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健康&养生
杨黎明:被抛弃,是伴随我们一生的风险

杨黎明:被抛弃,是伴随我们一生的风险

作者: 1a5ddbff2689 | 来源:发表于2018-10-31 14:10 被阅读22次

“被抛弃”,似乎是伴随我们一生的风险。它就像魔鬼一般,从我们形成胚胎,享有生命的那一刻起,便阴魂不散似的,时时刻刻笼罩着我们,直至我们平静地,或痛苦地离开这个世界。在我们短暂而漫长的一生中,我们将面临各种不同形态,不同“风味”的抛弃,例如:被父母抛弃、被雇主抛弃、被朋友抛弃、被爱人抛弃、被子女抛弃、被时代抛弃。当然,我们也会在不经意间,或深思熟虑后,以不同的理由,抛弃别人。                                                              ——题记

今天,在抖音里偶然刷到的一个视频,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弦。视频中,作者拍摄了一盆看上去像是金桔的盆景,盛开着星星点点的小白花,顽强地摇曳在寒风中。作者是北京一家企业的女CEO,她在视频中写道:“一盆被我抛弃的花,居然在冬天里盛开。”这话,或许只是作者不经意间的感慨,但却像一阵冷飕飕的寒风,吹进了我的心,令我直打寒颤。特别是其中“抛弃”二字,像一把尖锐的匕首,直刺我的心灵,刺得我痛彻心扉,思绪万千。

看完视频,我不禁感慨:一盆花,被主人看腻了,会被无情地抛弃;一只宠物,被主人玩腻了,同样也会被无情地抛弃。这只是人与物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发生的“抛弃”与“被抛弃”。那么,我们人与人之间呢?又何尝不是如此?要么抛弃别人,要么被别人抛弃。例如:一个女人,被她深爱的男人看腻了,玩腻了,抑或不爱了,便会被其无情地抛弃;一个男人,一旦仕途受挫,生意破产、事业倒塌,抑或突发重病,卧床不起,便可能会被其所深爱的女人抛弃;一个孩子,刚出生,甚至还在腹中,便可能会被其父母以各种理由抛弃,甚至杀害;一位久卧病床的老人,可能会被其不孝的子女抛弃。诸如此类的人间悲剧,每天都在竞相上演。

作者:杨黎明

“被抛弃”,似乎是伴随我们一生的风险。它就像魔鬼一般,从我们形成胚胎,享有生命的那一刻起,便阴魂不散似的,时时刻刻笼罩着我们,直至我们平静地,或痛苦地离开这个世界。在我们短暂而漫长的一生中,我们将面临各种不同形态,不同“风味”的抛弃,例如:被父母抛弃、被雇主抛弃、被朋友抛弃、被爱人抛弃、被子女抛弃、被时代抛弃。当然,我们也会在不经意间,或深思熟虑后,以不同的理由,抛弃别人。

被父母抛弃

似乎,自从我们成为胚胎,享有生命的那一刻起,直至长大成人,自食其力的这个阶段,几乎每天都在无可逃避地,承受着可能被自己生身父母抛弃,甚至是杀害的风险。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这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早已司空见惯的人间悲剧。重要的是,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在上演。他们或因超生,或因性别歧视、先天性疾病、未婚先孕、无力抚养等等,种种原因,而被自己的生身父母主动地,或被迫地遗弃,甚至杀害。有些孩子,还没来得及感受人世间的一缕阳光,便被自己的生身父母杀死在腹中。而后,被轻描淡写地概括为“引产”或“流产”。

就在刚才,正当我行文至此时,网页中突然弹出一则新闻:广东高州市一名男子,将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女儿扔下山崖,并声称:“是男孩绝不抛弃”。事情是这样的:10月26日早上7点半,高州市马贵镇卫生院的医生查房时,发现一名刚出生的女婴失踪,询问其父母:“孩子哪去了?”,却被其轻描淡写地告知:“没有了,不见了。”医生顿时感觉情况不妙,于是马上报警。待警察到来之后,其父亲黎某不得不承认,是自己在当日凌晨一点多钟,将孩子扔进了山崖,并称:“如果是个男孩,决不会抛弃。”据医生回忆,头天晚上11点多,孩子还在,并未发现任何异常。也就是说,其父亲在孩子刚出生几个小时后,便将这个健康的孩子,丧心病狂地扔进了峡谷。幸亏孩子命大。当禽兽父亲,将包裹着的婴儿扔进峡谷时,被意外地挂在了离地面30多米的树枝上,这可怜的孩子才侥幸捡回一条命。事发后,警察替天行道,将该男子刑事拘留。真是理所当然的,恶有恶报,大快人心。

