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阵,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的冲突刷遍了整个朋友圈。特别是在自媒体时代,大家就像看热闹一样,观看来自战场的各类实录。但是对于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这个来自高加索地区的这小国—亚美尼亚,实在遥远而又陌生。
我对亚美尼亚感兴趣的原因,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国,三次令我刮目相看。第一次,当读到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基督教王国时;第二,当看到耶路撒冷老城四个区中,亚美尼亚人竟然独占一个区域时;第三,当听到亚美尼亚的大姓氏,马米科尼扬家族来自中国时。我想,任何一个熟悉宗教历史的人,看到这几点一定也会对这个遥远的小国家发生兴趣。
亚美尼亚与中国的渊源
我想,亚美尼亚人对中国的认知,一定远高于中国人对其的认知。在《亚美尼亚史》中明确记载,马米科尼扬家族的始祖名为马抗,公元三世纪由中国迁徙而来。马抗自称其父为中国一位国王,他因罪而出走波斯,为避免和中国交恶,波斯皇帝就让马抗投奔其属国——亚美尼亚。亚美尼亚国王特尔达特二世收留了马抗,并且根据当地的传统赐姓马米科尼杨(Mamikonean)。至今,马米尼科扬依旧是亚美尼亚人民族中的一个大姓氏。在亚美尼亚,其实不仅姓马米科尼扬的人知道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国,几乎所有的亚美尼亚人都知道这一点,这主要是因为马氏家族后裔出了两位为亚美尼亚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民族英雄。
公元450年,波斯人强制亚美尼亚人改信拜火教,激起了亚美尼亚人的反抗,起义军的统帅就是马抗的后代瓦尔丹-马米科尼扬(Saint Vartan Mamikonian)。482年,东亚美尼亚在瓦尔丹·马米科尼扬的侄儿——瓦安·马米科尼扬的领导下,再次爆发了反对波斯人统治的起义,最终迫使波斯当局签署和约,使亚美尼亚实际上恢复了自治地位。从此,瓦尔丹和瓦安-马米科尼扬就成了争取亚美尼亚民族解放和独立的英雄。
关于马抗到底在中国是谁的后裔呢?根据其所属年代,属于中国三国时期,且全家被诛等,马抗是“五虎上将”马超的后代可能性非常大。而且马超本身就有羌胡血统,其统帅部队擅长使用西式的长标枪等武器,行军作战采用西式密集军阵。马超家族和中亚联系非常密切,其后代为躲避追杀,逃往西亚避难是非常合乎逻辑的。
世界上第一个基督教国家
我已经记不清到底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听说亚美尼亚这个国家,然而这个人口只有300万的小国,在世界宗教史上确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公元301年达特拉三世立基督教为国教,这是世界第一个基督教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单一宗教的国家。这比君士坦丁颁布的米兰敕令还早十二年,等到罗马帝国正式宣布基督教为国教时,那已经是公元380年的事了。我也是因为这点,开始关注这个不起眼的小国。
我第一次拿到耶路撒冷老城区地图时,上面赫然划分出四大区域:基督徒区,穆斯林区,犹太区和亚美尼亚区。犹太人区域当然可以理解,这本身就是人家的地盘,基督徒区和穆斯林区也好理解,因为这两个宗教为圣城打了1000多年,双方都在老城区均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唯独亚美尼亚区,似乎显的格格不入,是什么原因能使这一个小的不起眼的外来民族,在这生根发芽,并且四分老城呢?我想,这和他们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基督教国家无不关系吧!
