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一本温柔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
作者武志红这样评价自己的著作《为何家会伤人》。我却只能同意后半句。
读后的感受是:这是一本“三个头脑”才能读懂的转变之书。
“三个头脑”分别是 :富有灵性直觉的“天生的头脑”,乐于主动探索的“书本的头脑”,惯于倾注感受的“生活的头脑”。
如此,才能完成公式:
读《为何家会伤人》=解析童年+信仰理论+重建亲密关系+自我疗愈。
否则,这本书将揭开旧伤疤,使你面对血淋淋的新伤口惊慌失措,弃书而逃。
当然,无论温柔还是疼痛,如果能领悟书中真谛,照书中指示方向,重建“自我关系”“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那这本书的“有用”是毋庸质疑的。
-2-
自我关系核心词:真实
什么是真实?
电影《无问东西》里有一句话,深入人心。
把自己交给繁忙,得到的是踏实,却不是真实。
太多人误把“踏实”当“真实”。
内心戏始终围绕别人展开,眸中神采因别人而存在,口中话语是别人说过千万次的“稳妥”,笔下文字是前人反复嚼过的秽物。
不活里子,却活面子。不问内心,却问世人。
这些都是“不真实”的典型表现。
当然,我说的也包括自己。
晚间,妈妈打来电话。几句闲聊后,进入正题。妈妈谈春节期间亲戚的“闲言碎语”。说我平时待亲戚们的好都是白瞎,今年过年没回家,便有人说三道四,混得不好都不敢回家了。
知道妈妈是隐忍之人,好些话都烂在肚里。也就对我能说出抱怨之词。我便只是听着,并不辩解。
快挂电话时,妈妈习惯性地说了一句鼓励的话,她说:“我知道我的女儿什么时候都是最优秀的,他们没有资格瞧不起我的女儿。”
我轻轻说了一句:“我不需要别人瞧得起。”
本想再加一句:“我是为自己而活,自己看得起自己就行。”怕妈妈太敏感,到嘴的话便又收了回来。
是的,那被省掉的话在妈妈眼里“太不争气”,是不上进、不积极。对她来说,我始终是那个奋力奔跑、让她“心想事成”、凡事听话照做、如“超人”一般的女儿。
从未告诉过妈妈,如今的我,听到这 “鼓励”,并不开心,甚至心里是不舒服的。
就像看到了扬起的鞭子,情不自禁地,我又要开始奔跑。虽然那扬起的鞭子叫——爱。
理解妈妈的处境,明白她终生要“扬眉吐气”的要强。
但现在的我,变了。不再为这样的“要强”全力以赴,不再用婚姻家庭的委屈换取原生家庭的“面子”。
我心中有一种新的声音:我帮不了妈妈,我只是女儿,并不是她自己。 “扬眉吐气”不是我幸福的标准,心灵的自由才是我的价值追求。
很喜欢书中一句话:
你如何看待万事万物,这是你最深的存在。
妈妈如何看待亲戚,看待孩子所需要的“争气”,那是妈妈存在的方式。
我的“争气”是只为实现自我价值,而绝不只是遂了妈妈的心愿。
这样想着,我对妈妈的爱未减反增了。
我清晰地看到,在将“妈妈”和“我”分离之时,我积压的“怨”也在减退,终如一缕青烟消散在记忆深处。
我的孩子,我的另一半,不会明白,这本书以后,这通电话之后,为何我发火的次数减少,为何我不再纠结“是否有出息”,为何我不再被停不下来的焦虑所包围?
英国心理学家温妮克特提出真自我和假自我的概念,他认为: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自己的感受而构建;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围绕着妈妈的感受而构建。
家是爱的地方,家之所以也会伤人,是因为最爱的人,也必将对自己影响最大。
孩子天然会以父母爱自己的方式,衍生出一套适应父母之爱的方式,养成“迎合”“奉献”“控制”“依赖”等品性,以度过“虚弱”的童年,以致掩盖了真实的自己。
可是,人会终身追逐“真自我”,力图将“假自我”的外壳退去,达成王阳明所说的“身心灵共同体”。
可见,“真实”是活在当下的一种能力,而活在当下是撞见幸福的捷径。
-3-
亲子关系核心词:分离
三月以前,爱是不分离。
我同意“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是,心理学上的起跑线比大家想象的更早。
婴儿的前三个月,请“溺爱”TA。这才是起跑的正确方式。
三岁前的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怎么对待他们都可以。等孩子长大,知道了好坏,才需要好好对待。
这是中国家长习惯性的认识,是亲子关系的“功利”,也成为处理亲子关系的普遍误区,更使孩子在成长的起点受挫。
三个月以前,给予孩子多细致的照料都不过分,妈妈全神贯注关注新生命,抛开生育之痛,抛开家庭矛盾,一切所作所为都只为满足新生儿的需要。
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原始母爱贯注”。这一时期母婴关系的质量,将成为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石。
三岁以前,健康是不要有长期分离。
武志红认为,中国目前的社会现实,让“三岁以前不要有长期分离(超过两个星期以上的分离)”成为一句空话,所以,与此相对应的,中国人的心理状况堪忧也成为现实。
三岁以前,与孩子分离的原因很多:工作需要,生活需要,创业需要等等。
只是看完此书,请停止使用“都是为了孩子好”这个理由。这样的理由,太缺乏心理常识。
《为何家会伤人》提醒我们,不能分开的理由只有一个:
孩子需要通过母亲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这个时期的分离,可能会使孩子终身缺乏安全感。
青春期,爱是给一间心房。
给青春期的孩子一间心房。
“你家房子多大?”