无独有偶,几年前另一则类似的新闻,令我至今难以忘怀。一名孕妇在医院生下一名女婴,孩子刚出生不久,产妇去上了一趟厕所回来,却发现孩子不见了。经四处找寻,竟意外地发现孩子被扔在了住院部楼下,楼梯后面的角落里。遗憾的是,孩子已经死亡。后经报警后,孩子的奶奶承认了自己杀害孙女的犯罪事实。原来其奶奶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非常严重,趁其儿媳妇上厕所之际,偷偷地将孩子抱到楼梯后面角落里,将其活活掐死并弃尸。后来这位冷血的老太婆,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个人感觉法律还是便宜了她。

类似这样的例子,真是数不胜数,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每当看到这种冷血的人间悲剧,我们似乎都难免要惊出一身冷汗。感觉我们自己能够活到今天,似乎纯属意外,或者侥幸。是呀,庆幸我们幼稚年少时,没有被自己的生身父母杀害或抛弃。

有一天,一位女同事在工作群里闲聊时感叹说:“天下父母都是伟大的。”我立马纠正她说:“你可以说自己的父母是伟大的,但绝对不能说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是伟大的。”难道不是吗?这一出出生身父母杀害或抛弃自己孩子的案例,一再证明并非所有生育孩子后的男女,都能成为爱子如命的伟大父母。事实上,当自己孩子的存在,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质量时,有些冷血的父母,便会毫不吝惜地抛弃,甚至杀害自己的亲生孩子。毕竟人有两种属性,分别是:人性和动物性。只有人性才有爱的功能,而动物性的本质,是利己自私的,完全没有爱的功能。人的行为,有时,是由人性主导的,而有时是由动物性主导的。当人的自身利益受到外界的其他个体威胁时,人体内在的两种属性,便会相互博弈。博弈的结果,当人性占上风时,便会促使人类表达出爱的行为。可当动物属性占上风时,人类便会表现出自私、冷血,甚至残暴的行为。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是谁。因此,被自己父母抛弃或杀害,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之初,都无可逃避,也无法抵御的风险。这个风险,将贯穿我们从胚胎时期起,直至我们独立于父母,自食其力的那一天。

被雇主抛弃

一位朋友,在聚会时突然幽怨地感叹:“哎,我真是悲哀,到了而立之年,人家立业立言,我却连个工作都找不到。更悲哀的是,我身无一技之长。”这位朋友本身是一位非常吃苦耐劳的人,最近因为失业,而感到非常焦虑。

由于家境贫寒,她上完初中十几岁就出来打工了。从流水线的工人开始做起。年纪稍微大一点后,应聘到超市里站柜台,做促销员。从此,开始进入销售行业,并在一家食品公司,从18岁干到31岁,一干就是13年。直到去年年底,她被医生诊断为:子宫肌瘤,不得不要请长假做手术。可当她手术痊愈后,给他们公司领导打电话,正准备回去上班时,却被领导委婉地告知:“目前公司业务不景气,你先在家里养好身体,等业务情况有所好转时,再通知你回来上班。”显然,这明摆着就是被委婉地开除了。她虽然伤心难过,但除此之外,又还能怎样呢?

其实每个人,从进入职场的第一天起,便无不例外地每天过着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的日子。生怕因为干得不好,而被老板开除,丢了饭碗。不仅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而且还要和同事中的“好人”、“小人”、“老人”、“新人”,斗智斗勇,和谐相处。身为打工族的人,每天诚惶诚恐,害怕被老板炒鱿鱼;身为老板的人,每天诚惶诚恐,害怕被老顾客抛弃。因此,为了抵御这种被老板,被雇主,被客户抛弃的风险,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别无选择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开足马力,勇往直前,尽心尽力地把每一项工作做好。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老板创造剩余价值。即使自己生病,也得硬撑着,死撑着。这是不是很残酷?可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无可逃避的现实生活。

