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能看到“以终为始”这个理念被文章引用。我最早接触到这个理念是在中学时期,大约是初中,记得那时候是在一个书友会上购买这本书。
山区小县城的书店市场并不发达,当时的书店主要售卖教辅类书籍,已经报刊杂志,还有就是诸如四大名著这类中文经典,很多比较新的、翻译国外的书籍很少,基本没有。但是,那时候,对书籍的需求开始兴起,一些邮购类书会开始传入,比较著名的书友会有2个,贝塔斯曼和卓越。记得当时每个月书友会都会邮寄一本介绍书刊过来给会员,上面有书籍推介、价格,以及一些促销活动,一般来说,一个班上会有1到2个书友会会员,每当这些会员收到书刊后周围的同学就会排队借阅,其实很多人当时也没有足够的零用钱购买,单纯看看介绍书刊上的介绍文字就已经很满足了。其中囊中羞涩的我也挤出一些金钱购买了一些书籍,其中就有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读完这本书,记忆最深就是其中的“要事第一”这个习惯,直到最近“以始为终”多次出现在阅读的文章中,又让我想起了当时读的这本书。
以终为始,我也看过几个解释,比较认同的是,以终为始是一种长线思维,以最终的目标为导向,就比较不容易被当下的得失影响走向。太多人的思维方式都是短视的,很容易因当前的事件而波动。如果有一个以终为始的思维,那么眼前的变化俱为小事,最重要的还是坚持目标前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