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二 这世上一定存在着善良,值得我们奋战到底。
有一天人类将失去勇气,我们会众叛亲离,一败涂地,但不是在今天;有一天邪将胜正,人类的世界也会完全毁灭,但不是在今天。今天我们要誓死奋战,为了人们在世上所珍惜的一切,一定要奋战到底!帝国的人类。
事情源于陈六土父子一场几天前争论。
陈三石,一位身在美国的金融男,陈六土儿子。
陈六土不留情面地批评自己的儿子:你逻辑坏了吧。大年三十的惨案也能算治安不好?美国的枪击暴力事件每年比帝国多很多啊。帝国治安绝对好过西方发达国家。
于是爷俩围绕治安展开了辩论。陈三石去各种中英文网站找数据,发现一个让他沮丧的事实,在各种评估中,帝国的治安确实没有他认为的那样坏。(当然它背后的逻辑是吏治,这个今后会写文章谈谈)然后陈三石又试图重新定义治安,想把它与安全感联系起来,但因为代入了太多个人感受,也宣告失败。
陈三石的朋友说,我知道你现在是什么思想状态。他发给陈三石一段故事。这是《魔戒》里的故事,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细节:
弗罗多听闻魔戒的来历,想将其交给甘道夫保管时,被甘道夫拒绝了。他的理由是:“魔戒渗透我心的的方式是透过怜悯,怜悯弱者的心意和想要改善世界的力量。”
有时读者会习惯性将欲望分为好的,坏的。
好的,改善世界,拯救苍生。坏的,奴役万物,唯我独尊。
但托尔金另辟蹊径:膨胀到极致的欲望,执念,无论出发点好坏,都有扭曲和失控的可能。
所以故事中对魔戒最有抵抗力的是霍比特人,不一定是因为他们性格平和坚韧,也可能是因为他们胸无大志,安于现状。
朋友怕陈三石不明白,继续解释道:一个人的立场,哪怕是听上去再无私正义的,行事也要克己谨慎。比如看到羚羊被狮子捕猎,是不是因为对弱者有怜悯,就要去屠杀狮子。我们当然都知道这是不对,会破坏食物链。但甘道夫的出发点更睿智,他更进一步的想到,即便这种看似无害的大爱,也会被人利用操控,变成利器。
朋友的话让陈三石羞愧了很久。虽然当时要面子,极力否认了朋友的指控。那之后,陈三石经常问自己:是不是我在魔戒的诱惑下迷失了。
现在必须承认,关于治安的那场讨论,陈三石并没有认真查询资料、小心求证,而是根据情感判断,即便陈三石并不是一个喜欢说谎的人,在这件事情上也得出了谎言一样的结论。这不能不警惕。
陈三石想,正是因为我们对今日复杂之帝国认识和应对不足,才陷入困境。如果任由一种情绪主导我们认识事实的能力,而不去描述这种复杂性、抽丝剥茧找出解决之路,这种简单粗暴,与我们反对的敌人又有何区别?
Sense of Justice、Free、Fair,这些价值观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如果罔顾事实,图一时之快,用谎言对抗谎言,即便侥幸成功,又能对现状有何帮助?
很多人认为自己从事的是Justice的事业,但很少有人反思,自己是不是已经被心魔吞噬,变成一个唯目的论者。
结束?不,旅程不会在这里结束。死亡只不过是另一条路,我们人人必走的路。世界的灰色雨幕将会卷起,一切都将变成银色玻璃。然后你会看到,白色的海岸,而在远方,一望无际的绿色大地和美丽的日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