还记得那则网络上广为流传,小鸡与母鸡对话的寓言故事吗?有一天,小鸡突然问母鸡:“妈妈,今天可否不用下蛋,带我出去玩啊?”母鸡回答到:“孩子,不行的,我要工作,我要下蛋”。“妈妈,你不是已经下了许多蛋了吗?”小鸡问。母鸡意味深长地对小鸡说:一天一个蛋,刀斧靠边站”。孩子你要记住: 存在,是因为创造价值。淘汰,是因为价值丧失。过去的价值,不代表未来的地位。所以,我们每天都要努力,都要为主人下蛋,才不至于被主人杀害。这则寓言故事,虽然令我们感到很心酸,但心酸之余,我们又不得不感叹:老母鸡言之有理。它道出了我们职场江湖中,一条永恒不变的生存法则,那就是:只有永不停歇地,超值超额地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老板创造剩余价值,才不至于被老板,被雇主,被客户抛弃。才能最大可能地,抵御这种危及我们生存的风险。

被朋友抛弃

陈浩,站在空荡荡的办公室落地玻璃窗前,面朝窗外,背对着我,像一位穿越过来的古人,吐着烟圈,慢悠悠地说:“人世间最可怕的不是失败,不是死亡,更不是牢狱之灾,而是被自己的朋友欺骗和抛弃。”其实,我深深地理解他此时的感受。也能理解,他为何会有如此感叹。对其遭遇,谈不上同情,只是觉得有些可惜。因为,这完全是他自己“作”出来的结果。

记得九年前,他高中刚上一年半,便辍学出来打工。经一老乡介绍,他给一个卖桶装水的老板送水。这工作就是个体力活,每天骑着电瓶车穿行在大街小巷,楼宇之间。给每个公司送水,时间一长,也认识了不少人。后来,有一家卖营养品的公司老板,见其人很勤快,而且热情,又特别善良,便把他招进了公司做招商业务员。陈浩凭借自己骨子里天生的好胜心,再加上自己在送水过程中结识的一些人脉,以此作为种子客户,来开展业务。他花三年的时间,做到了公司招商部总监的位置,领导着手下70多个业务员。后来社会上出现投资房地产的热潮,他老板也忍不住跟风,逐渐将重心转向了做房地产,这与陈浩发生了价值取向上的分歧。于是,他不得不与这家公司挥手作别。从那公司出来后,他思前想后,最后决定自己创业。利用之前的一些客户资源,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营养品公司。“蜂王”走了,之前他手下的那些“工蜂”,就自然而然地追随着他出来一起打拼。

短短两年时间,他便轻而易举地实现了上千万的利润。这一年,他23岁。俗话说,人有三大不幸。分别是:少年得志、飞来横财、出身豪门。陈浩算是占了其中之一,即:少年得志。虽然陈浩出生贫寒,是实打实吃过苦受过罪的人,但最终也没能够逃过“少年得志”的潜规则。23岁,这正好是一个正常人恋爱的年龄。一个风华正茂,正值少年得志的男人,手上又掌握着大量现金,此时如果犯错误,那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不犯错误,那才奇怪呢。

刚富起来的陈浩,无论如何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日渐剧烈的膨胀,以至价值观日渐扭曲。那段时间,白天顺风顺水地开着公司,晚上由三五个手下心腹前呼后拥着,光顾各个酒吧或夜总会。刚开始只是K歌看戏,喝花酒。后来发展到捧戏子,包夜嫖娼,夜不归宿。对钱,更是逐渐失去了概念。以“挥金如土”来形容他当时的状态,再恰当不过了。一个晚上,随随便便就几万,甚至是几十万的花销。只要她高兴了,大手一挥,就给陪酒女郎几百几千,甚至是上万元小费。

有一天,他醒来感觉自己浑身无力。以为是头天晚上酒喝多了,于是也就没太在意。吃了一点他女朋友递过来的胶囊,说是一种“营养片”。没过多久,竟然又开始活力四射了。其女朋友告诉他,那是她表哥从国外带回来的,是一种具有抗衰老功效的“复方营养片”。价格很贵,但效果很好。由此,陈浩便不知不觉地对这种“营养片”上瘾,一吃就活力四射,不吃就浑身没劲。直到有一天,陈浩像往常一样在一家夜总会消遣时,被破门而入的警察,抓嫖在床。他本以为自己只是个嫖娼,罚点钱,行政拘留几天就了事。没想到例行尿检后,自己的尿检居然呈现毒品阳性,这令他大为震惊。如梦初醒的他,才意识到原来女朋友每天给自己吃的所谓“营养片”,就是传说中的“大麻”。毫无悬念,陈浩被当即拘留。经调查,鉴于陈浩此前未参与过毒品贩卖,而被从轻处罚。行政处罚后,被收押戒毒所,强制戒毒六个月。其女朋友被抓捕归案,以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零六个月。