这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能力的父母总是尽量将房子买大一些。尤其是二胎开放,三房两厅成了生活的标配。让每个小孩都能住自己的房间,中国父母视之为扛在肩上的责任。
如果物质的房子这么重要,那心灵的房子是否也有“三室两厅”呢?
物质世界的界限,彰显着经济能力,更重要的价值该是“尊重”的意识,对孩子自由空间的尊重,对生命个体自由的尊重。
社会发展新时期,作为合格的父母,“三室两厅”也应该成为心房的标配。这样的心房,共处一家,血脉相通,但每个个体有自己的心灵空间,且界限清晰。
青春期,孩子进,父母退。这是生命发展的规律,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必需。
如果孩子没有秘密,那么孩子永远不能长大。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
成人之后,“真爱”是分离。
武志红在书的末尾指出爱的六大谎言,排在最前面的两个是: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
武志红用太多真实的故事,证明着关于爱的谎言。他摇旗呐喊:有的父母“不爱”,有的父母“假爱”。旨在提醒许多受伤的孩子懂得自我保护,召唤父母的“真爱”。
龙应台在《目送》一书中,谈及母子缘分,她这样写道:“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孩子)的背影渐行渐远”。
这是人格独立的母亲处理亲子关系的豁达和智慧。有些父母却一辈子要将子女抓在手里,照料成人子女生活,蛮横干涉子女婚姻,甚至在“婆媳”之间挑起战争。
用武志红的话说,就是“将自我寄生在了孩子身上”,将无知当了爱的“特权”。
不同阶段,不同的分离。
然而,其本质都是父母围绕孩子真实成长需要而给予的“真爱”。
-4-
夫妻关系核心词:感受
一次心理学课,授课老师让学员进行角色扮演。情境是针对爱“管事”的妈妈而开的家庭会议,学员可按自己的生活体验自然演绎,无所谓对错与好坏。
我的一位年长的朋友被老师点名扮演“爸爸”,另挑了三名学员分别扮演“妈妈”“儿子”和“女儿”。
朋友属于慢条斯理,十分理性的人,凡事都能分析个一二三来。交往多年,没见他大声说过话,也没见着一张生气的脸。
我很好奇老师的“选角”。认为这场演绎会缺少冲突,满心觉得好朋友必然会是一个“好爸爸”。
“开演”没几分钟,情节却急转直下,全家攻击的矛头直指“爸爸”,而将矛盾不断激化的竟然是“爸爸”的说理。
以往听来无懈可击的“说理”,当事人却完全听不进去,甚至带着激烈的反抗情绪,“爸爸”被“一家子”堵了嘴。
本色出演的朋友竟有些慌乱,一时有理说不出。
等演绎结束,老师问“这个家存在什么问题”?
学员们争先回答。有的说,家庭成员性格不合,有的说“妈妈”太情绪化,有的说“爸爸”像在应付工作,有的说这个家没有规则。
众说纷纭之后,大家都期待地望向老师。
老师的答案是:
“这个家最大的问题是:感受没被看见。”
“爸爸”开口第一句话就错了,后面一路错下去。全程说理,没有一句关注了家人的感受。这与其说是一种习惯,不如说是对亲密关系的“隐秘拒绝”。作为对“爸爸”的回应,每一个人都争论着自己的道理。
“爸爸”太理性,想用理道清事实,用建议解决问题,导致“妈妈”的焦虑和不被理解的感受一直被忽视,毫无存在感。为了制造存在感,“妈妈”转向孩子,对他们进行控制,孩子则反抗控制。
武志红老师有相关的解读:
什么叫如其所是呢?就是,对方怎么感受的,这才是事实,我们要按照对方的感受去理解他。
想要越过感受,“谈事实”、“做评价”、“出主意”都是可能换来“吵架”“攻击”和那句“你不理解我”的。
因为,感受比“事情对错”、“问题解决”和“吵架输赢”更重要,或者说,感受是当下最重要的事实。
武志红将“感受”表述为:
存在=被感受。
你忽视我的感受,导致我的“不存在”,导致我认为“你不爱我”。
胡适认为,世界上最可恶的,莫过于一张生气的脸。
人人都不愿看一张生气的脸,那就掌握使它展露笑脸的要诀。
别着急问发生了什么,不要问生气的原因, 不要急于提出你的“好主意”,更不要有丝毫的厌烦和指责。
生气或高兴,脸不同,动机一样:
“如果爱我,请看见我的感受,并以同理心看待它。”
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家里可以有情绪,可以吵架, 只是不要忽视了“感受”的价值,那是培植爱的沃土。
-5-
什么是好书?
有人喜欢酣畅淋漓,有人喜欢情节曲折,有人喜欢文笔优美,有人喜欢情意绵延,有人喜欢思想深邃,也有人喜欢剑指锋芒。
一本书接受着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挑战。
我喜欢《为何家会伤人》,这是一本读来会痛的书。
是人就怕痛,但并不会因此而放弃自我疗愈、造福家庭的机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