相应的时间和精力。

比如,明天的早餐,我决定吃煎饼果子,因为想多睡一会儿。如果我决定吃烤面包,因为我才买了烤面包的机器,所以必须要早起一些,烤好面包,吃的时候还需要刷上果酱或者奶酪,并准备一杯热牛奶。

再比如说,新接到老板的一个任务,如果我决定马上就做,因为是总经理交代的,那其他工作自然就延缓了。如果我决定先放放,因为手上工作的deadline马上就要到了,那新工作自然就延后了。

这些决定都是瞬间就完成了,但是决定的过程,也是依据了轻重缓急,而且也对应着相应的时间精力需求,对吧?

那问题来了:

这个做决定的依据,如果是“本能”的轻重缓急,是大脑“自动”模式下选择的,那如何能够确保是合适的?

如果不能适合当下的情形,那我们是不是很容易就会出现类似于:忙的晕头转向,却依旧丢三落四、依旧效率极低、依旧经常被否定的窘况。

更让人难受的是,我们还找不到原因,也不知道解决办法,因为,我们的的确确按照优先级别来处理所有待办事项的呀,o(╥﹏╥)o

现在,作者告诉我们原因了:有可能判定轻重缓急的依据是错误的。

为了避免这种窘境,我们需要:事先建立一套原则,按照这个原则来做轻重缓急的判断。

3.轻重缓急的依据——人生信条—— 人生的动力

这个原则,对组织而言,是价值观,对于个人而言,就是人生信条。

我们国家的核心价值观里有富强、和谐等,所以面对疫情,国家可以不考虑经济成本来拯救每一个生命。我们选择家里蹲,也是因为我们有爱国、友善的人生信条。

回到本文开篇的那个选择题:加班还是陪孩子过生日,如果我们依据事先建立的人生信条,就更容易做出决定:比如事业是我们的人生信条,那“加班”就会放在“紧急重要”项,优先做;如果温情是我们的人生信条,那“陪孩子”就会放在“紧急重要”项,优先完成。

每一个待办事项划分到哪一个区域,是依据我们的“人生信条”来进行分类的,即便是无意识的决定,也是依据我们潜意识里面的“人生信条”来做出判断的。

举一个“拖延症患者”常见的行为例子:本来计划在网上查一些资料,却受网上跳出来的其他链接吸引,点开去看,然后不知不觉就看了半小时……

点开其他链接,这是选择,我们无意识,是大脑依据我们潜意识里面的人生信条做出的决定,并把行动指令发给了手,然后心脑配合,在这些链接上花了半个小时。

再举一个“时间管理践行者”的行为例子:下班前打开待办事项清单,根据紧急重要判定优先等级,然后安排第二天的工作计划。

判定等级,这是一个选择,可能是有意识的,可能是无意识的。如果是无意识的,那是大脑依据我们潜意识里面的人生信条做出的决定。如果是有意识的,那可能属于短暂行为,比如原本人生信条是自由,但是某项任务的deadline很短了,那“趋利避害”就会压倒自由,让我们做出新的决定。一旦deadline的压力消失,自由重新回归c位,那我们会自然而然的做出别的决定。

所以,人生信条有一个很明显的作用:当我们的选择符合人生信条时,我们的动力会加持,我们使用时间的有效率会更高。

所以,很明显,我们需要找出我们的人生信条,让我们在有意识做选择的时候,能够让选择尽可能与人生信条吻合,而且通过刻意练习,让无意识的选择,也与人生信条吻合,避免后悔药。

4.如何寻找人生信条

那么,如何找到我们的人生信条呢?作者很明确的告诉我们两个步骤:

摘于《让你的时间多一倍》第62页

第一步:梳理清单。

这里的清单,包括三个:近期目标清单、愿望清单、梦想清单。

这三个清单,也要分先后顺序。首先是近期目标清单,其次是愿望清单,两个清单完成后,通读数遍,然后开始整理梦想清单。

前两个清单,注重于“收集”,可以多次使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来收集,也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想最多的主意,并逐字记录。同时,清单可能并不是一次性就收集完,我们还可以第二次、第三次收集,直至想不出新的主意为止。

完成前面两个清单后,就可以开始进行第三个清单——愿望清单。

愿望清单注重于“整理”,不是一次性的,可能需要多次修改,也可以花几天时间来思考。直至确信自己找到了前进的动力和指引方向为止。

而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愿望清单没有任何具体的限制,例如时间、数量、范围等等任何限制都没有,清晰的、模糊的都可以。

第二步:抽象清单

在这一步中,需要对三个清单进行统一的抽象归纳,重点在于“寻交集”,也就是寻找所有目标、计划、愿望的“共同点”。

以作者的案例来进行说明:

摘于《让你的时间多一倍》第64页

从上面一张图可以看出,抽象清单的目的是寻找到“人生信条”。

方法就是:一遍又一遍的做“交集”。这个过程需要多次做,而且还需要多花一段时间来做,因为做交集的这个决定过程,也需要时间的沉淀和验证。

对于“拖延症患者”,对于“选择困难症患者”,“人生信条”就是像指南针,一直指向最高动力。寻找人生信条,也是时间管理者进行时间规划的初始出发点。

相关文章

  • 加班和回家陪孩子过生日,你选择哪个——你能分辨轻重缓急吗?

    1.人生太短,选择还多 有一个经典的选择题:你和家人约好,今天晚上按时回家,一家人一起庆祝孩子的生日,孩子也非常期...

  • 闭眼与黑夜

    黑 你是否尝试过, 在黑夜里, 闭眼又睁眼。 可是, 你分辨过, 哪个是闭眼的黑, 哪个是黑夜的黑吗?...

  • 国庆你加班吗?

    国庆小长假,你是怎么渡过的,是陪家人旅游还是在加班。加班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加班能享受法定的三倍工资吗? 你是在企...

  • 要事第一

    先要学会让自己分辨哪个是重要的事,哪个是紧急地事,才能将事情按轻重缓急清楚的分辨出来,更好的合理安排好做事顺序,该...

  • 小小成本·大大收益·又轻松的工作真的存在吗????共享健康体检小

    你找到工作了吗? 你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吗? 每天加班加点的付出有得到回报吗? 工作的同时你又有时间陪家人和孩子吗? ...

  • 想过你能陪孩子多久吗?

    你想过你能陪孩子多久吗? 0—3岁,你是他的全部。 4—12岁, 你是他的晚上。 13—18岁, 你是他的周末。 ...

  • 女性面试杂谈

    应对女生特有的提问 1.你能出差吗? 2.你能加班吗? 3.你什么时候结婚生孩子? a)没有男朋友不能描述成一种失...

  • 掌控情绪

    平常你能否感知自己的情绪呢? 能分辨出来情绪控制你还是你掌控情绪吗? 今天天气预报是大风黄色预警,下班骑电动车回家...

  • 忙碌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的原则

    1.能在白天做完的工作尽量不要带回家 如果晚上加班就要牺牲陪孩子的时间,不仅错过家庭教育的最佳时期,也使你和孩子的...

  • 【营销破局(58)】“形象越熟悉,买单越容易”

    不知诸君平常有没有收到一些商家赠送的礼品?如果是家人拿回家的礼品,拿到你手上时,你能马上分辨出(想起)是哪个商家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加班和回家陪孩子过生日,你选择哪个——你能分辨轻重缓急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dj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