半年后,从戒毒所出来的陈浩,一个人孤零零的,心灰意冷地回到自己公司。意料之中,公司里早已人去楼空,只剩下杂乱无章的办公桌椅。你能很容易想象得出,在空荡荡的写字楼里,一个曾经辉煌过,现已成光杆司令之人,内心巨大的落差,以及难以言喻的悲凉。浑浑噩噩两个多月后,他痛定思痛,决定重振旗鼓,以期东山再起。这时他开始给自己各个朋友打电话,以筹集公司启动资金。可结果令其非常意外,要么手机拨出去是空号;要么打通后,被对方直接挂掉,随后提示对方手机已关机;要么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搪塞,拒绝。电话越打,心里越凉。

他曾认为自己这些朋友,都是一帮可以过命的兄弟,并一直引以为豪。繁华落幕后的今天,他才认识到,自己所谓的铁哥们,不过是一帮酒肉朋友。自己曾引以为傲的兄弟情,不过是吹弹可破的纸质交情。俗话说,患难见真情。短短半年时间,自己意外地经历了人情冷暖,可谓:冰火两重天。被女友欺骗,被朋友抛弃。他站在窗前,慢悠悠地抽着烟,目光呆呆地看着远方,他似乎在思索着:何为爱情?何为友情?未来的路,又在何方?

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因此,不管多么理性的人,都难免会有感情用事之时。除此之外,似乎我们每个人都会犯同一种低级错误:那就是容易将我们现实生活中,与他人之间,带有某种利益交易的合作,误会成交情、友情,甚至是爱情。当利益诉求,能持续获得满足时,这种因合作而建立的“感情”,会形成“很铁”的假象。只有当利益诉求链断裂时,才能看清所谓的“真情”,不过是色彩斑斓的肥皂泡而已。这如同在海边游泳,只有当潮水褪去时,才能看清谁穿了裤衩,谁是赤身裸体。因此,经历事业过山车,跌入低谷的陈浩,会被自己所谓的“朋友”抛弃,又有何奇怪呢?

被爱人抛弃

谈到婚姻,那可曾是刘振山有生以来,最自豪的事情。如今却意外地成为他们村老少爷们,茶余饭后的笑柄。不过,谈笑过后,人们还是会由衷地感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想一想刘镇山当年,那可是十里八村赫赫有名的传奇人物。虽然他没有立过什么丰功伟绩,但他却在自己那个村创造了三个“第一”记录,分别是:第一个百万富翁;第一个买小轿车的人;第一个娶城里姑娘做老婆的人。这些事情对于城里人来说,那是不足挂齿的小事。但在十几年前,在一个闭塞落后的小县城里,能办到这些的,那绝非凡人。

撇开他当前失败的婚姻来讲,提起刘振山,人们还是会个个竖起大拇指,对其赞不绝口的。熟悉刘振山的乡亲,都知道他一路走来的艰辛。刘振山12岁那年,其父亲不幸去世,留下她母子四人。连给父亲买棺材的钱,都是相亲们凑的。刘振山是老幺,上面还有两个姐姐。他母亲时年三十五岁,正当年轻。可为了拉扯几个孩子,硬是没有改嫁,直至把三个孩子养大成人。由于家里经济困难,刘振山上到初二上学期,便辍学了。跟随他舅舅去了省城,做建筑工人。在一个建筑工地上,做了两年苦力后,工地的包工头,见其年轻力壮,头脑灵活,便招他做了自己的私人助理,兼司机。在给包工头做助理和司机时,慢慢地熟悉了工程承揽、投标、分包、转包等事项。俗话说,机会总是等待有所准备的人。2002年,他得到一条消息:他们县里要建一个文化广场,正在广泛招标。于是,刘振山作为他老板的代理人,参与了这次竞标,并最终获胜。此后,刘振山在自己县城接连承包了好几个大工程。虽然是帮老板打工,但自己也赚了不少。几个大工程下来,刘振山理所当然地成了他们村第一个百万富翁,并且成了他们村第一个开小轿车的人。不仅在老家给母亲建起了小洋楼,还在省城买了房子。

