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上》04:求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先前,孟子分析了孔子“求不求”的标准和原因。对心内之物,比如“仁”,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求仁有益于得到仁,伯夷叔齐求仁得仁,人生便可以了无遗憾。这种情况下,求在我,所以要义无反顾地求。对心外之物,比如“富”,求未必有益于得,不求也不一定就会失,根本在“天”。这种情况下,求不求都行,自己要管控的是求时要循道而求,当然,求也未必会得。孔子的选择是“从吾所好”——该干嘛干嘛去,不在这方面纠结。
认真琢磨孟子总结的求与不求的原则和标准,隐隐然有个基本的判断作为其逻辑基础,那便是“心外无物”。人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尽管认识到这一点很难。高瓴资本的张磊讲“凡是一把火能够带走的都不是真正属于我的”。这句话可以很好地解释孟子讲的“心外无物”。常人追求的那些都是一把火可以烧毁的,大火烧不毁,大水冲不走的才是真正的“心内之物”。当一个人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心外无物”时,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求与不求的原则和标准。
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矣”其实就是“心外无物”的明证。能够认识到“万物皆备于我矣”的才是真正的智者。
有了“万物皆备于我”的基本认知与判断,一切外在问题便不成其为问题了。所以,对抱持“万物皆备于我”观念的智者而言,一切问题都可以轻松化解。对这样的智者而言,除了求仁得仁,便只剩下境随心转了。
一、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什么是“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可以想象一下孔子讲的“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富贵是可以求的吗?如果富贵是可以求的,孔子很坦诚,就算是做个赶车的御手,“我”也愿意那样做。可惜呀,富贵本身是不可求的。
那么,高明的选择来了——反身而诚,反躬自省,反求诸己,向外求行不通时,回转身向自己的内心要答案。用孔子的话讲“从吾所好”,还有什么是比这种快乐更通透。能求则依道而求,不能求则追求内心中至诚至纯的快乐。
二、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恕”是什么?孔子讲的“吾道一以贯之”,曾参所讲的“忠恕而已矣”。
有意隔绝外在花花世界的干扰,有意屏蔽声色犬马的欲望追求。强制自己恪守忠恕之道,不断涵养自己的内心,不断培植和放大内心趋向于本心、本性的“求”。哪里还有比这个更为便捷的修行法门?
心外无物,是明见,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这一点的。汉朝大儒董仲舒就将人分为三等。一等人是仁义极多二欲望极少的圣人之性;二等人是仁义和贪欲各占一半的中民之性,这种人可以“教然后向善”;三等人是贪欲极多而仁义极少的斗筲之性,这种人基本上是朽木不可雕也的。
一等人和三等人都是极少数,对于大多数中民之性的人而言,强恕而行,是完全可以沿着“求仁”的方便法门抵达仁的境界的。
网友评论