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下课,看到订阅号列表里,被微信更新刷了屏。读者群里,用苹果手机的沙拉第一个演示了炸屏功能。
有点意思。
不知不觉,微信已经走过了十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聊天软件,发展成一款月活超过12亿的庞然大物。中国人的社交方式、消费方式,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悄悄被微信改变。
我们的生活中,再也离不开微信。
我自己,大概是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微信,算是身边朋友中用微信比较早的那一波。刚刚用微信搜索圈定时间轴查找了下,显示出第一条朋友圈,发布于2014年1月1日。
在那条朋友圈下面留言点赞的朋友,有几个早已在彼此的生活里消失,连点赞之交都谈不上。
本文原创首发自同名公众号截至写下这段文字,我的微信好友数量,正好2440个。
这其中有亲人、朋友,同行老师,也有不少已经变成朋友的学生家长。当然,肯定会有一部分微信好友,早都忘了是什么时候加的,看TA朋友圈,也只剩孤单单的一条灰线。大概率上,发送条消息过去后,系统会显示发送失败:
××开启了朋友验证,你还不是他的好友。
那些早已走散的人儿,就这么相忘于江湖。
十年,弹指一挥,迎来送往。生活,在变得越来越平淡的同时,社交圈子,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集中。而伴随着社交圈子的集中,发朋友圈时,再也不是简单的分享生活。
微商自不用说,本就是依附于朋友圈赚钱;不少有推广营销需求的朋友,也会时不时的在朋友圈打个广告。那些不在营销岗的朋友,随着生活趋于平淡稳定,朋友圈早已成了三天可见,偶尔,看到他们发的朋友圈,不是替身边的亲人朋友转发大病众筹,就是应单位要求转发相关行业资讯。
中年人的朋友圈,虽不至于昏聩到转发养生投资类的假消息,但大多也已枯燥到乏善可陈。
如果不是用垃圾信息刷屏太狠,我仍会偶尔点个赞支持下。
都得讨生活,我懂。
本文原创首发自同名公众号十年前,微博风头正盛。围观改变中国的口号,造就了一批靠自媒体流量先富起来的公知。
十年后,微博没落,脱发理财广告狗皮膏药般穿插在时间线里。除了偶尔吃瓜时上微博看看,再也没了刷微博的兴致。
十年前,智能手机在大陆还远未普及,大部分人的沟通方式,还是以电话短信为主,只有当双方的QQ同时在线时,才能进行网聊。当一方准备下线时,还会跟另一方说一句:先下了,886
十年后,QQ成了工作时发送保存文档资料的渠道,再也没人关心自己等级升到了几个太阳——除了工作时偶尔的接收发送文档,QQ已经没什么人用了。
十年前,我们都还年轻,会踌躇满志地规划着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会因为在工作中学到某个新东西而兴奋。
十年后,大多数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已稳定到波澜不惊,平淡到死水一潭。
十年前,我们是朋友、是同学、是同事;十年后,不少朋友、同学、同事都已渐行渐远,相忘于江湖。
本文原创首发自同名公众号音乐人何勇在《钟鼓楼》里唱道:
钟鼓楼吸着那尘烟,任你们画着他的脸。
十年了,钟鼓楼一直都在。时间改变了很多,又似乎什么都没有。像极了已经走过十年的微信。
人来人往,热热闹闹,变了的,只是那片光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