两年后,在县城承包工程的业务往来中,刘振山有幸认识了他们县里负责城建工作的副县长刘建生的女儿刘新月。刘新月在县里工商局上班,与身为包工头的刘振山谈情说爱,算不上门当户对,也谈不上门第悬殊。他们算是自由恋爱,作为女方父亲的刘建生,在得知他们俩的恋情后,不支持也不反对。当然,也没有过多的干涉。算是一位非常开明的父亲。由此,她们俩便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谈恋爱时,他们俩有点偷偷摸摸。可到婚礼那天,那可是异常的高调。套用宋丹丹在小品里的那句经典台词来说,那就是:那场面,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在那闭塞的小县城,那可谓是特大新闻,轰动一时。一时之间,农村穷小子娶了县太爷的女儿,也被当地老百姓夸张地传为非常励志的“心灵鸡汤”。

婚后第二年,漂亮的妻子便为他诞下一个漂亮的女儿。这本该是一个令人艳羡的幸福之家。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来。很不幸的是,2015年,刘振山在一次检查工程进度时,意外地脚下踩空,从楼上跌落下来。当时摔得不省人事,经抢救后,命算是保住了,但腰椎粉碎性骨折,使他成了永远都无法站起来的植物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稳定后,其老婆刘新月便把他送回了老家,让其母亲照料。她自己则带着女儿,永远地离开了那个家。如今,十多年过去了,他老婆和女儿再也没有回去看过他一眼。刘振山还是一日复一日地躺在床上,由年迈的母亲照料着他。像小时候照顾自己那样,继续照料着人到中年的儿子。那种心酸,可想而知。刘振山眼中早已流干了能流的泪,只剩下心里如刀割般的疼痛。曾经令他无比自豪的婚姻,如今成了他心里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更重要的是,成了十里八村乡亲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热恋中的人,往往会认为自己所拥有的爱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情。幸福婚姻中的人,往往也会认为自己所拥有的婚姻,是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婚姻。殊不知,爱情和婚姻也像家具一样,即便外形相同,其内在材质也各不相同。例如:有经不起火烧的木质;有经不起腐蚀的铁质;也有经不起暴晒的塑料材质;更有吹弹可破的纸质。你所拥有的是何种材质的爱情或婚姻,那不是你凭主观感觉可以判断的。只有一起经历过大灾大难后,才能见证你的爱情或婚姻,是否是烈火金刚。可以说没有经历过考验的“爱情”都不能叫:爱情。顶多只能叫:两个互有好感之人的交情。同理,没有经历过考验的“婚姻”,也不能叫:婚姻。顶多只能叫:两个互有好感之人,搭伙过日子。事实上,只有少数人的爱情,能够经历大灾大难的考验。大多数人的爱情,只要碰上些许挫折,便可能像掉地上的玻璃一样,碎成渣。因此,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我们也遭遇刘振山那样的不幸,我们所深爱的人,是否还会与我们携手同行,患难与共?还是像刘新月那样,决绝地转身离去?

被孩子抛弃

在得知王阿婆去世的消息时,我心里非常难过。告知我这一消息的,是一民间公益组织的朋友。他发给我一张王阿婆死后的遗容照,令我久久难以释怀。从照片上看,刘阿婆的尸体被发现时,已死亡多日,尸体高度腐烂。尸体上覆盖着破烂的棉被,周围散落着脏兮兮的衣物。我在想:王阿婆的现在,有可能是我们大部分人的未来。即使我们有儿有女,可能也不例外。

还是在三年前,我跟随救助她的民间公益组织,去看望过她。那年,王阿婆86岁。虽然腿脚行走不便,但思维清晰,与人交流无障碍。王阿婆其实不是姓王,只是他最后一任丈夫姓王。由于不知道她的名字,因此村里人都称呼她为:王阿婆。至于她自己到底姓什么,叫什么,哪里人,均一概记不起来了。

不了解的人,可能会以为王阿婆肯定是个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才至于死了都无人知晓。错,你们都误会了。其实,王阿婆嫁过两任丈夫,曾先后生育有四个女儿。十八岁时初婚,嫁给邻县的第一任丈夫,接连生了三个女儿。可是,封闭落后的农村,重男轻女思想非常严重。这接连生三个女儿,那还得了?在他婆家看来,这不亚于生了三个祸害。因此,不仅婆家人非常嫌弃厌恶她,就连她丈夫也怪罪于她。为泄愤,隔三差五拳打脚踢殴打她。因此,为了活命,王阿婆不得不从家里逃出来。