亚美尼亚福音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二使徒巴多罗买和达太,且巴多罗买最后殉道于此。亚美尼亚的使徒教会和埃塞俄比亚正教会以及埃及科普特(Coptic)正教会同源,因未追随451年迦克墩会义的基督二性论,一直和主流东正教和罗马公教的保持相对独立的距离。
亚美尼亚使徒教会是一个非常古老教会,他们教会的仪式仍然维持在第4世纪巴塞尔(Basil,330-379) 的形态,使用古典亚美尼亚文。如果你有幸参加亚美尼亚的人的礼拜,感受其古老的敬拜的仪式,那么你一定会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我第一次在耶路撒冷圣墓堂碰见亚美尼亚人的礼拜时,着时被吓了一跳,如果不是听到他们高唱哈利路亚,我一定以为这是某种古老的巫祝仪式。我出来后问旁边的犹太老师,为什么他们的礼拜如此奇怪呢?老师的回家简单而又经典:那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教会。
正是因为亚美尼亚人对信仰传统的固守,使其在相继经历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和苏联的统治后,依旧固执地坚守着最初的基督信仰。正如在大英图书馆工作的亚美尼亚专家内尔塞贤(Vrej Nersessian)说:“在这漫长的历史里,我们前后被超过约30个帝国统治,时间对我们变得没有意义。”
关于埃里温和亚拉腊山的传说
就传说的悠久性来说,恐怕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和亚美尼亚相比。
亚美尼亚的首都埃里温(Yerevan)和远处土耳其境内的亚拉腊山(Ararat)相望,今天所提到的亚美尼亚地理上属于东亚美尼亚,而亚拉腊山和古都阿尼(Ani)、亚拉腊平原和凡湖盆地,这些历史上亚美尼亚文明的中心,地理上属于西亚美尼亚范围,如今属于土耳其境内。
亚拉腊山也是传说中洪水退后诺亚方舟停留的地方,对于自称是诺亚的直系后裔的亚美尼亚人,亚拉腊山自然是他们心中的神圣之地,失去圣山亚拉腊是亚美尼亚人心中永远的伤痛。亚拉腊山主宰着埃里温的天际线,这个自称是诺亚最小的儿子雅弗后裔民族称:这是一个永恒的提示——人类在地球上生活是因了上帝的恩泽。
埃里温传说是诺亚从亚拉腊上上下来后,亲手建立的城市,诺亚在这里铸坛,献祭,与上帝立约。根据此传说,埃里温就是洪水后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城市。仅仅凭这一点,恐怕如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传说能赶上其悠久性。
充满苦难的流浪商业民族
众所周知,犹太人是一个充满苦难的商业民族,亚美尼亚人亦是如此。世界上很难有第三个民族像犹太人和亚美尼亚人一样,在苦难的历史进程中,固守自己的信仰维持文化向心力,同时通过发展商业提升民族的经济地位。这是少有的靠着商业和信仰,在夹缝中顽强生存的民族。从历史角度来看,亚美尼亚人所承受的苦难比犹太人更甚。
公元前95年至前65年间,亚美尼亚在的提格兰二世(Tigrane II the Great)的领导之下,成为当时西亚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其疆域从今天的里海、地中海一带一直绵延到埃及。然而,就像犹太王国昙花一现的辉煌一样,在罗马帝国和安息帝国夹攻之下,亚美尼亚沦为了罗马的一个省份,而东部的亚美尼亚地区被安息帝国瓜分。从此,这个民族就走向被异族统治和逼迫的苦难历史。
生活在中西方丝绸之路十字路口的亚美尼亚,自带商业的属性,特别是波斯帝国在丝绸之路上收取高额的关税后,亚美尼亚一度成了东方货物通向西方的中转站。阿拉伯人在征服亚美尼亚后,强迫亚美尼亚人改信伊斯兰教,大量亚美尼亚人被迫分散到亚欧各地,流浪在各个国家中发挥着自己的商业才能。直到今天,亚美尼亚的海外侨胞大概800到1000万,是亚美尼亚本国的三倍。亚美尼亚海外侨胞,用自己在本国的影响力,滋润着母国的发展,这点和犹太民族非常相似。
亚美尼亚大屠杀
说到这个民族最悲惨的一页,就是发生在1915年至1917年,土耳其对其国内的亚美尼亚人进行的种族灭绝式的清洗。当时土耳其境内的大约200万亚美尼亚人,其中150万死于非命,成年亚美尼亚男性几乎消失殆尽。此等规模,相对于小民族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相对于德国人对犹太人的忏悔,土耳其人至今仍不承认这场种族灭绝式的大屠杀,一直找各种理由淡化,推脱责任。
俄土百年战争中,俄国一点点蚕食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土,因为信仰同宗的原因,亚美尼亚人一直和俄国有的比较近,俄国占领高加索地区后,也帮助亚美尼亚人重新回到了故土。这点引起的奥斯曼土耳其的忌恨,同时因为亚美尼亚人在帝国的巨大财富,引起了很多底层穆斯林的觊觎。就这样,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之前,土耳其政府用一系列手段,并放纵士兵对亚美尼亚为所欲为,造成了这场空前绝后,惨无人道的种族灭绝…
具体的悲惨情景,非几句话能够表述清楚。这场悲剧不仅没有人承认,而且在国际上也知之甚少,在宣传上,亚美尼亚人和犹太人差的太远。这场灭绝事件,可以看成是伊斯兰和基督教的冲突代表事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