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进行了一个试验——当然也可能是懒癌复发——在10月6日至本周末这十天左右的时间里,基本上做到了清晨不早起、晚上不刷牙、没事不打扫、不出门不洗头。
这个颇有些奇怪的想法来自十一前后凉山之行关于彝族人的所见所闻:
照片上的彝族孩子从脸到手都是脏兮兮的,更不用说衣服。
看我似乎害怕就没再喊人拼车的质朴善良的司机大哥说:小妹,我们一般都不拉彝族人呢,车上有股味别的客人就不高兴。
看到突然停电让我没法吹干头发出去吃饭就拉我一起吃工作餐的酒店大姐说:小妹,你放心呢,我们酒店很干净也很规范的,彝族人来了我们都说客满,不让住的,不像那些小旅店,还有彝族人吸毒过量死在里面。
我拜访的基金会工作人员说,彝族人也可怜呢,出去打工人家都不要他们。
与我一起围炉火锅的支教老师们说:彝族的小朋友纯真可爱,老乡们为了感激他们也会送柴添菜。
我私下很冒失地询问一个彝族支教老师彝族人的卫生习惯是否由于民族的信仰和禁忌。那个安静细心的姑娘说:没有这事。主要是山上取水困难,没有卫生条件,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支教的老师会要求小孩子早晚洗漱,勤洗澡,小孩子基本都会做到。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山上有跳蚤,不洗澡就不会被咬,洗澡就会吸引跳蚤,所以有些支教老师也入乡随俗,出山前后才洗干净见人。
随同基金会拜访的在山中开小卖店的彝人家中,没见到传说中的人畜混居。由于有锅庄的存在,屋里确实很黑黢黢的,也堆了很多杂物。房子高大空旷,似乎没有窗,一盏节能灯挂在宽敞的堂屋正中,灯光昏暗,老老少少十几个人围坐在小矮凳上看着一台十几寸的老式彩电,地上都是花生瓜子壳。然而他们的热情礼遇却可以让人忽略掉所有的不同,回归人与人之间最简单纯粹的交流。
还没开始就说了这么多,看来只好虎头蛇尾了,何况后果还是那么恶心……
清晨,牙齿表明多了一层白色的附着物,口气自然好不了,附着物味道尤其猛烈——这是晚上不刷牙带来的新生的牙结石。
回到家,脱了鞋,总感觉一股酸臭飘忽不定,虽然实际上只有亲密接触(没错,我试了,差点抽筋)才能闻到……不说了,还是盖上被子挡一下。
晚上不洗脸的后果更严重一点。因为刚好换季,北京的空气干燥到皮肤干裂,空气不好再加上上火,仿佛从青春期到现在所有的痘痘一起回放,一脸的坑坑洼洼不忍触碰。就算这样,我也只贴了两张面膜急救,为了试验,真是脸都不要了……
试了沾了水的纸巾扔在地上,但是实在难以继续往地上丢垃圾,最多只能做到将散落的碎发置之不理。
还好大多数时间还要上班,不能不洗头。不然按照周末一头油光的样子推演下去,真是难以想象。(果然不洗头之交,才是真爱!)
改变早起的习惯,会醒,但是天还没亮,懒床可幸福了,一点都不困难;尝试养成去健身房的习惯,去了一天,结束;尝试恢复练字,写了一篇,结束。
综上,这段试验收获如下:
- 好习惯多数是反人性的,因此培养起来很困难,一定要坚持
- 改变习惯不易,除非新习惯能让人偷懒,下坡路总是快的
- 习惯的好坏,是非常主观的评价,应当对别人与自己相异的习惯包容接纳
- 为了安抚自己的不适,看了《丰乳肥臀》《食草家族》《四十一炮》和朴槿惠自传
所以呢,试验实在受不了不得不结束了,我的好习惯也应该陆续恢复了,还好周末清理了一遍,不然现在不知道该有多头大。
另外呢,接下来两周我想尝试下不吃肉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