大概四十几年前,一个初冬的早晨。时年53岁一直未娶的王木匠,有一天出工时,在距家三四里地的小路上发现了奄奄一息的王阿婆。看她还有气,好心的王木匠便把她背回了家,喂些热米汤,把她救了回来。至此,王阿婆便在王木匠家住了下来。王木匠对她,可谓疼爱有加。平时,阿婆在家操持田地家务,王木匠则出去接活,挣些现钱。在一起第二年,他们便有了自己的女儿,成为和和美美的三口之家。

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他们家女儿也已21岁,长成了水灵灵的大姑娘。可是谁曾想,这自己亲生亲养,一手带大的姑娘,却跟着来村里收核桃的卡车司机跑了。说是去外面打工赚钱,没想到一去不复返。这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让视女儿为掌上明珠的夫妻俩,一时之间怎么受得了呢?王木匠就因为这事,而一病不起,不久后便撒手人寰,留下孤苦人丁的王阿婆。临死前一年,王木匠亲手打了两具棺材,夫妻俩每人一副。这成了他们家最豪华的家具。

王木匠走后,王阿婆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寡老人。她每天必做的事情是,坐在屋前长凳上,木呆呆地看着远方。如果有人来,哪怕是陌生人,也能让她高兴好几天。后来,一民间公益组织将她纳入了救助对象。大概每隔半年,会有公益人士上门,给她送去一些生活用品。平时,得托村里人买油盐柴米。她把每个来访的公益人士,都视为自己的孩子。每年自己家的核桃熟透了,她都会拄着拐,步履蹒跚地去一个个捡回来。自己不舍得吃,都是晒干后,放进自己的那口棺材里。每次有公益组织的人来访,临走时,一定要把那些核桃强塞给他们,以示感激。

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养儿是为防老。意思就是:人们通过养育儿女,来解决在老年阶段的经济和生活有所依靠的养老问题。产生这种观念的直接原因,是老人赡养问题得不到社会的解决,而必须通过家庭自身来解决。可事实上,并非每个为人儿为人女的人,都为自己父母实现了“养老”的梦想。像王阿婆的这种,生儿育女一大群,可最终还是落得个老来无依的例子,比比皆是。特别是边远农村,千千万万留守老人。他们有儿有女,但常年在外,就留下老头老太太守着破旧老房。病了,无人问。死了,无人知。请问,如果说这不是一种抛弃,那又是什么?生养了孩子,终老仍旧孤苦伶仃。这等于夫妻俩花一生,为自己养育了一个“谎言”。有人养一个“谎言”,有人养一群“谎言”。写到这里,我在想:如果我们无心孝敬父母,或无力孝敬父母,抑或子欲孝而亲不待,那么,我们就是父母花一生心血养育的“谎言”。我不知道,有多少读者会以一个“谎言”的身份,阅读此文。

被时代抛弃

一次,我在杭州东站等火车。由于离发车时间还很早,于是便在站前广场上闲逛。突然有个大约20来岁的女子过来问我说:“大哥,请问卖票的地方在哪?我要买票。”我随手给她一指,她马上顺着我所指的方向而去,并随口说了句:“谢谢!”此时,我突然想起手机上就能买票,我自己就是那样买的,省得排队的麻烦。因此,我赶紧大声提醒她:“喂,你在手机上就可以买票,没必要去售票处排队买呀!”我话音刚落,她驻足停步,回过头来很疑惑地问我说:“手机上能买火车票,这怎么可能呢?”她斜着眼睛瞟了我一眼,转身继续朝售票厅走去。当时,我还真有些许失落。一片好心,却被人家当成骗子。简直是热脸蛋,贴人家的冷屁股。

用手机买火车票,早已是人人皆知的生活常识。除了一些年纪大的人,不会操作外,年轻人大都会操作。退一步讲,即使没有用手机买过火车票,也该听说过可以用手机买火车票呀。没想到那女子对这种人人皆知的生活常识,却闻所未闻,这似乎令人难以理解。其实,仔细想想,该女子之所以孤陋寡闻,不过是因为脱离了时代。大概有两种可能:要么是文化程度太低;要么就是常年生活在落后闭塞的环境。因此,不知不觉地脱离了社会,脱离了时代。像是刚从监狱里放出来似的,抑或是从别的朝代穿越过来的。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其增长速度,毫无疑问,已走在世界前列。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我国当前社会的变化,可谓毫不夸张。我们曾以古代“四大发明”得瑟几千年,如今“新四大发明”:高铁、网络支付、共享单车、网购,不仅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而且也毫无疑问地增加了我们国人的得瑟资本。许多外国人,在我们国家生活久了,用惯了支付宝、微信,坐惯了高铁,骑惯了共享单车,回到他们自己的国家,反而不习惯了。还记得么?有一法国人在网络视频中大呼:“微信、支付宝,你们什么时候来我们法国,拯救我们?”虽是一句普通老百姓的戏言,但这话似乎能让我们每个中国人,为自己的国家如此强大,而感到无比自豪。内心油然生出一种感慨: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国家昌盛,则民族亦昌盛。国家就像一架大型机器,我们每个国民都是其中的一个零件。如果我们不能够随着“机器”同步运转,如果我们固步自封,不思进取,那么,我们迟早会被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时代抛弃,或淘汰。那将是我们个人自己的悲哀!

在我们漫长或短暂的一生中,要面临各种“款式”,各种“风格”,各种“风味”的抛弃。毫无疑问,“被抛弃”,会是伴随我们一生的风险。不是吗?即便我们在幼年时逃过了父母的抛弃,侥幸地活了下来。那么,接下来,我们是否还能避免被老板,被雇主抛弃?显然不能,因为是否抛弃我们的主动权不在于我们,而在于我们的雇主,我们的老板。我们努力工作,只能降低这种被他们抛弃的风险,但不能完全避免这种风险的降临。除此之外,我们是否能避免被朋友抛弃、被爱人抛弃、被子女抛弃、被时代抛弃呢?依然不能,因为同样的道理:是否会被他们抛弃,这不是完全取决于我们。我们用心地去爱自己的朋友,爱自己的爱人,爱我们的子女,追随我们的时代,这并不能完全避免被他们抛弃。理由是:如果我们的朋友、爱人、子女不懂得感恩呢,是不是照样会抛弃我们?如果我们追随时代的脚步,跟不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呢,我们是不是照样会被我们的时代抛弃?由此看来,“被抛弃”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无以逃避的宿命。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提倡努力工作,善待朋友,善待爱人,善待子女,追随时代呢?其实,这并不矛盾。我们做好自己,努力工作,善待朋友,善待爱人,善待子女,追随时代,并不是为了规避被他们抛弃的风险,而只是为了降低这种风险而已!

相关文章

  • 杨黎明:被抛弃,是伴随我们一生的风险

    “被抛弃”,似乎是伴随我们一生的风险。它就像魔鬼一般,从我们形成胚胎,享有生命的那一刻起,便阴魂不散似的,时时刻刻...

  • 这7种恐惧,你有吗

    我们常会感受到的7中恐惧 1 害怕被抛弃 在一生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被抛弃的经历。你曾感觉到被抛弃过吗?比如TA甩...

  • 有的人拒绝你,不是你不好。而是你太好。

    爱情是美好得。甚至是最为美好的,倒也是也伴随着危机。我们担心爱的人不爱我们,我们担心在爱里被抛弃。爱的越...

  • 美丽世界的孤儿

    我们习惯被抛弃 我们忍受被抛弃 我们总是被抛弃 我们讨厌被抛弃 (一) 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哪资格谈论生活?但是...

  • 低风险创业

    风险,无处不在,会伴随着我们一生。 风险发生前一刻,大家很少能设想到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风险从来不会做预告。 过于...

  • #20161128#本周进度75%

    零风险偏误:不管风险是99%还是1%,我们都同样害怕,我们只信任零风险。风险无时无刻不伴随着人们,告别零风险的想象...

  • 戬心故事之西海二哥

    敖寸心离开杨府的时候,脑海里只有被杨戬抛弃的事实。自己抛弃西海,最终被自己忠爱的老公抛弃了。敖寸心沉浸在自...

  • 『Day154』《瓦尔登湖》

    我们必须学会自己苏醒,使自己保持清醒,不靠机械的帮助,而是寄厚望于黎明,就算我们在酣睡之际,黎明也不会抛弃我们。通...

  • 【得到】贾宁财务思维课第十九课90-2-88

    19 | 风险量化:点线面法 这一讲,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量化投资风险。 投资一定会伴随风险。你肯...

  • “被看见” ,是伴随一生的心灵渴求

    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1104天早安问候。 一位陌生的朋友给我留言:“超级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黎明:被抛弃,是伴随我们一生的风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fa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